APP下载

非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

2018-10-21李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护理

李茜

【摘 要】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整形美容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与沟通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沟通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强非语言沟通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沟通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0%,沟通组为98.0%,沟通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非语言沟通;整形美容;护理

文章编号:WHR2018061012

非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可以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疾病尽快康复[1]。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非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本院收治的100例整形美容患者的护理情况展开对比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出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整形美容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与沟通组(50例)。常规组:男13例,女37例;年龄24~63岁,平均(45.6±10.7)岁;面颊15例,口周11例,下颌9例,额部7例,眼周4例,鼻部4例。沟通组:男12例,女38例;年龄24~62岁,平均(45.3±10.8)岁;面颊15例,口周10例,下颌10例,额部7例,眼周4例,鼻部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

沟通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强非语言沟通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表情法:表情是人与人交流时最容易观察到的,也最能表达一些情感。患者的痛苦、尴尬、满意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表情表达出来。而医护人员的表情也很容易影响到患者的心情。患者的康复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但术后的痛苦与失语常常使患者烦躁、忧虑,这时如果医护人员能够面带微笑地帮助患者处理一些事情,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态,减少患者心中的烦躁与压力。2)眼神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眼神交流。患者的眼神可以流露出患者内心的情感,而医护人员的眼神不仅表达了对患者的尊重,且使患者感到更加亲近,消除患者心中的抵触,提高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效果。3)动作行为:受术者对整形的结果十分期待,再加上术后的疼痛,内心常常表现不安,需要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关爱,而这些关爱与体贴更多的是从平时护理中的一些小的举动体现出来的,如主动帮助患者整理衣物,搀扶患者进行一些活动等,有助于拉近护患关系,使患者对自己的康复充满信心。4)实物图片法: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图片,如水杯、碗筷、便盆、耳机、病床等图片,放在患者容易拿到的地方,教给患者使用方法,如拿起水杯图片代表要喝水、拿起碗筷图片代表要吃饭、拿起便盆图片代表要排泄等,患者通过展示图片表达自己的需求,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5)文字表达法:现如今大部分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修养,所以把自己的需求写在纸上并展示给护士或家属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表达方法,此法可以更全面地体现患者的要求,也更容易被医护人员接受。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DS)与抑郁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佳[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沟通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0%,沟通组为98.0%,沟通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有一类人,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和普通人无异,但是他们追求更完美的自己,所以他们来到整形美容科,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更好的自己,我们称这类人为“求美者”[3]。很多“求美者”会选择面部整形手术,但这种手术不仅会让他们受到一些身体上的痛苦,而且多数情况下由于肿胀、刺痛、制动或包扎的原因会使他们暂时性失语,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术后所经历的不管是痛苦和辛酸,还是期待与喜悦,都无法用语言来描述[4]。因此,临床护理时应加强非语言沟通护理,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非语言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反映人们的真情实感。很多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都是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很少进行刻意的伪装,所以它比起可以随意编造的语言更能表现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非语言沟通能够很好地替代语言沟通,行使传递信息的功能[5]。对于面部整形手术后的“求美者”,非语言沟通成为他们表达一切需求的重要方式。

本研究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加强非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沟通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提示沟通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即加强非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非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艳玲,王丹,李慧.探讨语言沟通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美容,2016,06(09):65-67.

[2] 馬兴云,李芳,倪晓丽.有效沟通应用于整形美容护理工作中的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8,(04):56-57.

[3] 王迪.非语言性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6,(10):132-133.

[4] 李敏.浅谈护患沟通中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30):170-171.

[5] 肖必燕.浅议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方式对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6,(45):100-101.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