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21王爱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应用效果

王爱凤

【摘 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肿瘤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行传统的临床护理及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心理障碍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質量。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肿瘤外科;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WHR2018061002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逐年增长,且趋于年轻化。手术及放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但这些治疗手段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肿瘤外科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偏执、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部分患者有轻生的念头,不仅是生活质量,同时给家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1]。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肿瘤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肿瘤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及术后病理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期6个月以上,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病史、视听障碍、伴有严重合并症、治疗依从性差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7~88岁,平均(53.5±8.9)岁,胃癌47例,肝癌1例,乳腺癌20例,甲状腺癌2例,结直肠癌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为:1)成立个性化心理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及3名护士成立个性化心理护理小组,负责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了解肿瘤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并发症等因素对情绪的影响,引动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坦然接受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根据患者自身具体病情制定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2)个性化干预措施:对于焦虑、抑郁患者,应耐心地向患者讲解目前临床的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创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给予患者更多为关爱及鼓励,采用肯定及通俗的语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焦虑情绪[2]。对恐惧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通过临床成功案例分享、转移患者注意力,并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节,消除其恐惧心理,另外要求家属参与到护理中来,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及陪伴,改善其恐惧情绪。对躯体化患者,引导患者倾诉内心的苦楚,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以同理心的角度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安慰,消除患者内心的疑虑,通过转移注意力改善患者躯体化状态。对偏执患者,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波动,教会患者自我心理调节及放松疗法,想象出能最大限度是自己感受到术式、平静的情景,保持一颗平稳、沉着、冷静的心,稳定情绪[3]。

1.3 观察指标

根据本院自制的心理障碍自评量表从焦虑、抑郁、躯体化、偏执、恐惧等方面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障碍进行评价,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指定的生存质量评定量简表从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4个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每项0~100分[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心理障碍评分

干预后两组各心理障碍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肿瘤外科患者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常伴有负面情绪而对临床治疗和护理产生排斥及抵抗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常规的临床护理多只关注治疗流程的配合,往往忽视了患者情绪及心理对疾病的影响。心理护理是在心理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患者内心的活动规律并实施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异常行为,促进病情康复[5]。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改进,个性化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护理方法,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合自身病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患者各心理障碍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桂英.心理护理应用于肿瘤外科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29-30.

[2] 左宏伟.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1):267-268.

[3] 杨丽,韩珍珍.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268-269.

[4] 王丽.心理护理应用于肿瘤外科患者中的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2):298-300.

[5] 张珩.护理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3):573-574.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应用效果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