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检测系统的实践研究总结
2018-10-21张志华
张志华
根据实际调查,当前的所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板块中”的口语交际的教学,基本上是处于边缘化的一种状态——认认真真去上口语交际课的老师是凤毛麟角。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了?第一,考试模式的僵化不变。在低年级阶段,各大类考试,单元测试,几乎不会有口语交际的题型设计。到了中高年级,各大类考试的口语交际的题型,都有设计。分数值常占5分。这类题型,实际上是一种假设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型的微型作文。学生的语调、语音的标准、语流的停连、围绕主题连续表达的能力等各方面无法完全体现。一个学生的口语的表达能力到底怎样,很难判断。第二,传统检测的模式落后,在上世纪的80年代初,是这个样子,到现在依然是这个样子。整个教学模式,检测的载体没有与时俱进。第三,过分注重笔试的分数,轻视一个素养的全面发展。第四,顶层设计的考试,也忽视对口语这一块的测试,除了相对应的语言方面的专业,进行单独的训练和自主招生。学语言专业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稍微好些。
对于口语交际能力,从人一生的角度来看,我们说话的比例是占95%以上。一个会说的人,他的语文核心素养绝不会差。所以口语交际的能力,何其重要?怎能忽视?落实到个人,口头表达能力差,所有个体的集合,那就是整个民族的口头表达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地训练。所以我们对口语交际课应该要改革,要与时俱进。
我们课题组人员,历经两年的时间摸索和实践。利用当下的一些信息技术,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教学成果,重点是检测方试融入实实在在的语音检测。让信息技术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过去由于无法把声音留住,而现在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将语音,以多种方式留住,有了留住的载体了,为语音的检测提供了物质的基础。当前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喜马拉雅音频软件,利用这个载体来为学生的口语交际作为检测的语音平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示意图:
下面以湘教版语文六上的《小学生能不能上网》为例。
课堂中的辩论赛里,总是少数班上的精英分子,抢夺话语权。在实际课堂中绝大部分同学,是辩论赛的旁观者,还没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如果每一个人,都要上传一段语音作业的时候。实际上老师在为每一个学生搭建了一个畅所欲言的辩论平台。学生的参与度是达到了100%。录制好后,发到班级微信群。大家互相可以欣赏参与。老师根据语音作业打分或等级。那是真真切切地发展了每一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几乎是全方位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笔试测试模式。更丰富,更与时俱进。
那么又要问,老师测定的标准是什么?以下是我们参考前辈,加以修改的标准。当然,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或打分,或定等级,都行。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史力范、刘美凤两人合作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的10期。
[3]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摘要——汉语阅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镇第一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