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18-10-21刘冉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27期
关键词:要点分析道路桥梁

刘冉

摘要: 道路桥梁作为交通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施工質量与路桥工程的使用效果息息相关,而基础部分的施工质量在所有施工项目中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效果,就必须对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 当前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混凝土裂缝

当前,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内容来加以表现:首先,混凝土工程在施工完成后要通过洒水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分,进而避免因温差问题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但是很多情况下都是存在着施工养护不足的问题,这样混凝土经过外界环境的影响,就会产生混凝土的裂缝。其次,混凝土施工时当中的水分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温度的变化,在外界温度过低时,混凝土中的水分就会发生膨胀,进而产生混凝土的裂缝。

1.2 承台混凝土腐蚀

道路桥梁的基础施工中承台混凝土腐蚀也是较为常见的技术问题,在发生承台混凝土腐蚀时,工程的质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承台混凝土的浇筑是一项要求较高的工作,在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承台施工达不到标准的施工要求,那么混凝土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而承台施工质量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承台混凝土的腐蚀问题也就会表现出来。同时,道路与桥梁施工时承台所处的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以及水文环境区域中,承台的混凝土与水接触的时间过长,那么混凝土的腐蚀就会更加严重,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那么就会对道路桥梁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严重时还会产生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隐患。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的道路桥梁交通出现的问题也很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承台混凝土腐蚀所引起的。

1.3 桩身不稳

桩身是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是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奠基石,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当前我国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的总体情况而言,桩身的质量问题不容小觑,且存在桩身不稳的技术问题,一旦桩身存在不稳的问题,则会影响整个施工工程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桩身不稳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受到下桩硬物的影响,而采取强行打桩的措施,桩身被破坏,进而产生桩身不稳的问题。

2 道路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 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的排水工程、防护、加固等基础设施与之相互制约,还与很多桥梁、隧道工程设施相互交错。路基工程在施工组织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把握好基层松浦的厚度、碾压程度,以及含水量。在对路基进行回填时,需要依照要求对以上三点进行检验,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从而保证路基的压实度。一般情况下,路基的碾压实行两次碾压,第一次做基础碾压,第二次做夯实碾压,从而保证基础工作的施工质量。其次,要对路基的平整度做好控制。路基的平整度对于人们使用公路来说影响较大,因此,一般都需要采用3m直尺进行测量,如果存在较大的偏差,则无法认定路面为平整路面,需要对其进行整平工作。在摊铺面层之前需要对基层表面展开清扫工作,以保证路基的平整度。

2.2 路面工程

(1)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以沥青作为主要材料,并与其他材料进行结合,对面层、基层、垫层进行修筑而形成的路面。其具有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可分期修建、后期养护简便、工期短的优点。此技术方法已经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道路路面都是采用的沥青混凝土。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最具有难度的是沥青与其他材料的混合,以及比例配比。沥青路面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由此而决定。沥青混合料需要掌握好主要材料与沥青的配比,需要对其搅拌质量予以有效控制,掌握好搅拌的各个环节和温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是底基层、半刚性基层混合物,则必须对水泥、石灰的用量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其强度满足需要。并且,要保证在配置的过程中,所使用材料要充足,从而保证能够满足路面质量的需要。(2)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顾名思义,其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混合材料建筑而成,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路面施工。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首先,其误差值应当小于1%。其次,施工人员应当对集料的含水情况有所了解,在进行水量应用时候能够切实控制,并保持好水灰的准确配比。同时要做好相应的水量的减少,改善与易性的外掺剂,对用水的误差进行精确控制,外掺误差应当小于2%。第三,在配料过程中,要做好设备的精确赔了,对其误差要控制在3%以内。

3 桥梁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3.1 扩大刚性基础

实体型墩台是桥梁的基本形式,需要对其进行刚性基础的扩大。其主要特点是基础外伸的长度和高度比值应当在材料刚性正切角tan的范围内。只有满足此条件的情况下,桥梁基础才具有较强的刚性这一点与公路建设不同。刚性扩大基础的难度不大,但是其所发挥的效用很大。

3.2 明挖基础

桥梁基础施工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浅基础,一类是深基础。浅基础主要是对低级进行敞坑开挖,也就是明挖基础,此是最为常用基础开挖。为了扩大其承载能力,需要对其进行分层设置,并进行逐渐扩大。其可以通过使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开挖。深基础是埋深较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通过基础底面把所承受的荷载扩散分布于地基的浅层。

3.3 坑壁不加固基础

此类坑基所使用的开挖方式可以选用垂直或者放坡,进行垂直开挖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也就是说开挖的土质比较湿润,其地质结构比较均匀,基坑的深度也应当在2米以内。其建筑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需要对基础进行及时的砌筑,砌筑完成之后,做好基坑的填埋,并做好分层夯实。以此达到加固基础的目的。

3.4 桩基础

桩基础是桥梁基础中最为常用的基础,其在桥梁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桩基础由承台与多根桩相连接组建而成,每根桩都需要深人到地基中,并在平面做好排列。全部的桩基顶部都由承台连接而成,桩基础的建立是为了能够承担大部分的外力,从而将力进行传递,从而箍住桩顶,能够进行共同作业。各庄所承受的压力都是通过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进行支撑的,所以,对于桩基需要其具有稳定性好,沉降小而均匀,承载力高的特点。

3.5 钢筋工程

桥梁在进行施工中,钢筋的作用显而易见,因此在对钢筋进行施工中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钢筋工程一般都是在场内进行制作,完成之后直接进行安装。因此,这就需要对安装的地点,安装的设备给予一定要求,并且要时刻关注注入孔安装是否紧密,是否存在连接不当之处,从而及时进行纠正,防止隐患问题的产生。在接口处运用导向钢管进行安装,可以提高安装的准确性。之后的焊接过程,需要注意不要过分关注焊机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对焊接的质量予以保证,可以实行多人进行焊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工。

3.6 混凝土施工

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其需要依照混凝土施工要求和标准规范开展,对混凝土施工做好质量把控,做好混凝土材料配比的把控,严格依照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搅拌,并做好相应的混凝土运输与浇筑工程。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依照严格的要求展开,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符合桥梁要求的标准。

4 结束语

综上,要保证我国交通事业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做好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选择能够满足施工需求的施工技术,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切实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忠华.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科技经济导刊,2017.30.46.

[2]徐洋.分析道路与桥梁基础.四川水泥,2016.03.68.

[3]萧朝林.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四川水泥,2016.05.17

猜你喜欢

要点分析道路桥梁
路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的运用
浅谈如何做好消防灭火救援工作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工艺美术中微雕的要点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