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现代文自读课教学模式研究

2018-10-21朱玉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27期
关键词:现代文初中语文

朱玉丽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自读课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强调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自主阅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鞥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现代文;自读课;自读教学

引言

初中新教材新增大量自读课,编者在教学参考中明确指出:“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课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进而完成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视自读课为“鸡肋”,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视其为“宝藏”,甘之如饴。

1 语文自读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自读课文大约占到了初中语文教材的三分之一,其较大的课文比重也显示了自读课文的重要性,其在整个中学教学中不容忽视。自读课文是学生通过课文导读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学生要在日常积累的阅读知识的基础上,把这些知识迁移到自读课文中,进行新的应用。这不仅是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知识重新整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性的发挥,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 初中自读课教学的几种类型

第一,放任自流型。自读课,顾名思义,不就是让学生自学吗?更以为这不是所谓的教学重点,中高考也不屑一顾,无所谓。于是一声令下:自己阅读课文。有的一节课看完两篇,有的干脆布置课外去完成,十足的“放羊式”。学生成了一群无头蝇,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其结果是学生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茫然无得,心中疑云顿生:自读课岂非多余足?第二,面面俱到型。凡是教师知道的,和盘托出,生怕遗漏了什么,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注音释义、文本语言、文本结构、文本主题、迁移拓展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什么都是重点,什么也不成重点;什么问题都想解决,但实际上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其结果让学生云山雾罩,又能获得什么呢?第三,串讲式型。传统教学法的惯性是一言堂、教师一讲到底。这种教学,不懂教学规律,不熟悉新课程标准,不信任学生,不懂得放手,抱着学生走,是典型的“填鸭式”。不留时间,不启发引导,不探究讨论,成心不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其结果是事倍功半:辛苦了教师,害惨了学生;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教育水平与能力也难有长进。第四,解答旁批型。初中语文教材的自读课没有设置练习,助读系统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旁批随文设置,主要是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其实,这几个旁批,焉能代表学习重点?其结果是割裂单元与教学的科学体系,学生在教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得不到应有的复习、巩固,就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初中语文现代文学自读的有效策略

3.1 合理安排自读课教学

首先,给予足够的独立。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独立读书和思考练习的时间,所有的教学活动应力求是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指的是学生在教师适度指导下的独立,而不是完全的自读、自学、自练。教师的指导,包括说明学习任务、提示学习方法、组织交流评价等。其次,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学习任务、教学任务要根据单元重难点设立,必须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独立完成,并且根据学情设计好难度和环节。最后,运用精讲的经验。说到自读课文教学,人们往往主张进行多种方法的指导,少进行文本内容的分析和讲解。但是方法指导主要不是传授新方法,而是“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并且应用这些经验”。叶圣陶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自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自读是应用。”

3.2 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里明确老师在课堂中需重视提高学习者合作探究的水平,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调动学习者独立阅读的积极性。著名的学者马斯洛指出自主合作学习效果要比老师强迫学习好得多。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过程中,遇到难点或者困惑,可以进行相互合作探讨,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一起得到提高。老师需重视创造学生合作探究的条件,引发学生心理合作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参与到自读合作中,促进小组间合作讨论探究,在合作中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促动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主动阅读。在教学《一棵小桃树》这篇课文,笔者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思考围绕小桃树写了哪些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接着分组合作讨论作者为什么称小桃树是我的小桃树?作者和小桃树有没有什么相通之处?通过写这棵小树,贾平凹想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和信念?小组围绕这几个问题积极探讨,展示交流,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理清了文本的思路,把握了文本的主旨,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讨论中更加积极踊跃了,切实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效率。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注意及时点拨,启发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前面学过的《紫藤萝瀑布》的写作手法,学生很快就想到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3 教师的扶与放策略

师先示范引领一段内容的学习,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另外的内容,并展示学习的成果。自读课文存在的意义在于“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把教师所授之法内化为自身的实践之法,不一味依赖老师,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能自己读懂一篇文章。教会学生自主读书,这是语文教师的存在意义,也是教学的终极意义。这堂课,我利用文本属于自读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编者旁注(即课程资源),加以巧妙的整合、提炼、穿插,引导孩子自身去探索章法之妙,发现语言之趣,体悟意义之深,较好地完成了一次自读课语文之旅。深挖旁批中的教学资源,并巧妙穿引结构全课。——扶与放的结合。

3.4 巧设疑问,提升学生自读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对知识了然于心、掌握牢固。以前的教学中往往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忽视了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我会采用质疑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反复地研究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大家集中去解答。在教学中适当地激励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这样做比教师主动提问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中,学生基本上都可以理解文章的含义,并且因为文章篇幅较短,学生基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大概内容。这堂课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这种课程首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问题由教师提前提出),例如,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解构全文的?课文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其次,分小组合作探讨问题的答案。最后,让学生再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了解课文,掌握深入分析文章的技能,提高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3.5 积极开展对比阅读

第一,自读课同教读课文对比。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在《紫藤萝瀑布》中,学生们知道宗璞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了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这种写作手法就叫“托物言志”。紧接着学习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也是“托物言志”的写法,我们就要求学生思考“托物言志”手法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二,自读课与课外文本对比。以自读课文为主,带一到两篇课外文本。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可以蕭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为主,外加唐宝民的《细节中的鲁迅》、周海婴的《记忆中的父亲》进行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自读课文在中学生的语文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重要方式。部编版教材为學生进行自主阅读提供了多样的辅助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自读课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进行教学指导,培养他们的课外拓展阅读能力,不断积累学生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冯燕.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现状分析及矫治[J].中学课程资源,2013(7):41-42.

[2]王翠平.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导读教学初探[J].教育,2016(7):134.

[3]张艳.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导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J].教师,2014(9):104-105.

猜你喜欢

现代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职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
多措并举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质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