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传媒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角色身份与责任担当
2018-10-21周云童
周云童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有关“三农问题”的精神结晶,作为离乡村最近、离“三农”距离最短的地级市传媒,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如何审视自身在以往自身职业岗位角色身份的缺位、错位,以及重新认知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岗位职责角色身份的重新定位,并承担起《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布道者、先行者、宣讲者、践行者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地级市传媒;角色认同;角色支持;角色失调;责任担当;乡土文化复兴;重构乡贤文化
中央针对我们今年来乡村环境与乡土文化逐渐衰败式微的严酷现实,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内涵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平心而论,最接近“三农”生存环境的地市级传媒不但要自觉地检讨当下对“三农”问题传播服务时的角色偏向,而且要尽快深入学习和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意义,反省自己在以往传播过程中角色认知上的偏颇和角色期待上的偏差,并从这种被动、尴尬的角色失位、缺位和错位误区中走出来。之所以说地级市传媒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有偏差,在传播服务时存在角色失位、缺位与错位,这一评价是源自于地级市传媒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当下中国是以十亿农民为主体受众的“农民中国”这一本质特征。绝大多数地级市传媒人都被“大都市、城镇化”的“都市化、国际化”式的文化浮躁冲动所迷失,无视自身岗位角色身份所处的生存环境是深涉“三农”的始终与自身职业岗位的生死存亡是密不可分的。
当前地级市传媒对自己角色身份应该是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最大国情是农民占绝对多数即所谓的“农民中国”,紧跟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贴“三农”、服务于并服务好“三农”,这也是其他社会群体对地级市传媒职业岗位角色身份的一种角色期待和角色认同。
有鉴于此,地级市传媒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贯彻落实的进程中,应该进一步准确地为自身岗位角色予以定位:首先,从政治文化传播服务的角度,重申充当好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固化这些传媒岗位角色定位于责任担当。其次,从大众传媒的属性角度,致力于设立优质高效传播服务完整系统的运行机制的设计者、管理者、实施执行者角色。再次,充当好社会公众舆情调度、控制和引导、为情应急处置机制的设计者、调度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角色。通过自己传播服务的正确导向和娴熟和媒介技术应用的职业素养,强化社会公众尤其是一农民为主题受众群体,对党和政府施政、执政的公信力认同意识,拉近《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认同、用户和参与意愿,提升受众主体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支持度。
当下地级市传媒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过程中,其必須强化和发力的岗位角色的责任担当是:
首先从乡村社会发展规律的视角上来看,地级市传媒人当下最为值得关注和重视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中的乡村保护、乡村更新和乡村营造。应该凭借传媒特有的传播服务优势,多推荐和介绍国外的乡村更新、乡村营造的运作模式,如英国。大概绝大多数受众都会受汉奸意识浓郁的所谓“海归”们的误导所迷惑,认为英国肯定城乡同样高楼林立,现代化、都市化,没有乡村了,殊不知人家英国却被专家学者与大众异口同声地誉为“英国的灵魂在乡村”,那里的乡村引人为傲、令人羡慕,无论是环境、产业、民居、文化都是美不胜收。他们的乡村建设没有“大拆大建”让“农民洗脚上楼”,不少兴建于五世纪、七世纪的古老乡村小镇依然朝气蓬勃地存活于美丽的乡村,并没有因为年代久远而被人们漠视甚至摧毁,反倒因此显示出浓浓的乡土文化和特色让人流连忘返。再如,始终被人称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德国,同样没有工业化和都市化而抛弃乡村文化,那里的乡村非常的美丽,被人们称为“童话世界”,那里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垃圾、污水处理等非常到位。日本白川乡与五箇山的合掌村在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决议入选为世界遗产,这是日本国内继姬路城、白神山地等之后,第6个入选为世界遗产的地方,也代表着国际上认同日本长久以来致力于保护自然人文风貌并和日本共同保护这世界遗迹。
其次从乡村文化价值的来说,地市级传媒应该借助这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契机,凭借客观、准确的观察和自身所掌握的娴熟媒介技术与传播服务效率,向乡镇和市县党政决策者们充实和强度乡村存在的独特价值:在乡村生产方面,农业直接或间接与动植物、微生物打交道,呈现多样性、鲜活性、微小型、随机性,其乐无穷;在乡村生活方面,宁静、诗意、浪漫是乡村生活的典型特征,这也正是人们崇尚的桃花源式的田园牧歌生活环境;在乡村生态方面,以自然环境为底色,贴近自然、友好自然、融入自然、天人合一;在乡村文化方面,乡村无不显示出淳朴、互助、和谐的文化特征。无怪乎有人断言说“未来30年乡村将成为奢侈品,村长比市长更自豪”。
再次,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视角而言,地级市传媒应该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再次向市县、乡镇的党政决策者们强调和重申: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应该转变观念,我们搞新农村建设不是去救活农村,相反,人类的未来要靠乡村去拯救,未来的乡村是故园、是家园,正需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落实。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乐园,那里有新农民(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还有想从城市到乡村创业、养老、休闲度假的“村民”);那里有新业态,包括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养生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循环农业;那里有民宿经济新模式和田园综合体的新建设模式;那里有新生活,诸如体验式、康养修复式、田园牧歌式等新的生活模式,让广大城市居民在丰衣足食后向往回归乡野。
综而观之,地市级传媒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进程中如何提升岗位角色的责任担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要借助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强化农民这一受众主体的乡土文化自信。乡村是能够振兴的,未来的乡村是幸福的田野,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广大城市居民休闲养老康复的理想桃花源。
第二,借助娴熟高效的传播服务,做好推广普及与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特色乡镇、乡村文化旅游等传播服务。应该准确、全面、客观诠释田园综合体是以农民为主体,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田园社区四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是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秀美乡村新形态。
第三,提升职业素养,强化自身在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中的岗位角色的责任担当意识。不但要念好“尊重、激励、支持、组织、维护”这“十二字诀”,切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代言人之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农民受众主体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关注“三农”,深刻认识到当下中国本质上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认识到农业兴则国兴,农业强则国强的道理,把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打牢。此乃涉农部门尤其是地级市传媒的基本职责。
第四,既要着力于向农民和到农村创业的市民灌输“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观念,又要着力于“记住乡愁”的呼唤和强调。习近平的“要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秀美乡村。同时要强调新农村建设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保留乡村风貌,要大力宣传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时代意义与历史意义。
第五,要强调发掘“有资材、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贤能人士为主体资源的新乡贤文化。”要强调热爱乡土,心系乡村发展,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塑造乡村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势在必行。可以有正对性地诠释产生环境新、权威来源新、治理空间与机制新的“新乡贤文化”。链接起新旧乡贤文化资料库,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文化基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