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用吡喹酮治疗羊脑包虫病治疗效果

2018-10-21祁发业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祁发业

摘 要 目的:探究用吡喹酮治疗羊脑包虫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有羊脑包虫病的病羊60例,分别给予口服吡喹酮治疗以及肌肉注射吡喹酮治疗方式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治疗有效性,记录病羊解剖情况。结果:25只选择口服给药方式,治愈14例,治愈率56.0%,35只选择肌肉注射给药方式,治愈27例,治愈率77.1%,与口服给药方式相比,肌肉注射给药方式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结论:将吡喹酮应用在羊脑包虫病的实际治疗中,能够实现对病羊疾病的有效改善,使治疗有效性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吡喹酮;羊脑包虫病;治疗效果

羊脑包虫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难度大,需要花费较长治疗时间,羊出现有羊脑包虫病后,会很大程度上增大养殖户经济损失。当前农村养狗数量不断增多,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针对羊脑包虫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方式直接摘除虫体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实际治疗中,采取这种治疗方式,不仅会增大治疗成本,同时成功率不是很高,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影响和限制【1】。本次选择患有羊脑包虫病的病羊60例进行研究,探讨吡喹酮不同治疗方式对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的60例病羊均患有羊脑包虫病,患羊存在有反应迟钝、沉郁不动以及食欲下降等表现。

1.2 方法

为病羊提供吡喹酮药物治疗,吡喹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485,生产单位: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包含有肌肉注射治疗方式以及口服治疗方式两种。口服治疗方式需要将吡喹酮粉末混入纯净水,使用长颈瓶从病羊口部灌入,也可以将药包在糯米中让病羊食用。肌肉注射治疗方式需要称取一定数量石蜡,按照10:1比例取吡喹酮粉末,充分研磨后向病羊肌肉注射。就药物使用剂量而言,口服治疗方式将其剂量控制在80-100mg/kg,肌肉注射方式,剂量控制在40-50mg/kg。

针对病情较轻病羊,一次治疗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病羊,第二次用药需要间隔一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治疗有效性,记录病羊解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性

本次试验60只病羊,25只选择口服给药方式,治愈14例,治愈率56.0%,9例病羊死亡,死亡率36.0%,其余两只活体解剖后死亡。35只选择肌肉注射给药方式,治愈27例,治愈率77.1%,其余3只死亡,5只活体解剖死亡。与口服给药方式相比,肌肉注射给药方式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

2.2 剖检情况

口服药物治疗方式治疗,两只病羊选择活体解剖,其中一只用药后间隔12d剖检,剖检使病情加重,脑部存在少量液体,虫体萎缩,头节不明显。另一只用药后间隔18d剖检,剖检未发现脑膜与混合体,虫体存在空洞。

肌肉注射治疗方式治疗,五只病羊活体解剖,1号病羊用药后间隔4d剖检,剖检前病羊病情变化不明显,脑部存在有少量包膜碎片和液体,虫体液化;2号病羊用药后间隔13d剖检,病羊病情加重,寄生出存在有脑膜充血等表现,虫体不完整;3号病羊用药后间隔40d剖检,换羊病情痊愈,剖检部位不存在有病理变化;4号病羊间隔23d剖检,患羊因为继发性脑炎病死,剖检病变十分明显,不存在有完整虫体;5号病羊间隔1d剖检,患羊用药后存在明显抽搐,患羊病死,虫体完整,不存在有炎性病变等。

3 讨论

羊脑包虫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难度大,需要花费较长治疗时间,羊出现有羊脑包虫病后,会很大程度上增大养殖户经济损失。以往临床上针对羊脑包虫病的治疗以手术或者穿刺治疗方式为主,如果病羊颅骨存在局部变软情况,虫体寄生部位较为容易找到,否则病变部位寻找难度会非常大,采取这种治疗方式,治疗方式失败率高,容易导致病羊饲养,增大养殖户经济损失。吡喹酮应用在羊脑包虫病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高的杀虫率,与口服用药相比,肌肉注射治疗方式有着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2】。肌肉注射治疗方式在实际治疗中,一方面能够减少药物用量,降低药物治疗成本,另一方面能够使药效维持较长时间,降低药物所产生的各类不良反应。

另外,吡喹酮在实际治疗中,需要与青霉素、安痛定等药物结合在一起,实现对病羊脑膜以及脑炎等病症的有效缓解。在使用吡喹酮治疗4-5d后,病羊体内虫体被杀死,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吸收包内液体,应用脱水机,病情较为严重病羊增加维生素C补体。抗菌脱水机10d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0-30d后病羊临床症状全部缓解【3】。虫体在吸收过程中容易引发脑膜炎以及脑炎等病症,在第一疗程治疗20d后,还需要持续使用7d抗菌素治疗,保证病羊疾病得到有效治疗。

羊脑包虫病的临床治疗,需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治疗过程中与消炎药物结合在一起,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病羊先使用强心利尿剂、甘露醇等药物治疗,病羊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再使用吡喹酮治疗。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为羊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保证羊圈卫生清洁,避免羊在饲养过程中受到惊吓等刺激,增大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比例,使羊有一个好的机体抵抗力【4】。

本次研究表明,25只选择口服给药方式,治愈14例,治愈率56.0%,9例病羊死亡,死亡率36.0%,其余两只活体解剖后死亡。35只选择肌肉注射给药方式,治愈27例,治愈率77.1%,其余3只死亡,5只活体解剖死亡。与口服给药方式相比,肌肉注射给药方式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

综上所述,将吡喹酮应用在羊脑包虫病的实際治疗中,能够实现对病羊疾病的有效改善,使治疗有效性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建霞.羊脑包虫病的防治[J].江西农业,2017,(18):37.

[2]荆礼明.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7,(32):53,56.

[3]张晓燕.羊脑包虫病预防和治疗初探[J].中国畜禽种业,2017,(8):110.

[4]杨海峰,李勇军,金礼琴, 等.吡喹酮混悬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5,(6):91-95.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