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艺节目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2018-10-21潘希鸣
潘希鸣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大众传媒在网络文化的浸润下发生着多重转变。网络综艺节目作为当下大众传媒文本的典型代表,契合了网络用户年轻化、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在此基础上,现代青年亚文化逐渐兴起,并借由与新媒介技术的联系,形成大众传媒语境下的新文化景观。基于此,本文以網络综艺节目《奇葩说》为切入,剖析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现象。
关键词:网络综艺节目;青年亚文化;奇葩说
《奇葩说》是一档旨在寻找华人世界中“最会说话的人”的网络综艺节目,由爱奇艺出品,马东团队制作,是一档兼具辩论形式的真人脱口秀节目,该节目密集地提取和呈现了当下青年人的流行元素,积极创新视听语言,节目形式和精神内核都最大程度地契合了当下青年亚文化特质,成为青年群体竞相追逐的审美对象。
一、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
当前,网络综艺节目虽类型众多、风格多样,但总体上呈现出个性化、游戏性、虚拟性的审美特质,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网络综艺青年亚文化景观。一是青年亚文化通过个性化的创作符号、感性的娱乐内容、颠覆性的狂欢快感表现出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较为强烈的批判意识;二是现阶段网络综艺节目更加强调边缘群体的抵抗性诉求,参与节目的人们可以在感性狂欢的审美基础上,运用理性思辨对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体现出丰沛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三是网络综艺中的青年亚文化更加具有风格化的资本筹码,其在向大众文化的扩张过程中能够提高亚文化群体主导式的身份地位与话语权力[1]。
二、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表征——以《奇葩说》为例
(一)个性化呈现
《奇葩说》始终强调的是青年群体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并将与众不同标榜为当代社会极为重要的价值。所谓“与众不同”,实质上是青年对个性化的追求。个性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也是当前网络综艺节目最显著的创作特征。
1.参与人物的个性化
《奇葩说》的人物设定一直是“一主持人+两导师+一嘉宾+双方辩友”的模式。自2014年开播以来,主持人就一直是马东,导师有三位,分别是高晓松、蔡康永和金星,这四位名嘴每个人都个性突出、火力十足,也是颇受当代青年追捧的“文化偶像”。《奇葩说》的选手从教师、学生、网红、编剧,到企业家、设计师,涵括了各种行业,并且都是具有“奇葩”潜质的选手。节目随之对选手进行“真我”挖掘,并鼓励选手“撕下面具,好好说话”。正是在宣扬自由与自我解放的创作导向下,选手们将独特的个性与话语表达方式得到充分释放。也正是这种个性与独特性的展现,诠释出《奇葩说》所表征的青年亚文化特质。
2.辩题的个性化设置
《奇葩说》旨在寻找华人世界中“最会说话的人”,并采用辩论赛的模式突出选手们的对抗性与冲突性,以便能够突显出不同价值观念带来的思想碰撞,引导青年人群从逻辑层面审视与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并给人以启迪,同时这也是《奇葩说》的意义所在。可以说,辩题的设置是《奇葩说》的灵魂,节目运用个性化的辩题吸引并凝聚青年受众,多元化、生活化的辩题与青年产生着强烈的共鸣。纵观节目辩题,涉及情感、价值观、职场、教育、社会风俗等众多领域,比如“该不该看伴侣的手机”、“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等情感方面的辩题,“为了成功潜规则放在面前用不用”、“同事能力弱,要不要力挽狂澜”等职场方面的问题等等,这些命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遇见的,亦是与青年群体现实境遇契合度最高的,特别是开放与交互的互联网语境中,对此类命题的聚焦与探讨变得更为自由与直接。[2]
(二)游戏化呈现
网络综艺节目也是当代青年群体追求审美快感、释放情绪压力、获得感性愉悦的重要节目形式。从本质上看,要实现以上审美需求,游戏化创作成为最佳方式。《奇葩说》正是通过游戏化的创作套路,特别是如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中所描述的尽情释放的满足一般,让受众在节目的时空里尽情游戏,同时也更加充分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娱乐需求,年轻人通过节目游戏化的风格躲避着现实的规训,也寻找着自我。
(三)虚拟化呈现
《奇葩说》一直在努力构建一种“客厅文化”,节目组半包围的场景布置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录制环境,虚拟化的客厅环境更容易让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情感和生活获得寄托,这也是当前青年亚文化群体中降低现实世界的生存感,逃避现实问题,寻得心灵慰藉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大众传媒的虚拟性,或者说节目创作的文化工业属性,青年所获得的审美情感与自我释放又都是被节目所制造的,其主体性实现有待商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媒介深度融合的今天,网络综艺节目逐渐成为青年追新求变、表达自我、获得自我释放的大众传媒文本类型,以感性愉悦的方式表达着亚文化群体的边缘境况与抵抗诉求也成为大众传媒独特的新文化景观。面对个性化、游戏化、虚拟化的文本呈现,《奇葩说》成为青年亚文化最为典型的媒介表征。但这种源自文化工业的节目制造也存在着审美的虚幻性,或者说,是《奇葩说》表征了青年,还是青年创造了《奇葩说》,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命题。
参考文献:
[1]苏楠.青年亚文化视阈下的纯网综艺节目研究[D].暨南大学,2017.
[2]邵诗盈.中国网络自制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