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的问题探究

2018-10-21马志超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

马志超

摘要:土地整合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离不开土地整合项目规划设计工作的支持。在实际开展土地整合项目之前,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土地整合项目地规划设计方案,呈交给上级部门进行审批。财政部门也会依据整合设计方案的实际内容进行专项资金的审批工作,专项资金的多少是由设计方案中的项目预算金额决定的。在实际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时,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均需要依据最初的规划设计方案严格执行。由此可见,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地整合;规划设计;实施管理

一、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国土资源部1999年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编制规范》三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这三个文件是在1999年全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刚刚开始时制定的,当时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以借鉴。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土地整理工作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而“三个规范”并没有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适时修改,己经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

“三个规范”对土地整理中的土壤质量没有明确规定,而是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统一标准,目前湖南地区还没有制定出这一标准;在设计规范中,对耕作田块土壤质量也没有设计要求,造成在实际操作中问题较多;设计规范中的工程设计是以农田水利工程规范为基础制定的,因为农田水利工程不需要进行耕地平整,所以农田水利工程规范中没有耕地平整的工程要求,但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土地平整工程则是最重要的工程项目,是最重要的环节。按这样的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必然会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这也就是我省近几年土地整理工程施工难度大、问题多,工程施工中群众利益受损,农民不接受、不理解,并造成部分群众上访的根本原因。

此外,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目前使用的“三个规范”是指导全国编制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而我国耕地可以分为南方水稻产区和北方小麦、玉米产区,水稻产区又可分为平原区和匠陵区。“三个规范”确定的田块设计标准为75亩-25O亩之间,这种规模的田块在北方旱作区可以适应大型机械耕作,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但在南方水稻产区,特别是在南方匠陵地区,若把水稻田块按设计规范设计成5O-15O亩大小的大块田,中间没有田埂,没有灌溉毛渠,更没有流水落差,肯定不适合水稻耕作。

二、提升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合理勘察信息,组建专业的设计团队

由于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与最终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水平具有直接联系。为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需要做好全方面的考虑。在方案制订之前,需要确保对相应区域地理信息、土壤质量、水文情况以及地势情况等相关基础信息进行全面勘查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的合理设计。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需要聘请相关农业、水利、工程技术、预算以及具有一定土地整理项目参与经验的人员组成一个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团队,使各个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在各自行业中的职能作用,确保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有效开展。

就水稻种植的地理规划项目来说,需要针对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依据水稻种植的特性,对所需的技术以及种植条件进行明确阐述。水稻种植作业中,地块内的含水量控制是水稻种植的关键内容。在进行土地整理规划时,需要确保种植区域满足水稻耕种的灌溉要求以及排涝要求。依据区域种植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对水量的标准进行有效控制,这就要求在地块中进行灌溉渠道的有效构建,使其能够充分满足水稻耕种的需求,确保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质量。

水稻田块以3-5亩较为适宜。田块小于3亩,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也浪费了一些耕地;大于5亩,从一个进水口灌溉一匠田,就要超过2个小时才能流到对角边,易造成一边涝,一边旱;农民在耕作中也很难平整。每一匠田之间,必须有10cm左右的流水落差。对水田基底层、犁底层、耕作层土壤要有明确的技术要求:水田-0.8m以下的基底层要求密实度较高,在施工中要达到80%左右的密实度;-0.3到-0.8m的基底层要求有一定的透水透气性,但又必须不使农业机具和人、畜下陷;土壤的-0.3m以上是耕作层,对耕作层土壤理化指标、肥力、平整度都要有统一的、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要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对田间道、生产路密度、宽度设计制订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规范标准。

2、做好实地勘察工作

在进行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时,需要确保土地整理规划项目与当地的经济情况、水利工程以及道路工程等相关基础设施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这就要求在进行土地整理规划方案设计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精力,到需要规划的区域进行实地勘查和了解,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田分布和水源分布情况等相关区域信息进行全面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安排大量的人員入户走访,对农户的生产需求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案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对方案的实施工作具有积极影响。

3、要抓紧培养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管理专业人员

目前,土地开发整理在我国还是一项新事物,没有专门的人才,没有专门的教材。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规范是借鉴水利专业制定的,预算编制是以水利定额为标准制定的,从事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人员也是以水利专业人员为主。虽然农田水利工程与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水利工程是同一专业,但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中注重了相同点,忽视了不同点,致使在工作实践中多次反复出现规划设计与水稻生长对土壤需求的矛盾、工程施工与农业生产的矛盾、项目预算与工程施工费严重不足的矛盾、农民生产习惯与水资源统一调度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严重影响着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的甚至发展成了尖锐的杜会矛盾,使本来是非常受群众欢迎的项目反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保持杜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培养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管理专门人材的重要性。

4、要建立一批土地整理专业施工队伍

目前参与土地整理施工的队伍以前都是建房的、修路的,也有进行过水利工程施工的,都没有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经验。由于没有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施工队伍,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后的耕地田不平、水不通,使农田标准低于原来的耕作标准,农民不接受、不耕种整理后的土地,农民的实际利益受到损害,土地开发整理管理部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矛盾和纠纷的调处中,工作相当被动。我们应效仿水利、电力、邮电等部门尽快建立自己的专业施工队伍,并在这些专业队伍中进行土地整理实施的招投标。

参考文献:

[1]杨琦.浅谈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商品与质量,2016(40);

[2]解玉婷.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提升榆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
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
论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