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器械招标采购方式分析

2018-10-21杨巧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采购医疗器械招标

杨巧

【摘 要】人们对药品招标、采购越来越熟悉,近年来,医疗器械招标。采购也多了起来,一些地区的卫生部门也颁发了一些规定,医疗器械必须招标、采购。招标、采购这种方式作为企业间竞争的一个平台,其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在这个平台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否可以保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关键词】医疗器械;招标;采购;

1 医疗器械招标也可能是个“黑洞”

首先是招标的范围越来越大。本来按照规定,只有价格在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才需要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购买,现在一些医院对于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招标的范围越来越大,甚至一些非常简单的医疗设备,一些常用的普通器械,也需要通过招标购买。可这些简单的医疗器械本身的利润空间就比较小,参与招标会让企业的成本无形中上升很多,利润空间就更小了,甚至使得企业无法正常的生存和发展。这种扩大招标范围的现象,自2013年以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而整个招标过程中,企业所做的无用功也很多,浪费了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在招标文件中,对于产品的描述要求得非常细致,其中一些医院本来十分熟悉的指标和一些并不重要的指标,也必须填写得完美无缺,导致企业为应标准备的材料经常是成箱的,但其中包含的有用信息却并不多。还有一些医院,以确保参加投标企业有实力为借口,要求企业在应标的同时,交纳数额不菲的押金,例如江苏一家企业,在应标时就被要求交纳12万元的押金。可以想象一下,招标过程中应标的企业一定不止一家,如果有10家企业应标,仅押金这一项,医院就获得了一笔为数不少而且不用支付任何利息的流动资金;但反过来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的角度来考虑,任何一家企业也不可能只参加一家医院的招标,如果同时参加几家医院招标的话,交付押金所占用的资金,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来说,可能就已经无力承受了。另一方面,一旦交付了押金,企业就处处“受制于人”了,在很多问题上,就此失去了与医院平等对话的权利。

企业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应标的资格,但如果招标过程中存在着“暗箱操作”,甚至整个招标过程只是做一场“秀”,被欺骗企业的愤怒应该是可想而知的。有些时候,个别企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在招标开始前就已经与医院达成了购买协议,而招标不过是走个过场,掩人耳目罢了。

很多医院购买大型医疗设备,与医院院长的个人去留有着非常巧妙的联系,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购买大型医疗设备的时间,往往是医院院长刚到任或即将离去的时候。即使是最后中标的企业,仍然可能要面临一件麻烦事。很多医院在招标采购结束后,却并不马上与企业签定购买合同。这也许是因为购买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所需要的资金比较多,一时间不能全部到位,也许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但这样一来,生产企业的处境就比较尴尬,好不容易中标,却不知何时才能下单子生产,企业内部也可能会因此产生一些矛盾。

2 医疗器械招标过程有待改进

专家认为,对于国有事业单位来说,由于事业单位主要经费由国家提供,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来购买所需要设备,应该是一种不错的节约资源和防止腐败的方式,但是中国医疗机构的地位有些特殊,使得招标采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疗机构既是带有福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又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同时国家对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采购应该是医疗机构自主的行为,医院自己应该有权决定采购的途径和方式。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引导和推广招标采购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干预,硬性的、一刀切的规定是有悖于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

3 如何规范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行为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是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价格,保障医疗器械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改进和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促进医疗机构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所以,医院有关部门必须规范医疗器械的采购行为,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主要措施可以采取以下几点:

3.1 采用院内议标招标采购

凡单价采购金额和批量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物资必须实行院内公开议标招标,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用耗材、药品、检验试剂、日用品、办公用品、印刷品均实行一年一度的院内招标采购,基建材料、水电维修物资均按次招标采购。采购部通过医院网站和网上办公系统发布招标公告,不少于7天,要求在省卫生厅信息平台发布者一同发布。招标公告应载明招标项目的性质、规格、数量等事项。各类物资招标投标人必须在5家以上,不足5家需说明理由报请主管领导同意后实施。选定合格投标人入围,按时组织开标和评标,各成员应当熟悉招标内容,按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

3.2 加强评标专家管理

医院要按照财政部、监察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范评标专家的管理与使用。严明采购纪律,建立专家库维护管理与专家抽取使用相互分离的管理制度,评标专家应以随机方式抽取确定。实行专家回避与监督评价制度,与采购项目存在利害关系的专家一律不得参予评审工作;对不能公正、廉洁履行职责的专家应坚决取消其评标资格并从专家库中清除。

3.3 医疗器械应用评价与选型

积极开展医疗器械应用评价,建立、完善供应商和产品信息库,切实做好资格预审工作,优选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产品。

3.4 控制采购成本

医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采购平台开展医疗器械采购工作,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严格设备采购申报与审批,各使用科室根据学科发展和临床需要,科学合理有计划地进行年度申报,每年初填写“年度仪器采购计划”,10万元以上设备说明申购理由,并作好详细的可行性论证。按程序审批后,设备科审核设备参数,采购部公开招标。

3.5 对医疗器械采购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医院纪检监察,财务,工会等部门要主动协调,配合,建立起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对医疗器械采购行为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要对社会公布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公众、舆论监督,及时受理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质疑、投诉,并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总之,加强医疗器械招标、采购管理,杜绝暗箱操作,纠正医疗器械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卫生行业的形象和声誉。医院必须加大力度,从源头抓起,对医疗器械的采购行为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管理,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建明.在医疗器械采购中如何防范欺诈[J].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7期.

[2]尚长浩.医院医療器械采购规范化的探讨[J].医疗装备,2016年5期.

猜你喜欢

采购医疗器械招标
医疗器械在5g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加强采购监督审计探析
现阶段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的探索
北京市出台《医疗器械快速审评审批办法(试行)》
煤炭企业电子商务采购模式研究
医疗器械使用监管力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