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与“工匠精神”的培养与研究

2018-10-21梁琼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培养计划中。方今,“工匠精神”已逐渐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导思想,应立足于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现实需求,确定“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深入分析导致我国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缺失的主要因素,并具体阐述培养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主要模式,以期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

一、工匠精神概述

聂圣哲先生首先提出了“工匠精神”一词,其是指工匠在制造产品时对每一道工艺都要求严格的一种精神理念。在社会发展中,“工匠精神”适应了产业与教育的改变,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也正因为入醋,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改变。而要实现“工匠精神”就要将其融入到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之中。

二、技能型人才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真正的技能型人才指的是技能和理论均要协调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既要进行专业训练,也要教授理论知识。现代化的技能型人才并非只是只知技术而不懂理论的人。“工匠精神”强调工作精益求精,而技能型人才也要向“细节”这个方向发展。[1]唯此,才能将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与“工匠精神”的共通性体现在学生进入制造企业后所带来的一些危机,如创新能力欠佳。这就是需要技能型人才与“工匠精神”紧密结合的重要原因。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需要高职教育不断深化发展。技能型人才与“工匠精神”均处于同一个培养体系中,也就是由政府、社会以及高职院校所连接的培养体系。因此,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与“工匠精神”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同步发展,才能为新时代制造行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制造行业才能蓬勃发展。

三、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缺失因素

(一)高职教育被轻视

“工匠精神”之所以会被遗失,主要在于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被轻视与不认同,导致高职院校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社会地位较低,因此在培养人才时受到了外界因素的诸多干扰。在许多人看来,高职院校往往是层次最低的学校,这也让许多高职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总是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社会观念的落后以及偏见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尴尬情况,由此也就无法真正培养出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

(二)人才培养不科学

方今,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着忽视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严重问题,已逐渐成为限制高职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实用型技能培养,日渐发展成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输出工厂”。而“工匠精神”却在教学中有所淡化,学生既不能有效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教师也开始忽略“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高职教育由此开始显现出人才培养模式“重武轻文”的问题。

(三)行业发展利益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业也迎来了各种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也就导致各行业均趋向于紧随经济发展浪潮,尽快实现转型升级。[2]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各行业普遍追求投资少、获益快的短期利益,逐渐淡化了注重产品质量的“工匠精神”,各行业所追求的“高速利益”也使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始落后于社会主流思想,这也对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

(一)定期精神宣讲

“工匠精神”能否被真正发扬,主要因素就在于社会能够对其认可与重视。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与教育理念影响下,许多人都认为劳动工作是没有发展前景的,是“没有出息”的工作。然而,在现实中即便掌握高端的理论却没有人用劳动将其转化为现实,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是不具任何意义的。从现实角度来看,工匠的价值并不小于科学工作者。所以,不仅要重视“工匠精神”人才培养,对于“工匠精神”的宣传也要定期在高校、企业、社会进行,务必要把劳动光荣的理念通过宣扬深入人心,并且要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

(二)加强素质教育

纵观国内高职院校,并非所有高职院校都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有许多高职院校深知其重要性但却无法真正贯彻它。高职院校要强化素质教育建设,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若想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要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所以,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此方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培养,也要进行实践培养,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强化学校实训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训,即根据培养方向所进行的对口训練。高职学生未来从事的基本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实训是连接专业与精神的桥梁,在实训中也要根据学生的真实能力而定,最科学的是采用针对性训练,对专业强的学生进行拔高训练,对专业薄弱的学生进行基础强化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既要将其列入课程计划,也要充分利用到环境因素,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一词虽在现代被提出,但却在我国拥有极长的历史,它有着精益求精的内涵,旨在将“中国制造”改变为“中国智造”。对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贯彻“工匠精神”的理念,不能存在任何淡化思想,唯有提高了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素质与精神,他们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更有竞争力,才能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梁琼,1986年生,女,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

参考文献

[1] 杨红荃,苏维.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职教论坛,2016(16).

[2] 黄国庆,田拥军. 高职院校建设校园“工匠文化”的思考[J]. 职教通讯2017(08).

注释:

1杨红荃,苏维.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职教论坛,2016(16).

2黄国庆,田拥军. 高职院校建设校园“工匠文化”的思考[J]. 职教通讯2017(08).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师院校英语教改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