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气象防雷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10-21梁文钢张灿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防雷气象工作

梁文钢 张灿

摘要:在众多的气象灾害中,雷电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气象防雷工作会对人们的安全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做好气象防雷工作是目前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气象;防雷;工作

引言

我國具有广阔的地域,多样的自然环境,从而使我国需要面临的气象灾害问题更加严峻,其中雷电灾害是最为严峻最为常见的一种,每年雷电灾害都会导致很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危害现已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此,为了减少雷电灾害给国家和公民带来严重的损失,推动气象防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好气象防雷工作的任务迫在眉睫。

1气象防雷的内容

气象站的防雷工作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直击雷防护、公共接地防护、防护雷感应。

(1)直击雷防护。指的是在遭到雷电打击时,通过气象观测传感器的作用,对在直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进而总结出该雷的特点,将其作为防雷的重要依据,能够实现防雷能力的提升。

(2)公共接地。接地工作也是气象防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做好现场金属设备的检测工作,还要对一些可能会有金属设备出现的区域进行接地的相关处理。在让金属设备接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周边的一些建筑物来实现接地工作,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防感应雷。防雷感应指的是在防雷过程当中对一些重要的设备进行保护,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雷击的影响,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其实感应雷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一是闪电静电感应,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的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当雷云主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在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果没有就近泄入地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二是闪电电磁感应,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在其附近的导体中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工作主要是雷击后雷电流在泄放过程中产生危害的防护工作

2气象防雷工作中的问题

2.1防雷减灾形势严峻

虽然重庆市巴南区的政府部门以及气象部门高度重视该地区的防雷安全管理工作,但区内的防雷减灾形势仍比较严峻,气象执法体系和执法队伍不健全导致有些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规范文件并未很好地落实,有些建设单位缺乏对防雷工作重要性的深入认识,仍心存侥幸。部分新建项目并没有将防雷工程设施列入项目设计和施工中,而且还有一些抵制防雷监管、检测或者是拒绝整改雷击隐患的严重问题,给工程项目留下严重的雷击安全隐患。

2.2气象防雷技术人才欠缺

当前,地方气象部门的人才队伍管理体制普遍不够完善,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基层气象部门专业性的防雷技术人才稀缺,有些防雷人员身兼数职,职责权限分工不明确,防雷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由于防雷技术人才较少,防雷工作有时会存在走过场的情况。有些防雷工作人员因为缺少一定的防雷基础知识,对防雷技术缺乏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防雷减灾的顺利开展,基层的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没有相应的设计以及施工资质,导致有些防雷工程项目依然存在违规行为,防雷工程设计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

2.3气象防雷检测技术较为落后

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其对检测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和我国气象工作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最近几年,国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气象部门也一起通力合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先进设备和技术都广泛用在防雷工作中。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防雷检测技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限制了气象部门的发展,这些都和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诸多因素限制了气象检测部门工作的开展,对其工作的准确性也有着不同程度的限制。

3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

3.1加强对基层防雷服务的领导

各级气象部门应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强化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应将防雷技术服务工作作为基层建设的重要部分来抓。一是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严格履行职责权限;二是加大对基层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力度,完善基层基础防雷设施建设;三是防雷主管部门要做好基层防雷技术科技研究工作,不断分析总结雷击活动发生规律;四是积极开展基层雷击落区、雷电灾害等级等雷电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为重点防雷区域提供专业专项服务,提高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服务能力,通过手机、广播、电视、微信、QQ、网络等方式,及时发布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使群众在第一时间获取雷电灾害信息,并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御对策,减少雷电灾害的各项损失。

3.2做好防雷装置日常维护工作

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气象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检测时,不能局限在某个阶段的防雷状况检测,而要评估整个周期的运行情况,只有这样,防雷检测工作的意义才能体现出来。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在检测时只会检测某个阶段或部分,这样得出的结果并不准确,因此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是很重要的。防雷装置的防护性并不是永久的,时间太长,防护性能会出现损坏,失去本来的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气象防雷装置是易损坏的,某个部件出现问题就极有可能造成防雷装置的故障,装置中即使是接闪器被破坏,都会影响防雷装置的正常使用,因此,必须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3.3提高防雷检测整体水平

结合新时期地方防雷工作的实际需求,气象局应强化技术研发,引进现代化先进的防雷技术设备,增强雷电防御技术能力。重点加强雷电监测预警技术、防雷装置设计评价、雷击风险评估、雷击事故分析等方面技术难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防雷技术,提高雷电灾害防御服务的科技含量。此外,还要注重防雷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引进,强化气象部门高层次雷电业务人才队伍加强建设,不断增强业务、科研以及服务方面的防雷技术人才队伍素质,为巴南区气象部门防雷管理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撑。再者,气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依法履行部门职责权限,做好防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本地区、本部门的防雷执法队伍,随机抽查、情况通报以及防范处理风险等联动机制,共同组成防雷执法检查工作小组,采取明查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定期对辖区内易燃易爆场所开展防雷安全联合检查活动。

3.4充分重视预测预警

预测预警是未来气象防雷技术发展的方向,对雷击进行事先的防护比事后的控制更加有效,准确性更高。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气象防雷技术其实是一门事先对雷击的防控技术,因此在气象防雷发展中应该重视防雷的预测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测预防的提高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其在提高防雷技术中发挥着更大的优势,因此要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打破固有的思想,同时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坚持与时俱进,还应该重视对过往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实现防雷技术发展的同时提升防雷的效率,找到属于自己的防雷发展道路。

3.5加强防雷安全知识宣传工作

气象部门应该加强防雷减灾安全知识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相关部门编制、出版防雷相关的科普读物、音像制品,在公共场所醒目区设置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海报、宣传展板等;此外,气象部门应在农村、车站、学校、化工企业及社区等单位场所加大对防雷减灾知识、防雷技术及相关防雷法律法规宣传工作。通过气象科普知识基地学习及举办各种形式防雷减灾安全知识培训,并借助专项安全生产活动,普及防雷安全常识和群众自我保护、紧急救助等知识,增强各阶层及各领域防雷减灾自觉性及责任感,切实提升雷电防御水平,降低雷击事故发生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基层气象业务的开展中,要不断加强业务效果和质量,因此需要保障基础设施的工作性能,支撑相关业务的开展。在具体工作中,要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做好防雷设计,解决常见的防雷问题,提升基层气象业务设施综合防雷性能。

参考文献:

[1]做好防雷体制改革后的防雷全面有序发展[J]. 隋剑波. 科技视界. 2018(02)

[2]农村防雷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J]. 吴昊. 江西农业. 2016(19)

[3]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 牛萍,吴明江,谢大勇,田德宝. 浙江气象. 2014(01)

[4]张洁,赵劲.现代气象防雷设备与技术及其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5(2):121.

猜你喜欢

防雷气象工作
气象树
文章有象
不工作,爽飞了?
浅谈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设计
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和防雷措施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