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患儿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技巧讨论及护理体会

2018-10-21龚梅爽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护理

龚梅爽

【摘 要】目的:探讨总结危重患儿抢救状态下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的有效性。方法:总结科室一年中抢救状态下给危重患儿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穿刺后的护理总结出危重患儿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技巧及护理方法。结果:抢救状态下遵技巧给患儿穿刺股静脉留置针时穿刺成功率高,有助于患儿的抢救治疗工作顺利进行。结论:抢救危重患儿需建立静脉通路时可选择股静脉穿刺置管。

【关键词】危重患儿;股静脉穿刺置管; 技巧讨论; 护理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血管比较细小,配合度低,静脉穿刺难度大,本身对于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要求就高。当患儿出现危急重症时,急需抢救,为保证抢救药物能及时准确快速持续泵入静脉,通常需选择较粗大血管进行穿刺,以此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为抢救成功赢得更多机会。经临床实践,遇急危重症患儿需抢救时,选择股静脉穿刺置管进行输液可快速为患儿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又可大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在抢救中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科为急危重症患儿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的技巧进行讨论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12月份,我科抢救状态下行危重患儿股静脉穿刺置管共39例,其中男童23例,女童16例,年龄2天-3岁9月。包括术前心衰患儿21例,法四缺氧发作患儿2例,术后高热惊厥抽搐患儿14例,心脏骤停患儿2例。抢救过程中共实施股静脉穿刺置管53次,一次穿刺成功率达74.3%,二次穿刺成功率达89.7%,三次穿刺成功率达100%。实践证明,采用股静脉穿刺法,提高了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了穿刺时间,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为抢救成功赢得时间。

1.2股静脉穿刺具体方法

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間划一联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

物品准备:治疗盘、氯己定皮肤消毒液、棉签、透明敷贴、静脉留置针、2ml注射器一支、淡肝素盐水试管、无菌纱布,小棉垫,无菌手套

操作方法:

1.2.1患儿仰卧,用小棉垫垫高穿刺侧臀部,尿不湿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或排便污染穿刺点。

1.2.2助手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使穿刺侧髋部外展45°并屈膝90°角,助手固定不穿刺侧的下肢及膝关节。患儿双下肢基本成"蛙状位",充分暴露穿刺点。

1.2.3根据患儿年龄及皮下脂肪厚度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一般一岁以下正常体重患儿选择22号蓝针,一岁以上正常体重患儿选择20号红针,体重较大患儿可酌情选择较长留置针。 打开包装,连接抽有1u/ml肝素盐水的注射器,排出留置针内空气,转动针柄,检查针芯。

1.2.4操作者用氯己定皮肤消毒液消毒患儿穿刺部位皮肤,直径大于5cm。带无菌手套。

1.2.5在患儿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用左手食指触及股动脉波动点后,右手持静脉留置针,在股动脉波动点内侧0.5cm下方1-2厘米处以15°-30°角朝脐周方向进针,看到回血后再向前进针少许然后固定针芯不动,慢慢向内送软管,待软管完全送入血管内后拔出针芯,回抽注射器,确定回血通畅后用淡肝素液脉冲式封管。

1.2.6使用透明敷贴固定好留置针,记录穿刺时间和操作者,再次确定导管位置后连接静脉输液装置。

2 结果

本组一次穿刺成功29例,占74.3%,两次穿刺成功6例,占15.4%,三次穿刺成功4例,占10.3%,总成功率100%。其中误入动脉3例,占8%,立即拔出导管加压按压10min。全部患儿抢救后出现不良反应2例,占5%,均为局部红肿,拔出导管,给予穿刺部位消毒后症状缓解。输液不畅4例,占10.3%,给予注射器抽回血,淡肝素液冲管后通畅。

3 注意事项

3.1若穿刺失败,不宜在同侧反复多次穿刺。

3.2如抽出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刺误入动脉,立即拔出针头,压迫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3.3穿刺后观察局部有无活动性出血。

3.4腹股沟处易被大小便污染,穿刺前应充分消毒皮肤。

3.5行穿刺人员应加强平时操作实践,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抢救时沉着冷静,做好心理建设,放松精神,缓解紧张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做好穿刺工作。

4 护理

4.1 预防穿刺部位感染 危重患儿烦躁多汗,大小便次数多,服帖松懈未及时更换很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大小便及汗液浸湿导管部位,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压痛,触痛,炎症渗出等。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应立即拔出导管,送导管尖端行细菌培养[1]。

4.2防止导管脱落移位及堵管的发生 掌握正确冲管及封管的方法,输液前应抽回血确定导管位置正确,输液完毕后及时正压封管,使用脉冲式冲管方法可有效降低导管内壁药物附着,防止堵管。输液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及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烦躁吵闹的患儿应使用约束带约束双上肢及穿刺侧肢体,以防患儿拔管或肢体活动度大而导致脱管。如发生堵管,应先用注射器回抽,有回血后再换另一个注射器行淡肝素液冲管或封管。

4.3预防穿刺点渗血 反复穿刺时,患儿凝血功能出现障碍易至穿刺点渗血。护理人员应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同侧肢体反复穿刺,如误入动脉时应立即拔出,使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上方10min至不出血为宜,且须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谨防出现皮下血肿。穿刺前应评估患儿全身情况及凝血功能。

4.4预防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股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下肢血液循环,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有无差异,每班用软尺测量双侧下肢同部位周长进行对比并记录。当出现皮肤花斑或双侧肢体粗细不一时应及时处理。避免液体走空时空气进入静脉出现空气栓塞。

5 小结

危重患儿股静脉穿刺置管难度较一般患儿更大,但穿刺成功后能大大提高危重患儿抢救治疗的有效率,且股静脉穿刺相对较安全,血管较粗大,能满足抢救状态下大量液体快速输入的要求,留置时间较外周静脉置管时间长,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股静脉置管输液能满足ICU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萍,胡亮.股静脉置管输液在ICU的应用及护理 [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9(4):82—83.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