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分析
2018-10-21姜春富
姜春富
摘要: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和智力还处于开发阶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别,因此很多小学生容易出现审题问题,导致解题效果不佳,因此培养其阅读审题能力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提高小学生阅读审题能力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的教学策略。以期在教师的正确科学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掌握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技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阅读审题
引言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的运算能力的锻炼,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而当前的计算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单一,在方式和手段上不够科学,也不具有针对性,忽视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情况,在审题问题上,很多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导致解题能力无法提升。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审题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生心智还发育不全,在专注力、逻辑思维等能力上都还有待培养和提升,所以在学习中,如果知识点比较多,相似内容稍微复杂,他们学起来就比较吃力,脑海中对于知识点的差异性还不能完全分辨。所以很多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细节性的审题错误。比如把多少厘米看成多少米,把“求宽”看成“求长”,或者看多字或者看少字,最普遍的是把数字看错,导致在解题时应用出错。而通过审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身体技巧,并能够在解题时合理使用,提高他们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才能有效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1]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小学生在长期接触数学知识以后,经过多次的训练,对某些知识点或者题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也就是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受心理和大脑的支配。思维定势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灵活变通,直接套用公式或者定律,从而导致解题的错误发生。而在数学阅读审题的锻炼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缜密的推理逻辑能力,引导其对数学习题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行阅读,通过习题中传达出来的显性信息挖掘出更多隐藏的信息,实现新旧知识的紧密结合和迁移,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成长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学生阅读审题能力的培养,坚持引导学生从读题准确、细致、全面等各方面来养成良好习惯,从细节中提高自己的身体意识。只有让学生重视审题的过程,才能让其在实践中注意自身的审题行为,长期坚持,形成良好习惯[2] 。
二、提高学生阅读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读题和审题的重要性,只有认真读题,才能获得题目中的信息,了解题目的主要意图。要引导学生反复读题,从而养成仔细、重复读题的习惯,还要要求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一是要对题目进行粗略的阅读,弄清题目的主要内容。二是要逐字逐句的读,将一些明显的条件标注或者提炼出来,特别是对题目中的数字、单位以及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特别留意,认真看清每一个文字,弄清问题的意思。三则要一边读题一边思考,分析题目中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题目内容进行有效转换,变成更加容易理解和方便解题的表达形式。比如高年级的数学题中,很多有关路程的问题: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个地点相对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分钟300米和320米,20分钟以后,甲原路返回,请问从两人刚出发以后的50分钟时,两人相距多少米。此时,要先让学生对题目中所列出的各个条件进行理解,便可以引出线段图来将题目中的数字列出了。在一段线段中,在线段中央标记出发点,甲乙向相反方向运动,20分钟后,甲返回,同时还要标出相应的速度、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题目的意思,提高解题的效率。其次,就要培养学生对关键词字的解读,可以用标记的方法,对题目中影响题意的重点字词标识出来,提醒自己在思考时,要格外注意,才能找到更加清晰的解题思路[3] 。
(二)传授审题技巧,掌握读题方法
小学数学大部分都是基础计算知识,难度在逐渐加大,计算的复杂性也在渐渐增加,导致很多学生在读题时就被大量的数据绕晕,无法静下心来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而且在教学时,如果仅仅以某一类型的习题进行教学,学生并不能全面掌握审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传授真正的审题技巧,掌握科学的读题方式,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去理解难点,通过已学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理论,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在解答有关二位数乘法的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巩固二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式,通过复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回忆,去寻找新知识和解决方法。还可以以小组探讨的形式,鼓励学生先以二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基础,研究如何计算二位数乘二位数,提问学生,“可以把二位数拆解成一位数吗”,利用旧的知识来将新的知识化简,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通过这种引导,可以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4] 。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解题思维的发散
培养阅读审题能力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以也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联系实际生活来提高学生的聯想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在审题时,能够将题目与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迅速联系起来,提高解题的效率。所以,通过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学习小数除法时,教师可以举例,小明从学校走回家花了2.5个小时,学校到家的距离是25.5公里,请问小明平均一小时走多少米。在这个问题中,学生既要理解单位长度的变换,也要利用知识的迁移,明白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小数除法的知识,通过灵活的变化,便可以迅速解决。当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准确的应用数学知识时,他们的成就感也会大大增加。而在遇到类似的除法知识的题型时,学生也可以迅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准确掌握该题目的中心意思,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迅速提高,用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各类题型,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促进其更加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审题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备的技能,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审题问题,教师应该保持耐心的指导,深入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以外,还要重视审题技巧的传授,再结合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才能在审题时迅速联想到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红平.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方法分析[J].新课程.
[2] 董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12):91-91.
[3] 韩万军.教会学生审题方法,培养数学解题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17(8).:81-81.
[4] 郭兴礼.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1):201.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农安镇城郊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