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集县水稻赤枯病发生成因及防治措施

2018-10-21黄剑飞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现状

黄剑飞

摘 要 调查分析当地水稻赤枯病的发生原因与现状,结合试验结果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山冲田防治水稻赤枯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赤枯病;原因;现状;防治措施

1 引言

广东省怀集县地处北纬230273"-240233" ,东经11105056"-11202948″,毗邻广西与湖南省,四围环山,是广东省的山区县,紧靠北回归线北侧,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气温适宜,属亚热带气候,历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828.1h,年降雨量1785.4mm,历年平均气温20.8℃,无霜期达310d,地形复杂,山冲 田面积比较大,水稻赤枯病是该县水稻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年来,由于使用化肥农药过量和环境恶化,赤枯病在山冲田发生面积不断增大,给我县部分农户造成极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对赤枯病发生条件、规律、防治试验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山冲田防治水稻赤枯病提供参考。

2 怀集县山冲田发生的赤枯病类型

赤枯病一般在水稻幼苗阶段开始发生,一旦发病容易导致水稻幼苗停止生长、严重的会枯死,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绝收现象的发生[1]。

根据在各乡镇调查统计,怀集县发生类型主要是缺钾型赤枯病,在水稻分蘖前期始现,随时间推移发病明显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狭长,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呈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远看似火烧状;根系多为黄褐色,白根较短或极小,严重时整株死亡。

3 发生规律

缺钾型水稻赤枯病早、晚造均有发生,集中在固定田块发生,主要是冷水田、深脚烂泥田、粘性重的瘦田等,不会因不同品种差异而不同发生。根据调查分析,这种类型田块主要分布在山区乡镇,所以山冲田多发生。

4 病因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4.1 水分的影响

冷水田、深脚烂泥田由于田间长期有地下水流出,排水不良,长期水淹,透气差,土壤中含大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毒害根系,导致秧苗根系不长新须,形成植株矮小,严重会变黑且有臭味,产生死苗现象。

4.2 肥料的影响

山区农户多年来的施肥习惯一般偏施氮肥,忽视磷钾肥和有机肥的使用,大量化肥的使用导致了土壤板结,土壤板结影响了秧苗根系发育。随着农村耕牛的逐年减少,山区机械化难,山区部分田块板结程度逐渐加重。

4.3 土壤的影响

根据2012年全国耕地质量调查《怀集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报告》反映,怀集县耕地耕作层中壤土占27.61%,主要分布在山区几个乡镇,发病田块主要为中壤土,粘性较重,土壤通透性差、含有机质较少,土壤板结比较严重。全县土壤PH值范围为5.2-6.9,酸性范围占0.33%,微酸范围占98.62%,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在30-87mg/ kg之间,平均为55mg/kg,含量偏低。酸性土壤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影响了水稻秧苗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导致该县水稻赤枯病发生的主因。

4.4 养分的影响

水稻生长对于养分有一定的要求,要使得水稻生长茁壮,氮磷钾三要素养分必须保持平衡,养分来源在于土壤、肥料,而根据怀集县现状可见,其水稻养分平衡性表现并不良好,特别是钾含量的偏低,导致赤枯病的发生,所以要实现养分的平衡,怀集县应当在养分来源上进行调控。

5 防治方法

水稻赤枯病必须综合防治,以提前预防为主,防治目标为改善土壤酸碱度, 排水系统,从而改善水稻生长环境。

5.1 改良土壤结构、酸碱度

对发病的田块,秧苗移植前深耕、翻土、晒田,结合撒施生石灰 750kg/ h㎡,增施腐熟有机肥,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条件。

5.2 加強水肥管理

插秧后浅水灌溉,及时露、晒田,深中耕,排出土壤中有毒气体;及时施用分蘖肥促使秧苗早返青、早分蘖、根系生长正常,施肥时注意氮磷钾结合混施;此外,还应当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求,保障全生长期水位合理。

5.3 加强钾肥的使用及方法。

在水稻上常用的钾肥一般为60%氯化钾,适施钾肥,能快速补充水稻生长所需速效钾,速效钾施用宜早不宜迟,一般在基肥或返青期施用为最佳时机,太迟施用效果不大(见表1)。

5.4 及时施药防治,控制发病

对缺钾的田块以基肥形式补充磷钾肥;对已发生赤枯病田块用5%海岛素15mL +喷效8g对水15kg喷施,连续使用2-3次,每次间隔5-6d,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6 结语

赤枯病因为不同的发生原因可以分为几个类型,针对不同的赤枯病类型,需要采用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本文对怀集县常见的缺钾型水稻赤枯病防治进行探讨,针对缺钾型赤枯病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沛霖,宋奇伦.水稻赤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8):55.

[2]罗刚.宁洱县杂交水稻赤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 治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2015(6):13-14.

[3]刘雨谦,蒋寅川,徐增祥.水稻赤枯病发生与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15(3):55.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现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