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种植中的文化性与园林小品植物间的配置

2018-10-21吴祥辉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性园林植物

吴祥辉

摘要:大多数城市进行环境设计和植物配置时,观赏性的考虑远远多于功效性,本文介绍了园林种植中的文化性和重要性,并简要阐述了园林小品和园林植物的含义和关系,主要通过花架、圆椅、亭、圆墙、漏窗以及雕塑与植物间进行配置。

关键词:园林种植;文化性;园林小品;园林植物

一、园林种植以美学规律为基础

(一)植物造景形式

我国传统的园林种植就将植物自身的形态展现出来,在园林景观中主要强调了植物的生物特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能。这就决定了园林植物造景不能仅仅关注一株植物的特性,要以植物的整体造景的栽植手法为主。

(二)植物配置形式

传统植物的种植手法采用的是疏密相间、内化结合的造景方法。运用现代形式的美法来说,就是将传统植物的配置方法进行系统和理论化,对传统的配置方法进行概括。

(三)植物的色彩和质感

传统的园林种植就已经充分认识到植物色彩以及形态上的搭配,并将植物的色彩反映其性情。现代的植物造景应当结合现代人生活的特点,植物色彩上的搭配要符合现代人的内心。在植物的形态和姿态上要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

二、提高當代园林种植中的文化性

(一)丰富文化内涵

当我们看到松柏、竹子以及杨树时,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北京的松柏、江南地区的竹子以及西北地区的杨树。这是因为这些植物中凝结着我们某些历史典故或历史事件,从植物中能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而这样的植物配置是在经过对当地实际情况考察后,营造出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景观。不同的地区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也赋予了植物具有当地特色的精神和文化。

(二)符合当代文化心理

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种植反映了当地人们的文化心理,不同的人面对植物会出现不同的心理。而无论是触景生情还是托物言志均是人们文化心理的体现,我们要不断地继承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种植文化,有利于加强现代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三)满足当代文化精神

园林植物的种植要符合不同地区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文化特点,同时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精神风貌,促进园林景观的活力。

三、园林种植与园林小品园林植物间的配置

(一)花架与植物间的配置

花架是作为藤本植物生长的支撑作用,主要为建筑物与植物之间组合造景。花架不仅具备亭、门等供人们休息和观赏景观的作用,也能给攀援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和基础。花架能全方位的展示攀援植物其花果和枝叶的形态,也能用植物的色彩才点缀周围的环境,将建筑空间变成一个通透的环境。最为理想的立体绿化形式是花加工,能在炎热的夏天为人们提供庇荫的场所。

(二)圆椅与植物间配置

在植物园林或者绿地中一般会设置圆椅,不仅能供人休息以及观赏周围景观的作用,也能组织和点缀风景。但对圆椅周围的植物配置的要求较高,比如在炎热的夏季能为圆椅休息人们遮阳,在寒冷的冬季不遮挡太阳。同时圆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树木不受撞击,其根部不会遭受人们的践踏和损坏。

(三)亭与植物间配置

我国园林景观中经常会应用到亭子,它是我国较为常见的园林建筑,能与园林景观的其他建筑如山水等互相结合,起到装饰景色的作用。一般来说,亭子的柱子部分为敞开的状态,人们置身于亭子中间会有良好的事业,可以供人眺望和观赏。而在亭子柱子下端常常会设置半墙或者坐等,主要为人们提供休息作用。在亭子的上部会采用挂落进行装饰,而亭子植物的配置可以采用大树或者攀援植物。若亭子的顶部是封闭的状态,那么可以在亭子的周围散落一点大树,以此来衬托出亭子的历史感。

(四)圆墙与植物间配置

在园林景观中采用圆墙能将空间进行分隔,能丰富景观的层次并控制浏览的路线。圆墙与植物间进行配置,是用藤蔓等植物来装饰墙面,并通过植物在墙面上的垂挂和攀援不仅能遮挡单调的墙面,也能充分地展示植物的枝叶和花果。我国在圆墙上常常采用的藤蔓植物有爬山虎、金银花以及紫藤等。并且,在墙面前种植植物,通过阳光在树木上映射到墙面的光影,以墙为纸,将植物最自然的姿态在墙上映射出来不失为一种墙面绿化的形式。

(五)开设漏窗

在墙上开设漏窗不仅可以装饰墙面,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也能有效地辅导相框的作用。人们透过墙上的漏窗能隐约看见窗外的景物,此时若在窗后利用植物进行适当的配置,形成一些较为生动的小品景观,更为漏窗的观赏性加分。但由于墙上开设的漏窗尺寸是固定不变的,植物却在不断地生长过程中,造型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一些生长缓慢,且体型不大的植物,如芭蕉、南天竹等。

(六)雕塑与植物间配置

园林雕塑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也能蕴含一些感情和意义,由于园林雕塑的体型可大可小,表达的主题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早园林景观中采用雕塑可以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常用的方法是用深色的植物来作为浅色雕塑的背景,对于不同的园林主题雕塑可以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

四、园林植物配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园林植物选择

要坚持适地选择原则,地域特色原则,多样性原则与城市风格相协调原则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及土壤的植物是园林建设的根本所在,只有选对了植物的种类,园林建设才能多快好省。城市有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对植物的选择要求较为苛刻,尤其是城市道路树种的选择更是要求严格。选择的园林植物一定要有地域代表性,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风貌。

(二)植物形成的空间既要有多样性,又要有统一性

园林植物种类要多样化,配置要有一定景观深度且大小空间相接,避免一览无余的感觉,但是,每一空间的植物应丰富而不乱,多样而统一。骨干大乔木树种选择要单纯,不可片面地追求种类,罗列得太多,像标本园一样,给人以繁杂混乱的感觉。但一般树木不宜过于单纯,否则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

(三)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落有致一个空间内的植物配置

从平面或立面构思,要根据树形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等特点,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多树种配置,如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混植,除不应妨碍每一树种的特性的发挥外,还必须注意突出主题,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切忌千篇一律,平均分配。常绿树四季常青,壮观庄重,但缺乏变化;落叶树色彩丰富,比较轻松活泼,但冬季萧疏。为了使落叶乔木突出鲜明的色调,常绿和落叶乔木配置时,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不同灌木高矮相差不大时,灌木群可借自然地形的起伏,用叠砌阶梯、花坛的办法配置,以增强落差,使之形成错落的轮廓线,做到层次分明。

(四)植物配置要注意四季变化

植物的色彩在园林中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植物配置既要四季常青,又要四季变化,花开不断。为了体现这一特色,很多地方比较多的采用了几种花灌木成丛、成片的配植方法,如用白玉兰、碧桃、樱花、海棠等突出春季特色;用玉兰、紫薇、石榴、月季、桂花、夹竹桃等体现夏秋特点;用枫香、槭树、无患子等体现深秋景色;用黄瑞香、腊梅、茶花、梅花、天竺葵等点缀冬景,色彩效果十分鲜明,体现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结束语

园林植物配置,应适地适树,近远结合,速慢生搭配,常绿树和落叶树按比例栽植,讲究季相变化。在园林的景象构图中,现代的城市园林景观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植物景观是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也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其景观的丰富度,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顾丽红.园林种植中的文化性与园林小品园林植物间的配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9(10):187-188.

[2]彭逸夫.刍议园林种植中的文化性与园林小品园林植物间的配置[J].青春岁月,2014,26(14):106-107.

[3]陈钰.园林植物配置优化与城市环境保护[J].天津农业科学.2011(4)

猜你喜欢

文化性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策略探讨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足石刻为例
从《丽水金沙》看民族歌舞发展中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博弈
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探讨
论新型技术环境下电子游戏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