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
2018-10-21郭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及综合能力的重要教育途径,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将简要分析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并论述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主要途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改革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将有效的丰富教育内容及形式,提高教学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个积极创新教学的方式及手段,并顺应时代的要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发展。通过思政教育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改革,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基于“ 互联网+”的思政教育改革的挑战
(一)教育主体地位被挑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较为丰富多样,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及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受到挑战。面对教育现代化及信息化的改革,学生对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权威性”“主导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新媒体的影响之下,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理解,多受网络内容的影响,缺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性及全面性。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将面临着传统教育主体地位被挑战的困境。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网络环境中存在较多随意的内容及网络行为,不实的信息及不正当的言论,将会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网络直播火热的背景下,部分网络主播为了获取关注度,直播的内容较为低俗,发表的言论价值观念较为浅薄,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西方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平台,将传播错误的价值观念,例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网络信息内容,将影响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成为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互动效
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将为思政教育活动提供在线互动交流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将更加便捷,不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教师与学生之间可借助微信、QQ等社交软件,针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交流,并实现思政知识内容的共享。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媒体浏览信息内容,积极拓展自身的信息储备,其中包含社会热点新闻等内容。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有效的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二)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写,信息技术为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基础支持及平台支持,创新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及学习模式,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将转变传统思政教育中单方向传递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舒适的情景,提升思政信息化教育的实效性。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对大学生的学習情况及心理变化进行跟踪,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三、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路径
(一)信息化的思政教育环境
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需要学校完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信息化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基本的保障。学校方面应重视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思政教育活动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抢占教育制高点,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信息化的思政教育方法
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应坚持信息化的思政教育方式。首先,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教学、投影仪等。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将有效的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环境。其次,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借鉴微课及慕课的优势,实现信息化的教学改革。
(三)信息化的思政教育管理
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高校应借助网络平台及网络技术,积极抢占思政教的制高点。首先,应强化校园主流网站的建设,为学生获得准确、积极的信息提供路径。校园网站的建设应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及服务内容。其次,学校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及云计算平台,针对学生的动态及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确保思政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及时效性。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政教育活动的信息化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中,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较为滞后,教学内容缺少趣味性。基于“互联网+”的思政信息化教育改革,将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及法律意识,为社会的发展建设储备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作者单位:郭勇,1985年生,男,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于丽美.“互联网+”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教学思考——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创新发展的视角[J].亚太教育,2016(16):129.
[2]王晓雪.“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2):228-229.
[3]郭巍巍,郭航.基于“互联网+”语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