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更好的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2018-10-21王文峰

商讯·公司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编制预算控制

王文峰

摘要:集團公司层面预算编制,通常采用“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流程。预算经批准下达后,各预算单位(矿井)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按照刚性原则分月度、季度等不同时段进行考核。本文以集团分公司(矿井)为例,对实际工作中预算在编制、分析、控制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分析;控制

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指出的那样: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在实际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必须做到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明确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涉及各部门、各方面的系统工程。矿井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全面预算编制参与度不够。目前,矿井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仅体现为年初目标任务分解,月度季度考核,没有体现为全员参与。年初,公司下达指标后,财务部门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解,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将分解后的指标落实到责任单位,是一种权威式预算,没有体现“上下结合”的理想的预算编制方式。各单位因担心费用的节约,会带来下期预算的减少,一般情况下会产生“用完预算”的思想行为,在预算的编制上形成管理层与执行层的“互不信任”状态。

矿井作为一个成本控制中心,主要任务就是抓好安全生产,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分解的成本费用指标要具有先进、可行,不能因费用指标“过紧”影响矿井安全生产,也不能因费用指标“松驰”而产生铺张浪费现象。要杜绝以上问题的产生,从预算编制阶段,就需要矿井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参与进来,解决预算编制上管理层与执行层的“互不信任”问题,使分解的预算指标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既有利于矿井长远发展,杜绝“短视”行为,也不会产生铺张浪费,实现费用的节约。

二是全面预算管控主动性不高。全面预算管理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各级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带头维护预算权威。在实际工作中,各专业分管领导,往往会出现“护短”行为,在争取费用指标上“只嫌少不嫌多”,在考核管理上“睁只眼闭只眼”,如果“一把手”再不重视不问责,预算管理工作就会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所有单位和全体职工积极主动参与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和职工往往是被动执行,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来,例如在可以实现节约的环节或地点,没有主动作为,减少费用投入,甚至由于个别人员的“故意”行为,出现浪费现象。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矿井方方面面,采掘机运通等各专业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秉着更有利于全矿工作开展的原则安排成本费用支出,而不是“各自为战”,才能有效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

三是全面预算问题分析质量低。预算目标未完成,会要求各责任单位进行问题分析,在问题分析上,往往是“流于形式、不痛不痒”,没有分析透彻、找准原因、解决问题,财务人员因为知识的局限性,不能给予指出其分析存在的问题,只能是无可奈何。

对于专业性较强问题,在分析时需要专业人员认真负责,对分析出的原因进行“鉴定”。例如一季度矿井支护材料超支,生产科室在分析时,从进尺、产量、材料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分析报告来看,超支是“必然”的,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实际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在掘进施工工程设计方面,没有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修改支护参数,施工单位不能根据支护参数的变化,增减支护材料的投入,甚至一套支护参数从年初用到年尾,造成支护材料投入过度或不足。在其他方面,各单位因各方面的原因,在分析问题时,往往“扯东扯西”,回避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不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各专业的分管领导甚至主要领导,主动作为,“瞪起眼来”抓问题,在分析透彻、找准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费用的节约。

四是全面预算考核只注重结果。全面预算考核要对各单位预算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与评价。在实际工作在,考核往往只考核结果,通过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缺乏对各单位预算体系运行情况的考核。

在年初分解下达指标时,参考同期数据,大部分费用是按照同比降低5% N10%或持平进行下达考核,没有结合矿井生产实际“按需”下达。为了完成考核指标,不因成本指标完不成受到处罚,影响单位和个人收入,有些单位往往会牺牲矿井利益,发生“短视”行为,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费用投入或不投入,为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甚至在生产接续上出现了问题,影响矿井长远发展。在预算考核上,不单要考核结果,还需各专业人士参与进行,加强对各单位预算体系运行情况的考核,通过有效的考核,完善、改进、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水平。

目前,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在全面预算方面,建议公司给予矿井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材料费等费用不再实行预算控制,在完成单位完全成本考核指标的前提下,自主分配材料费等费用的投入:实行“降成本增工资”的政策,矿井节约的成本费用,可以用来增加工资指标。通过完善考核方式,增强各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更加有效的配置和利用资源,实现矿井长远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编制预算控制
市场一线人力资源编制配置模式探索与研究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