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声入耳,乐感于心

2018-10-21贺绍能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培养策略

贺绍能

摘 要:音乐可以唤醒人类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可以充分激发人类的想象力,使思维得以自由飞翔,使心灵接受浸润与陶冶。小学音乐教育是孩子们发掘个人音乐潜能的重要工具,教师们要尽自己所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为孩子们构建自由和谐的音乐课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音乐的品味之中,融合丰富多彩的文化开拓孩子们的音乐视野,最终使得小学生对于音乐、对于情感的感受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感知力;培养策略;小学音乐

感知力是人们对于具体事物感受以及认知的能力,对于音乐的感知力则代表着人类在欣赏作品时油然而生的体会与感悟。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但每个人对于音乐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见解,都具有欣赏美的能力。每一名孩子都没有经过世事的渲染,都是天真烂漫的璞玉,与此同时他们也都是音乐的小天才,可以用最为纯真的心感受音乐。教师们更要加强小学生的音乐教育,让他们从小积累音乐素养,使之能够获得更高的审美水平。

一、构建良好的音乐氛围,增强学生感性体验

感性层面的体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孩子们潜在的感知力,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之中,必须要将感性体验教学理念加以融合,使得孩子们在参与体会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的同时,汲取音乐相关知识,培养个人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感性体验离不开良好的音乐氛围,教师应该积极构建和乐曲主题统一的情境。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在课堂之初我通过多媒体工具带领学生们来到了葡萄藤蔓下,让学生们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以此展开简易的声部练习。紧接着我开始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让学生们感受蜗牛的脚踏实地以及黄鹂鸟的神气与骄傲,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完美诠释了不同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学会做事情要脚踏实地的道理。

二、合作式学习,融入个体感知力

音乐的世界是没有界限的,人们通过音乐的桥梁进行交流,通过音乐实现灵魂的互通。通常而言,一首完整的音乐是无法通过个人展示的,是一种具有群体性质的活动,教师可以在这项活动之中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与团结意识,使得学生们充分展示个人的艺术才华。保持积极的态度展开合作,是小学生对于音乐感知力的积极探索,能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与创造热情,使之开拓自身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为了能够掌握孩子们对于音乐以及合作学习的看法与观念,我针对小学三年级以及四年级的同学开展了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我了解到将近有94.5%的学生非常喜欢音乐课,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音乐知识,而极少数同学则由于性格内向的原因更喜欢独自一人练习唱歌。其次,71.8%的同学喜欢做课堂的主导者,而不仅仅是听从老师指挥的参与者,这表明孩子们对于事情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掌握主动权。除此之外,当问及是否愿意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时,96.4%的同学都表示愿意,其余3.6%的同学则是羞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果,老师应当重视小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培养,积极鼓励性格十分内向的同学勇于接纳自我、接纳他人。每个人对于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让孩子们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在多人合作之中感受快乐、分享快乐,可以促进知识的互相补充,获得全新的音乐体验。

三、尊重个人创造,展示个性感知力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无论是活泼开朗还是性格内向,人类总是潜意识地想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绪,将这种现象放置于小学音乐课堂之中,则被称之为儿童的创造。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与创造,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创造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天赋,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音乐潜能,让他们去创造全新的、具有个人特点的音乐形象。在音乐创造面前人人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儿童的创造与大师的创造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积累创造经验,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介绍人教版教材中《欣赏江南好》一曲时,我让学生们对歌曲的演唱提出个人的表演想法。有了这一提问,同学们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有同学提出:“可以在演唱时有意识地保持句子强弱结合的唱法,在这种对比之中展现江南变化多姿的秀丽风景。”也有同学提出:“在演唱时采用更加生动舒缓的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出大家对于秀丽江南的喜爱”同学们都积极主动地发表着个人的看法,我也非常尊重他们的想象力与创作成果,对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了演示,让他们更深层次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利用感性体验以及让学生讨论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力,使得他们能够在思考与创作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音乐体验。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最为本质的魅力并不在于其中运用了丰富的技巧,蕴含着深厚的音乐理论,而是在于它能够对人类的精神与心灵进行滋润,能够唤醒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感知力。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感受,在众人的交流合作之中使得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从而产生新的认识,最终促进音乐作品的完善与升华。音乐教师应当保护孩子们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使得他们能够在音乐之中获得思想的自由与解放。

参考文献

[1]郑莉.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陶晓勇,周利利.小学音乐教學中的问题与对策(新课程小学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培养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