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塔油田8303注水开发区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

2018-10-21高候林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含水采收率动用

高候林

摘要:8303区块是宝塔油田主力产油区之一,该区块于2002年开始开发,2011年进入大规模注水开发。截止到目前,区块采出程度仅5.91%,采出程度低,潜力巨大。本次研究通过8303注水开发区历年采油、注水情况,同时结合区块地质因素,总结分析区块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本区块的开发对策,以期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本次研究为本区块后续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指导借鉴作用。

关键词:宝塔油田;8303区块;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

8303注水开发区于2002年5月投入开发,经历了试采、上产及规模开发三个开发阶段(图1)。截止2017年底,全区共有总井数635口,其中采油井526口,注水井104口,探井5口。目前,区块采油井开井500口,平均单井日产液0.49m3,累计产液65.42×104m3,平均单井日产油0.21t,累计产油37.53×104t。注水井平均单井日注水2.8m3,累计注水53.97×104m3。地下亏空体积11.45×104m3。累计注采比0.82。目前区块采出程度低,仅5.91%;综合含水45.42%,已进入中含水阶段,局部井组已进入高含水、水淹阶段。因此,搞清区块开发特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区块采收率对策至关重要1。

1 油井生产特征分析

8303注水开发区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产量低、含水低。2011年进行大规模注水开发,地层能量得到有效恢复,产量提高,但同时含水也在增加,由于油井所处位置储层厚度及物性差异较大,注水量及工艺措施等也不尽相同,在不同区域生产状况各一。本次归纳统计了8303注水开发区构成注采井网的380口油井注水后的生产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生产特征:

1、初期产量较低、含水低

自2011年注水后,有相当一部分油井初期并没有很快见效,维持在低产状态,月产液9-30 m3,月产油8-20t,综合含水在20%左右。该类井有182口,占注采对应油井总井数的48%。持续生产了1年后,产液量提高,含水迅速上升,产油量增加不大。

2、产量稳定、含水变化不大

该类井有49口,占注采对应油井总井数的13%。这些井突出的特点就是注水后油井产量得到稳定,含水在20-30%,自注水以来,月产液量提升不大维持在8-15 m3,月产油量在5t左右,常年低产量生产,而含水保持在50%左右。这类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储层物性较差,油井受效能力较差。

3、初期产量高,递减快,稳产时间短

该类井有79口,占注采对应油井总井数的20%。这些井在注水以前产量较低,月产液量一般低于20 m3。注水以后,产量很快增加,有些井在注水1-2个月产液量和产油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孔隙度渗透率分布图来看,这些井多处在物性相对较好处,流体很快沿渗透性好的地方渗进,所以油井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见效快。但产量递减也快,分析原因,主要是注水量少,地层能量下降快,导致油井产量衰竭。这就需要在注水是适当加大注水量,特别是要提高注水利用率,减少无效注水,保持地层能量,稳定油井产量。

4、产量波动大,含水持续上升

该类井有50口,占注采对应油井总井数的13%。生产期间月产液量一直在8-30 m3,月产油量在5-15t范围,产量成跳跃式生产,波动较大,含水则逐步上升。分析原因主要是能量不够,油井压力较低,油井只有间开生产,不能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所致,从资料看注采层位对应较差。这类井还是要考虑加大注水,进行调剖,完善注采对应关系,恢复地层压力,改善油井生产状况。

2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开发过程中的动静态特征、开发效果评价以及动态分析,认为8303注水开发区目前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采井网不完善

据统计研究区2011年注水后至今,油井单向受效43.8%,双向受效井21.8%,多向受效比例低,仅为3.1%。还有32.3%的油井处在边部或集团采油,没有对应的注水井,仍依靠天然能量低效开采。总体看油井以单向和双向连通为主,有采无注、有注无采井区大面积存在,注采井网不完善,调整潜力较大。

(2)地层压力水平较低,地下亏空严重

研究区由于注水井数少,注入量不够,注水利用率较低,地层亏空严重,导致地层压力下降快。目前地层压力仅为1.9MPa,低于原始地层压力4.3MPa,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僅44.2%。从区域来看,在注水较好的东南部和西部压力相对稳定,在北东部压力递减很快,平面压力不均衡2。

(3)油水井数比偏大,注入井负担过重

研究区投产初期油井75口,逐年增加。2005年开始注水,投产油井161口,注水井19口,油水井数比为8:1,注采不平衡,大部分区域仍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到2011年油水井数比达到最高为21:1。2011年开始大面积注水,油水井数比开始下降。截止2017年底油水井数比为6:1,从目前井网看油水井数比仍然偏大,影响区块开发效果,需要调整注采井网。

3提高采收率对策

目前研究区采出程度仅5.91%,采出程度低,潜力还很大。

结合研究区开采特征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8303注水开发区应通过以下几方面挖潜,达到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效果:

(1)通过油转注角井挖掘剩余油;

由于井间具有不易渗流区带的存在,低渗透油藏的储量具有动用低、平面动用不均衡,而且动用的储量主要集中在生产井周围,无井控制区域储量未动用的特点。此类井间剩余油下步可通过局部加密调整技术手段动用,达到提高区块整体储量动用程度的目的3。

(2)完善注采对应关系,扩大平面及纵向波及体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注采对应关系较差区域,由于注水波及不到,导致纵向上部分层段储量基本未动用。对这部分潜力可通过完善补孔,改善注采对应关系,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3)完善补孔提高单层储量控制程度,改善开发效果;

从生产层位分析看,部分油井仅仅射孔生产其中的一个砂层,导致井网控制程度较低,剩余油相对富集。此类剩余油可通过油水井完善补孔,提高单层储量控制程度,改善研究区块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

(4)完善局部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区块的边部区域没有注水井补充能量,平面动用状况相对较低,下步可通过部署注水井或油井转注,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4。

(5)高含水区域调整注采结构;

对于目前以高含水的区域,具有通过调整配产配注、调驱等手段,改变液流方向,结合压裂、酸化、堵水、补孔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波及体积系统和驱油效率,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香增,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2]李道品.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主要矛盾和改善途径[J],低渗透油气田,1999,4(1);

[3]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有油气分布规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董玉安,关建华等,川口油田注水开发示范区稳油控水调整方案[R].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川口采油厂,2011.12;

猜你喜欢

含水采收率动用
Q井区标定采收率及计算可采储量研究与应用
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抽油机井合理沉没度影响因素研究与调整措施
简析高中英语学习中名词动用的十种常见类型
十几年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