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墨元素在靳埭强文化海报中的创新

2018-10-21崔静

大东方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新

摘 要:靳埭强从本土文化中求改革、创新与发展,站在中西文化交汇之中,探索和实践着在西方中心化的文化语境中打开另一番天地。靳埭强的作品蕴涵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正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屹立于当今世界设计之林。靳埭强作品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优秀的设计既要有先进的技术和条件,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心理积淀和现代的设计理念。本文主要以靳埭强文化海报设计作品为例,深入研究其作品中水墨元素的创新与运用,以期为今后的创作提供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靳埭强;文化海报;水墨元素;创新

海报又名招贴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国外有人称其为“瞬间”的街头艺术。中国早期的招贴,可追溯到宋代。宋仁宗庆历年间,即公元1041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为平面设计的真正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流传至今的两块宋代雕刻铜版,让我们对一千年前的古代社会商业美术发展的遥想有了实物的凭据。如其中一块是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印铜版,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版印出的四寸见方、图文并茂的仿单,既是招贴传单,又是包装纸,已经具备商业美术宣传促销的功能。

1995年《汉字》系列作品中,靳埭强把古今兼容,承传创新,塑造独特个性的意念注入到文字之中,并赋予其现代感情,将水墨之灵性挥洒得淋漓尽致。山、水、风、云四个汉字,“通过微妙的毛细管跟纤维的接触”,水墨渗透之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呈现出了中国山水画般的意境,不但给人以美感享受,而且极具视觉冲击力。这张海报独特的东方语境和直白的概念把神秘的东方美表现了出来,对本土文化的思考和对现代设计的理解进行了精妙的结合。另外,版式的文字处理也比较特别。中国书法的山、水、风、云,说是字,更像是画,造形奇妙,神采飞扬,视觉冲击力强,让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其特别之处是把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四宗器物,分布组合在这四幅“字画”之中,器物与书法浑然一体,展露出行云流水的视觉效果,飘散着化物为意的玄奥气息,令人涌动着奔放的遐想。形象的“笔架山”、“静止(纸)水”、“沿(砚,意沿海)台风”、“墨色云”,山高水深,风云变幻,内涵十分丰富,自然景观被提升到“物我统一”的人文高度,表现了书法独特的形式美感和很高的文化功能。笔、墨、纸、砚等材料相互组合在一起,包含着文化与自然间的复杂含义。一方面,文化依附着自然;另一方面,文化也重塑着自然,使之更容易被人类所接受。在这里,传统“文房四宝”物质的生命被二度文化阐释,成了一种活态,从沉寂中苏醒,并在情感的滋养下绽放出新的光彩。

而获得海报系列最佳作品奖的《自在》系列花纹纸海报中水墨的渗化如诗如画,浓墨淡彩之间情趣并出,轻松欢愉的笔调诉说着一个真实的寓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靳埭强在设计中将人的坐、行、食、寝分别与大自然的山石、草履、豆荚、睡莲放在一起,把真景化成意境,将精神注入笔端,情景交融,相映成趣,创造了甚至于第四维的听觉感受,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获得人与自然在精神上同享生命无穷的喜悦与美妙。秀丽的山川在飘动着的白云间若隐若现,绽放的莲花在清澈的湖水中尽情舒展,丰收的粮食颗粒饱满地洒向大地,幽静的山石周围鸟儿自由飞翔,虫儿欢声歌唱,偶尔还间杂着一两声蛙鸣,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自然环境啊! 作品引领着观者去体验在现代都市中容易被忽略的自然形态和自然之声,唤醒被不和谐的城市噪音、废气和各种眼花缭乱的视觉信息所淹没的最本源的自然感受,共同营造一 个“坐也自在”、“行也自在”、“吃也自在”、“睡也自在”的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空间,“那里静溢、清洁、诱人,似要将世人由物质文明引导到精神文明中去。”

靳埭强挚爱之作《爱护自然》海报则显示一块包裹着宣纸的黑砚石,正中之心着一点红色朱彩,骤看有如包扎着纱布的受伤躯体。以此象征大自然惨遭破坏,伤口在滴血,警示人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海报的信息简单明了,叫人沉思默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汉字和水墨画已成为靳埭强海报创作的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水墨是一种以纸、水、墨为主导媒介材料,以注重媒介特质为表现力的艺术方式的画种。而纸、水、墨从文化的角度讲,它们是更具有中国或者说东方文化特征的符号性材料。水墨属于中国书画范畴,这是一个有关中国的文化概念。因为外国只有绘画,没有书写文字的这门艺术。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的书画、京剧、中医是三个独特的概念,是中国人的天才创造的铭心刻骨了的奇妙艺术。而在中国人的眼里,这三个概念有着相通的内涵,那就是一个“意”字,意到了,就是了。

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的是靳埭强许多作品中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元素———红点,一个朱红而鲜亮的红点。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红点已经成为靳埭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视觉元素和精神元素,融汇着作者的设计意念,有生命的传递着丰富的信息红与黑是中国水墨文化中的两个重要色彩,在《晋书· 顾恺之传》中就有“尤善丹青”的句子。丹即是红,青即是黑。可见丹青两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中国书画的主要颜色,奠定了中国古代书画的基础色调,也形成了汉民族书画中典型的以红、黑为正统的色彩观念。日本色彩学家琢田敢先生在其《色彩美学》一书中写道:“色的联想就多数人来说具有其共通性。靳埭强在《民俗风格》一文中说:“我在绘画和设计的探索中,重新自我再教育,对中国文化艺术兴趣渐浓。在水墨画创作中,努力在山水画的传统里学习和发展,肯定了走‘师古、师自然、师自我的路,在设计工作中,我尝试以中国民俗艺术的多彩元素,用在创作里,求取现代化中国设计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1]靳埭强.《从中国传统图形到哲学思想》.中国艺術一设计联盟网.

[2]刘新和.《设计中的承传创新靳埭强设计艺术》.中国艺术设计联盟网.

[3]韩湛宁.《物我融情天人合一中国艺术设计联盟网》.

[4]王序.《靳埭强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2.

作者简介:

崔静(1990-)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