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统战文化研究

2018-10-21张进

大东方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进

摘 要:高校统战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协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全社会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上,对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巩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规范引领高校统战文化,既是高校统战文化的基础,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对于高校统战文化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统战文化;教育方针

一、高校统战文化现状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以高校为背景的高校统战文化是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反映,它既有统一战线的基本属性,又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社会文化形式,其主体涵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并将统一战线为主要内容,成为高校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人文氛围。高校统战文化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又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统战工作中成为凝聚人心、汇聚智慧、服务发展、增进和谐的重要形式和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提出“三个倡导”,公民道德规范(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校统战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化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不难看出,公民道德规范是具体深入的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为高校统战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统战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高校统战文化和校园文化两者都是利用先进文化的导向、教育、凝聚等功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总而言之,高校统战文化就是通过文化知识、职业道德、人文修养、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与能力等元素影响统战对象的成长,而文化知识的传播、职业道德的树立、人文修养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处理正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起到巨大的作用。从根本上来看高校统战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其本质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意识形态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统领着高校统战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穿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不断提高统战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境界,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夯实多党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社会主体成员的利益和价值诉求的导向,集中反映了社会变革和发展起维护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趋势。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主要内容,是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高校统战文化的基本价值标准,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高校大学生应该具备和立足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统战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立足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针对高校统战文化建设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路径研究的过程中,高校首先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合理地、创新化地、适应时代发展地设计教学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其次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校园文化融合起来;第三将个人层面价值观培育渗透到大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第四以社会实践为桥梁,通过支教、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切身加强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为高校统战文化建设提供实践平台。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首先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科研和实践中;其次是要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内容和需要有针对性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内容、课程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再者基于前面课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进一步依据《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主要发展线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融入到近代史纲要课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勇敢担负起振兴中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任务;然后是要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现实特点和具体要求,着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日常道德规范、公民道德修养的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重点培育大学生个人层面的内容,恪守基本公民道德规范和塑造良好的道德意识和修养。

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融入校园文化平面传媒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宣传工作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LED 电子显示屏、校园广播站、学校宣传栏、学校报刊等校园文化宣传媒介及平台来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制作、悬挂、张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公益广告;通过制作标语、宣传板报等来宣传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和观点。以其为主要突破口,在高校塑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氛围,将高校统战文化深入師生意识形态,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接受、领悟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郭长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2]王帅.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1)

(作者单位: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职教发展的四个“坚持”
简述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现实意义(上)
如何改变当前畸形的高效课堂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美国音乐课程改革的三个流派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