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沿海自然灾害例析

2018-10-21包峻宇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长江口热带风暴气旋

包峻宇

我国沿海一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突发性强、影响面广、损失惨重等特点,并具有群发、链发、周期变化、重叠发生等规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因灾死亡人数达500多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举例如下:

一、海平面上升。在过去100年中,我国沿海地区平均海平面已上升了16厘米。未来几十年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海平面仍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上升幅度达30-50厘米,海平面上升将加速各种自然灾害发展,用数字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研究表明:海平面每升高20厘米,本区沿海可能出现最高风暴潮位将增加30-35厘米;长江口在特枯情况下,海水入侵长度增长3~4公里,入侵范围内含氯度增加260ppm左右;约4000平方公里的沿海潮滩湿地将被海水淹没,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难以想象。

二、海水入侵。海水入侵是沿海地区特有的自然灾害。在长江口以南地区,海水溯河流而上,造成河口段较大水域的水质恶化,例如1979年枯季长达4个月,长江口出现频率为90%的枯季流量,吴凇口含氯度平均值为1040ppm,大于2500ppm的含氯度持续时间长达2260小时,占总历时的78%。在北方沿海地区,由于人类超负荷开采地下水,海水除沿河上溯外,还将通过地下含水层侵染地下水,目前受侵面积已超过1万平方公里,入侵速度最高为496平方公里/年,入侵距离远达10公里。其结果是导致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困难,据估计,山东沿海每年因海水和咸水侵染而减产粮食3亿公斤左右,并致使50万人吃水困难。

三、暴雨洪涝。滨海平原地势低洼,河流众多,是内陆洪水宣泄入海的走廊。但由于受到海潮顶推的影响,河流水面比降减小,流向紊亂,一旦遇有暴雨,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如1998年夏季太湖及长江流域出现了持续一个多月的梅雨天气,造成特大洪涝灾害,太湖平均水位及长江南京水位分别高达5.64米及58.98米,分别为有记录以来的第1和第2高水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

四、热带气旋和风暴潮。热带气旋按其强度可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个强度等级。热带气旋极易诱发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巨大的风暴潮能冲毁沿海工程,淹没低洼农田并造成海水入侵。据统计,每年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热带气旋平均为6.9个,形成潮灾的为3.2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0多亿元,平均每年死亡百余人,例如2006年共有十几个台风及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重灾达6次之多,累计受灾农田3800多万亩,倒房60多万间,死亡400多人,直接损失就达80多亿元人民币。另外,由温带气旋及冷高压诱发的温带风暴潮也给渤海、黄海沿岸居民造成严重的灾害。

此外,我国沿海地区还有海啸、赤潮、海洋巨浪、海冰等海洋灾害,大雾、冰雹、低温冰冻、雷电等气象灾害,以及地震、海底火山、地面沉降和病虫入侵等自然灾害。

猜你喜欢

长江口热带风暴气旋
沉睡的船
台风对长江口表层悬沙浓度的影响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以“锋面气旋”为例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长江口南槽航道安全通航对策
浅谈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
热带风暴中的老虎
“戏水”
借助风向知识 巧学锋面气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