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文化教学浅析

2018-10-21孔瑶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文化渗透

孔瑶

摘要:本文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策略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教学;渗透

一、数学文化的基本概念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从广义上来讲,是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而数学文化,则是从数学这门科学中引申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关于它的定义,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般来讲,我们所指的数学文化,就是对数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方法或观点进行整合的一种数学语言。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逻辑思维特点,数学文化的严谨性也比较强,具体表现在语言、符号等方面。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文化渗透教学中,不仅要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展示,还应该以此为基础向外扩展,将数学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充分体现高中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和教化功能。

二、高中数学教学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教育必须不断地进行革新,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它是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说来,高中数学的课程设置应该在科学知识之外,适当地加入数学的历史沿革、应用范围、发展方向等描述,使数学学科具有更大的包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它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数学意识的确立、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逻辑推理以及数学信息交流四个方面。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素质教育虽然植根于素质教育,但它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不管是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还是数学知识观念的提升都需要逐步推进,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准确性和严谨性,在具体的教学中,与数学相关的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等是基本的内容,但如果单靠教授这些知识及其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很难让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基本的数学知识之外,应该引入一些带有文化属性的数学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能力。系统认识数学科学需要了解数学文化。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高考成为高中学生的终极目标,因此,高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上,在其他方面则很少涉及,导致对数学这门自然科学形成了比较片面的印象。但数学学科本身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也具有很深厚的文化价值,应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以传播,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三、数学文化融入高中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深入挖掘文化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多阅读一些中外古代经典数学名著,比如《几何原本》、《四元玉鉴》、《九章算术注》、《数书九章》、《测圆海镜》等中国古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学著作,并且充分利用好高中数学课本中的“阅读与思考”和“探究与发现”,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加强数学文化教育也是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建这样浓浓的“传统文化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添了学生的自豪感與使命感。例如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中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可以清楚看到,它们体现的就是数学文化,其中涉及数学史以及数学的应用,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引导学生完成好相关内容,一定能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的目的。

(二)传承数学优秀思想,发挥数学情感功能

我国古代的数学思想源远流长极为丰富,它不仅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光辉一页,也是古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好体现。例如数学教材中定理和公理的叙述就是数学家经历艰苦的探索结果,是数学中冰冷的美丽;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数学史,把数学中冰冷的美丽转化成火热的思考;让学生深刻地品味出数学思想方法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数学中人文精神的底蕴,触摸到历史人物的情感、操行、思想和精神并以之共舞。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还原数学的生命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的数学观,了解数学中的多元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而这些价值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促进意义。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仅指附着的文化因素,更应该注重探寻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本质,在数学学习本身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文化的渗透,如此才能更加富有启迪意义和发展的张力。

(三)弘扬数学科学精神,培育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数学科学精神”。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两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出发,针对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对其进行了调整,把其细化成六个维度与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交相呼应。挖掘出数学文化更加深厚的数学价值,必须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并且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堂教学中积淀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人文情怀和数学审美情趣,同时也要在数学文化渗透过程中注重学生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生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结语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更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突出教师“导”的作用。在这种形式的数学课上,数学文化浸润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数学才会变得更有生命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才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和热爱数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是通过实际问题和实物模型引入的,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数学教师在弘扬数学工具价值的同时,更应该凸显到它的文化价值。高中课堂上数学文化的渗透,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氛围,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那么枯燥乏味了,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

参考文献:

[1]陈锋,王芳.基于旦德林双球模型的椭圆定义教学[J].数学教学,2012,(04)

[2]曹丽莉.数学史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张奠宙.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数学文化渗透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