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食节目《日食记》的成功之道

2018-10-21刘雪依

传媒论坛 2018年8期

刘雪依

摘 要:《日食记》于2013年12月开播,这档用美食记录生活的节目一经播出,便以温暖治愈的特色引发了热烈反响,因其内容温暖、风格治愈被网友纷纷称赞为美食节目中的一股清新之风,这无疑为美食节目开启了一片新的发展天地。《日食记》的走红对我国美食节目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节目特点和营销特点两个方面分析《日食记》取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美食节目;《日食记》;成功原因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8-0-02

《日食记》是一个以微博和各大视频网站为播放平台的美食视频类大号,主打温暖治愈系美食视频的《日食记》,气质上与《深夜食堂》相似,口碑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不相上下。在豆瓣电影评分上,《舌尖上的中国》9.3分,《日食记》9.1分紧随其后。一档成功的美食节目离不开团队的精心策划,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和优质的故事内容。《日食记》发展至今,粉丝数量只增不减,仅微博平台上就拥有1231万粉丝,是微博上同类节目中粉丝数量最多的,鉴于微博如今的强大影响力,这个数字极有参考价值。近年来,《日食记》的美食视频在微博上频频被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闻晨报等官方微博转载。

一、《日食记》的节目优势

《日食记》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新媒体时代下美食节目满足受众口味的必然产物。这档温暖治愈型的美食节目在各个环节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特色,从食器的选取到食物色彩的搭配再到食物拍摄技巧的展现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幅清新治愈的视听盛宴。《日食记》所做的菜肴不仅覆盖地域广,而且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从街边小吃冰糖葫芦到甜品店的招牌甜点杨枝甘露,从家常美食叉烧面到酒店佳肴啤酒蒸大闸蟹,全都是做法简单且深受当代青春少女喜爱的快手菜。《日食记》似乎是在告诉他的观众们,即使是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日食记》摆脱了传统的电视厨房和两个主持人的讲解配合以及广告的频繁植入,采用家庭式的温馨布景进行烹饪视频的拍摄,以一种生活仪式感直击人的内心。它最大的特点还在于首次将宠物与美食相结合,这是美食节目史上的重大创新,以宠物和美食视频的完美结合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引起了网上的超高话题量和点击量。酥饼大人的出境实乃为美食节目史上的宠物首秀,为节目增添了一份新鲜血液,推动了节目的外在宣传。

《日食记》在多期节目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将美食与亲情、友情、爱情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让观众在学习烹饪技巧的同时还感受到了情感的渗入。《日食记》每逢节假日便推出相关传统美食,新鲜的食材、精致的做工、诱人的菜肴,《日食记》直接从感官入手,用堪称完美的镜头不断挑逗观众的味蕾,博得网友对节目的好感,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日食记》再次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节目播出两季,自始至终都没有解说词,全靠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和感人的故事撑起整部节目的叙述。除了做菜之外,视频中设下了大量的“留白”,留给受众自由想象的空间。

纵观《日食记》第一季的17集,每集时长不超过5分钟,每集影片都有着独特的情节主线。节目能够做到仅用短短5分钟的时间就讲述一个故事,传达一种感情。《阿婆的肉圆》为我们打开了记忆中那道抹不去的气味;《炸鸡和啤酒》道出了生活不如电视剧,食物才是最切实际的安慰;《奢华的茶叶蛋》讲出了大家的心声,没有廉价的食物,只有廉价的成见。“将故事、情怀与烹饪无形之中结合在一起,使观众默然接受,节目将想要传递的情感润物细无声地悄悄地感染观众,观众在有形的节目形式中得到了无形的情感滋润,满足了观众深层次的内心诉求”。

二、《日食记》营销策略

《日食记》的主要播出平台是优酷、芒果TV、腾讯等主流视频网站,且在微博上同步发送。创办人姜轩把这档节目定位为生活服务类节目,不让《日食记》成为广告植入的洼地,这是姜轩的原则。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想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一套好的营销策略对于节目组来说也越来越重要。日食一味,记录小小时光,与内心的渴望,这便是《日食记》的节目定位。姜轩说:“我们将带着无法替代的鲜明标识,在贫瘠单一的生活短视频领域不断延展和深化。”

“微博的兴起与广泛应用,成为了商家新的传播运营媒介,微博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受众多成为了商家青睐的新型信息传播媒介”。《日食记》于2013年12月20日开通新浪微博,从2013年12月至2018年6月《日食记》在新浪微博上拥有1231万粉丝。《日食记》通过新浪微博的平台每天发布节目信息,例如酥饼大人的动态、工作室的活动、最新视频拍摄进展等等,与大家一起分享美食、热爱生活。除此之外,还与粉丝们进行交流与互动、举办抽奖活动、为粉丝进行疑难解答等等。

与微博相比,微信订阅号更适合品牌信息传播,可以对用户发送语音,语音不仅便捷还能让用户有一种亲切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日食记》便是选择订阅号来向用户推送消息。即时更新和发布美食的做法,和受众讨论相关烹饪技巧,且用户可将订阅号里感兴趣的美食做法分享在朋友圈里,相比微博的传播圈,朋友圈里的内容更为私密,且能看到的人都是自己身边较为亲近的人,这样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传播也能使《日食记》的口碑营销更加具备效果。

三、节目的不足及建议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部好的美食节目想要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并且成为美食界的领军节目,就必须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时刻检讨自身的不足然后找出解决方案,促进节目的成长成熟。

首先,猫咪酥饼大人在节目中的出演可能引起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一直为网友所诟病。节目组在利用酥饼大人吸引眼球为节目增添新鲜元素的同时还应除去酥饼大人的本色出演带来的卫生问题的担忧。比如说把酥饼大人的出境安排在节目的开头与结尾处,尽量使美食的制作过程不被猫咪所接触。这样既保留了节目的特色又避免了卫生问题。

其次,节目传达的情怀和生活态度是很多粉丝喜爱《日食记》的原因,且人文元素的温情体现也曾让许多读者潸然泪下。很多粉丝表示第二季虽然在节目制作和拍摄技巧上有所提升,但是人文故事上不及第一季。适当的情感传递可以提升视频表达力度,但是过度的情感宣泄难免让人感到反感。节目组应用真实的、真诚的、美好的、富有情怀的故事来构架节目,这才是观众真正爱看的、真正想看的。

四、结语

《日食记》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是快节奏生活下人们舒缓生活压力、追求生活仪式感的选择,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热爱猫咪的人在《日食记》中自我的内心诉求得到满足。一档节目的成功不仅在于节目自身的精彩策划和拍摄,还在于它懂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探寻观众的口味,满足观众的需求。《日食记》的成功更是姜轩团队自我价值的实现,节目的成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与发展前景。《日食记》的确做到了用食物温暖观众的心和胃,而且连着节目的丝丝缕缕的细微环节上它都处理的细致妥当,让最初食物的温暖渗入了观众参与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优质的短片内容为主,精心的策划运营和暖心的线下互动相结合给了它广阔的发展前景。《日食记》从节目开播之初就不断踏实努力的创新,站在受众的角度上去思考,这是它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徐韵琰.对当代纪录片传播人文关怀的思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3,5.

[2]邓子君.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产纪录片的成功之道[J].中国电视记录,2012(7):45.

[3]许苑.论舌尖上的中国的记录理念与文化传播[D].昆明:云南大学,2013,13.

[4]李琳琳.网络流行语的价值与问题[J].新闻研究导刊,2015(18): 255.

[5]杨建平.文艺欣赏中的场效应[J].文艺评论,1997(2):24.

[6]徐一超.读者·原创版的受众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10.

[7]王筱萌.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媒介营销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8.

[8]韩璐.日食记姜軒:摇滚厨房[J].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4(17):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