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2018-10-21尚钰莹崔欣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形势下文化自信大学生

尚钰莹 崔欣

摘要: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旨在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并据此提出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自信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文化自信放在首要位置,足以见得文化自信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地位。新形势下,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等因素,加之我国大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认知较为匮乏导致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诸多挑战,能否正确应对关系到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培育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文化不断碰撞交融,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同时,各种文化思潮的涌现也随之带来了很多问题。如“文艺方面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等;新闻方面的报刊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社会责任理论、西方大众传播学等;军事方面的西方国家安全理论、西方战争观与战争理论等。”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在为我国文化带来新的生机同时,也使得我国的文化面临西方文化的侵袭。由于大学生好奇心强、社会意识刚刚确立、人生观、价值观都未完全成熟,面对鱼龙混杂的文化现象,极易被吸引甚至蛊惑。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侵袭的背景下,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我国文化的不自信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精华了解少、掌握少。二、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不强,辨别先进腐朽文化的能力较弱。三、大学生缺乏文化责任感和文化交流意识。由于刚刚开始接触社会,大学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但由于以上三点问题,导致大学生辨别能力弱、思想易受西方腐朽文化侵蚀。

为应对以上问题,需要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加强文化认知能力、树立文化交流意识。在多元文化中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培育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为各国文化发展带来诸多就留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对中等发达及不发达国家推进“文化霸权主义”,把西方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强加于屮等发达及不发达。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双重挑战,文化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文化安全处于薄弱环节。西方发达国家以巧妙、隐蔽的方式向其他国家输入其标榜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尤为重要。面对诸多文化安全挑战,应该注重对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学校思政课程、社会标语、开展学术讲座等方式,树立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培育大学生自觉主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选择正确的文化。能够正确辨识并坚决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渗透。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自觉抵制西方消极腐朽的文化。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认知培育

当前,很多资本主义文化以电影、电视剧等多种方式渗透,很多大学生被好莱坞的“花木兰“吸引,却全然没有读过有关花木兰的传统文化典籍,更不了解相关传统戏曲。这充分体现了并非我国文化不如西方文化,而是大学生对我国文化认知不足,被别有用心利用,沉迷资本主义腐朽文化。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认知的培育,让我国的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崇拜羡慕国外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在学校选修课程中着重设置文化选修课或者和文化相关的课程,使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增长文化知识。鼓励引导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传承中华文化的经典书籍。学校可以提供更多传统文化学习机会如棋艺、国画、书法、刺绣、剪纸、京剧等代表中国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鼓励大学生在学术上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写作相关论文,提出新观点和新见解。

(三)加强大学生文化交流意识培育

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只会带来落后,文化交流与合作;会带来进步,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大学生作为文化先锋,承担着文化交流的责任,在文化交流中繼承、传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批判西方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要鼓励引导大学生加强文化交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出国交换学习、参加国际志愿者,参加海外实习,参加国际比赛等机会,促使大学生走出国门,进行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把本上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给外国人,在国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展现。除国外交流外,也要注重培育大学生国内文化交流意识,组织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学习,组织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利用网络等科学技术手段与外国朋友进行文化交流,组织跨文化学术沙龙等。引导大学生在参加国内文化交流过程中要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向外国留学牛或国外友人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文化力吸引和感染外国友人的同时树立自身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新形势下文化自信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