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书法教学

2018-10-21何清荣

大东方 2018年9期
关键词:书写书法过程

何清荣

书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搞好书法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随着电脑的普及,有些人误认为书法不重要了。因而没有必要花功夫去练字,不少青少年的字书写的乱七八糟没法阅读。其实书法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艺术性的一面,其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一种完美结合。书法的过程是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的过程,审美欲望是人的基本欲望的升华,人的需求和欲望是审美的心理动因,在审美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推敲和探索是鉴赏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中国汉字是逅形文字,每个不同的字都有独特的“形”,要把字写得美观,除了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构字规律外,观察能力至关重要、如笔画的长短、细块的大小、结构的疏密、形体的斜正和体势的收放等、书写前必须静观细察、把握机理、妥善安置、这个处置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过程、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就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韩盼山教授在《书法基本教育》书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要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惰,净化心灵”。

二、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书法是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书法教育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中、识字、写字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书写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汉字,也有助于传播文化知识。

三、书法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养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主观创造素养,书法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手段之一。

“书画同源”,书法的美也是无限的,个性化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字都有其独特性,书写者对审美的角度不同,书写技能的高低,产生不同的书法效果,从中体验书法的线条、结体、章法的变化莫测,进一步领略书法的妙境。书法拥有的美与渭独树一帜、学生可通过反复书写尝试感受书法带给人的无穷魅力。

在艺术门类中,书法最具中国特色,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性、而从目前书法教育的书法教育的现状看,整个社会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还没有形成一个全民学习法普及书法的教育的气氛。希望社会和教育部门尽快推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把我国的国粹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教师如何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适时、适度、适量的加以培养,使书法艺术能够真正的继承并弘扬,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呢?

1、要激发对书法的兴趣

學生写好字的关键是对书法感兴趣,教师只有将学生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学习时的思维才最活跃、最有效。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欣赏书法作品和讲小故事的方法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书法欣赏是书法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懂得欣赏书法之美,才会喜爱书法。因此,书法教学要先多上欣赏课,等到学生的“胃口”调足了,开展其他内容的教学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故事可以提高练习效率,学生感兴趣亦会产生奋发图强的动力,增强了练习书法的毅力。

2、要精讲和辅导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多,粉笔示范的多,这就造成有的学生在台下心不在焉,似懂非懂,练习的时候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精讲就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技巧、间架结等,给学生做精简的讲解,并加以演示,让学生通过听讲、观察,对字的用笔有所了解后,做到“胸有成竹”,再开始临摹。教学的直观性对学生学书法也是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一定尽量让学生直接感触到客观具体事物,形成鲜明的视觉印象。演示中让学生看清笔的走向,看清起笔、行笔、收笔。利用形象比喻法讲解,以启迪少儿积极的形象思维,扩大形象之间的联想,使他们能迅速地抓住和掌握点画的主要特征。书法家以“练”字当先,书法技能需要反复多次练习才能形成,但也要合理安排“讲”和“练”的比例。“讲”的内涵是多方面的,要挑有代表性的字讲,尤其是容易忽视的细微处要讲清楚,围绕指导的重点,分析优劣,给学生及时的反馈信息。

3、要营造艺术氛围

写字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其间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给学生作示范,让学生静观每一笔是否到位,细细体味每一笔的运笔。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诸多难题,可以利用镜头的定格、放大、慢放、循环播放等形式,突出重点或细节部分,使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慢放画面,使转瞬即逝的动作过程完整、清晰、具体。平时教学中,一般是利用投影片在投影仪上示范或直接用笔在黑板上示范。这些方法由于书写材料和空间的限制,不能把知识点示范清晰,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利用视频展示台,教师在上面直接范写,“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的运笔过程以及用墨的多少、书写时的节奏等用笔方法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学生对所接受到的知识印象会非常深刻。

4、引导学生坚持“三到”

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眼到:即学会读贴,对字帖中的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手到:是临帖过程中最具基础性的环节,是学生把眼所看到的字的运笔、结构如实客观的写出来。心到: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心到更是一种思维的习惯:看到一个字,心里会很自然的去分析每一个笔画的形状、写法、这个字的结构、特点、主笔和通过这个字又会想到哪些类似的字的书写等等。

5、评价过程中要多鼓励

由于儿童认识的发展尚处于无意识阶段,对书法学习缺乏目的性,不能在意志上主动做出种种努力。这就有赖于老师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感知规律,增强刺激强度来吸引少儿的注意力,激发少儿学书法的兴趣。例如:搞一些班级书法比赛、小展览、我当小老师等形式来促进儿童学习书法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多用“优秀”调动学习欲望,学生字写得好的,获了奖的,参加过书法表演的等等,都可以打“优秀”等级;按时完成作业的,进步较快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可以打 “优秀”等级;上课发言积极的,书法故事讲得好的也打 “优秀”等级。这样一来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发掘出其闪光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增大学好书法的欲望。

总之,书法教学中的方法策略是无穷的,需要老师们不断的发现挖掘总结,相信我们通过对这一方面的探讨研究,书法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直属小学)

猜你喜欢

书写书法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诗书画苑
书写春天的“草”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书法等
圆满的过程
图说书法(三十九)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