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018-10-21谢永琼

大东方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实验

谢永琼

一直以来初中学生只把语数外当作重点科目,生物则是所谓的豆芽科目不予足够重视,导致多数学生不愿意学好生物,生物老师难当。而生物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那么,对于这一门21世纪的领先学科,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它,学好它呢?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我们引导学生学好生物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初中生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情感,带有较强的“亲师性”,如果他们比较喜欢哪个老师,他们就会比较喜欢该老师所任教的课目,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师”,从而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所以,我们生物教师应把真挚的情感投入到学生身上,深入到学生之中,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真心交流,用真诚赢得学生,把自己塑造成学生心目中一个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进而营造出愉悦的生物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都是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产生的。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较多,而学生又产生厌倦情绪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增添乐趣。比如,在八年级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在轻松的音乐背景下,给学生展示各种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如孔雀的开屏求偶行为、丹顶鹤的跳舞求偶行为、杜鹃鸟的育雏行为、象鸟的形态和象鸟卵的大小等。此时,学生会被形态各异的鸟的生殖和发育行为深深吸引,这些图片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血管与心脏》时,利用媒体动画和视频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心脏的动态收缩图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随后画面进行动态分割,展示心脏的内容结构,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的几个腔、房,室壁的薄厚,与心房、心室相连通的血管,瓣膜开放的方向,血液的流向等。这样生动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多样的问题和及时的反馈,为学生创设了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的优势在于能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合理膳食,食物的营养成分,健康地生活,利用微生物制作泡菜和酸奶等等。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独特的学科特点,将生活中的小例子或小现象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拿到生活中去加以体验,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在讲授“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时,讲解呼吸系统的器官组成,可以提出问题:“你在闻到胡椒等刺激的气味时,会不由自主地打喷嚏,这是为什么?”“在受凉感冒时,会流鼻涕,那么鼻涕是怎么形成的呢?”“感冒时,你会觉得鼻子堵得慌,那这样不舒服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这样的一系列生活中出现的小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对知识的渴望程度达到较高水平,而且在学习之后还能多次在生活中遇到相关事例,进而回忆起来相关内容,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加入生活实例,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再如,可以结合《致同学---<走进生命科学>》,向同学们介绍仿生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生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给我们学多启迪。结合目前世界上面临的几大社会问题——环境、能源、粮食及人口问题与生物学的密切关系,了解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沙尘暴到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艾滋病”“非典”到“禽流感”“口足手病”,从克隆羊到转基因生物,自然能使学生产生关心周围的生物,关注生物学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本上列举的生物科学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让学生了解此项计划的重要意义——揭开人类自身生、老、病、死的奥秘。了解生物科学的最新热点、焦点和进展,感知生物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促使他们带着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实验除了真实、直观、形象、生动之外,还是一项目的性十分明确的操作活动。它对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概念都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并力求使学生实验成功。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不仅满足他们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获得实验成功之后,此时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能够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从而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探求。

例如,讲血液凝固的原因时,补充了下列实验:用粗糙的竹条不断搅动刚刚从动物体内流出的新鲜血液,竹条就会缠上许多丝状物,其上粘有一些红色物质,是红细胞。洗去红细胞,丝状物呈现白色,这就是纤维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学生一定感到很新奇,并想弄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讲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讲清血浆和血清的区别。特别要说明血浆中有一种纤维蛋白原,它是小分子蛋白质,在血小板释放的某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化为纤维蛋白。做上述实验的同时,让一部分新鲜血液凝固,将凝固的血块切开,让学生观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红色有何不同,启发他们思考原因,学生们一定觉得很有意思,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今后再也不会忘记,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标准也不会搞糊涂了。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好课堂演示实验,做好随堂实验,上好学生实验课。通过实验,可以体现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为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我们引导学生学好生物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努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越西县第二中学校)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物实验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生物趣多多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