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族铜鼓纹样的美学分析

2018-10-21董莹莹林燕宁

大东方 2018年9期
关键词:铜鼓纹饰纹样

董莹莹 林燕宁

摘 要:铜鼓是广西代表性的文化遗产,铜鼓的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社会功能以及特殊文化内涵等。广西的铜鼓造型纹饰多样,造型夸张,巧妙精致,素以种类齐全、器型硕大、造型各异等特点闻名,更以内涵丰富、原始朴素的纹饰艺术,吸引了许多学者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广西壮族;铜鼓纹样

一、广西铜鼓纹饰概述

铜鼓是广西壮族造型艺术的经典代表,腰曲胸鼓,无底腹空,给人沉稳厚重饱满的感觉。鼓面是铜鼓重点装饰的部分,常用太阳纹作为中间纹饰,用光晕圈作为外围装饰,接近鼓边的圈带上常常铸着精致巧妙的圆雕作为装饰物,夸张的造型,雄强有力而又庄重耐看。鼓胸和鼓腰的部分常常配有许多装饰性的图案纹样。鼓足部分会空留素底,疏密、虚实相间,效果相得益彰。这些丰富精致的造型艺术,蕴涵着广西壮族人民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和领悟。广西壮族铜鼓的造型夸张,传雄壮观,图案纹饰生气灵动富有韵律。

广西壮族铜鼓的纹饰种类繁多,图案变化多样,油的朴素简约,有的精致细腻,被中外学者一致认为是中国西南地区铜鼓纹饰的缩影,不仅有装饰的作用效果,还蕴含着对图腾崇拜的隐喻。中外学者经过长期对铜鼓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将广西的铜鼓纹饰分成了几何纹饰、植物纹饰、动物纹饰以及人物纹饰等,装饰效果生动,视觉冲击力强,抽象程度比较高是其纹饰的总体特征。而太阳纹、蛙纹、云纹、羽人纹以及鹭鸟纹是广西铜鼓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有着非常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特点,从铜鼓发展初期的稚拙美到中期的意境美再到盛期的形式美,这5种纹饰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生动华美的独特装饰效果。

二、广西铜鼓纹饰的美学分析

广西壮族先民对铜鼓纹饰的认识主要是体现在审美的层面上。铜鼓最早的视觉审美是在铜鼓的使用形象上体现的,随之演变成为艺术形象。美以致用的审美意识通过铜鼓的图案纹饰传递的信息得以表达。认识和解读广西铜鼓纹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其美学的分析,首先要从广西壮族铜鼓的主要纹饰着手,对主要纹饰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

几何纹

广西壮族铜鼓的几何纹,是利用各种直线、曲线、圆形和菱形等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作为装饰的纹样。常装饰在广西铜鼓鼓面的有太阳紋、钱纹、云雷纹等。另外,大部分的几何纹是起着陪衬的作用。除了万家坝型铜鼓的只有光体,其他类型铜鼓有太阳纹和光芒,光晕围绕着鼓面中心层层散开。晕圈内有云雷纹、翔鹭纹、羽人纹和其他的纹饰。由云纹和雷纹组合构成的云雷纹,一般会分布在太阳纹的周围。其中,云纹单元是一组从中心线外面旋着的螺旋式对称的云纹。云纹分有单卷、双卷、半边等不同的种类。雷纹则是由数个层层套叠而成的菱形构成的回形图案,有回形、椭圆形、填线形等不同的类型。北流型的铜鼓中云雷纹是最为常见的纹饰图案。钱纹有五铢钱纹和四出五铢钱纹的区别,用钱纹装饰铜鼓也是两广铜鼓特有的,在粤西南和与其相邻的桂东南地区最为常见。这种纹饰兴许是有时代上和族属上的意义。

动物纹

动物纹指的是由自然界的动物或超自然神禽瑞兽的图案和其他纹样组合构成的纹饰。广西铜鼓中常见的动物纹饰有蛙纹、翔鹭纹、龟纹等。蛙塑最早是出现在冷水冲型早期的铜鼓上,一般来说,单面鼓配有八只蛙塑。灵山型铜鼓常饰有九只蛙塑,即三只单体蛙和三组“累蹲蛙”相间排列。翔鹭纹普遍存在于石寨山型铜鼓,在冷水冲型铜鼓也有发现。鼓面有一道主晕作为装饰,主晕的外围沿逆时针的方向环列有一群鹭鸟首尾衔接、展翅飞翔。而在冷水冲型铜鼓时期时,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观念和对艺术认识的改变,翔鹭纹渐渐的由写实向夸张变形转变,最后完全变成了抽象的几何图案。

在动物纹饰中,最常见的还有鹤纹。因为水鹤具有“性通风雨,有风雨则鸣而上山,否则鸣而下海”的特性,古代先民们常用它作为观测天气变化的依据,还用它作为方物上献给周天子。经调查发现,现如今广西各地,特别是钦州沿海地区,仍存在有此类现象,由此可知铜鼓上的鹤纹应与风云冚雨有所关系。此外还有蟾蜍纹饰,在骆越类中期铜鼓中盛行。蟾数为四,头皆左向,也有中间向者。

人物叙事纹

人物叙事纹主要是指通过一系列相关人物、动物或者其所处的环境来表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内容的纹饰。例如龙舟竞渡纹,即是讲述人们划船比赛的内容。在广西西林县出土的石寨山型铜鼓,上面便饰有龙舟竞渡纹。船身窄长,首尾高翘,鸟头鸟尾形状的装饰。坐成一排的水手,动作协调一致,从图案上看具有强烈的节奏感。综观广西铜鼓,整个鼓面纹饰类似天体,是天体景象的缩影。从鼓面的中心朝外看,中心处有太阳纹,微微隆起,纹外有光环(弦纹),环间(晕)云彩(勾连云纹)和星星(同心圆纹),并有飞鸟(飞鹤纹)。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天空常出现的景象,整个鼓身的纹饰像极了大地,是大地景象的缩影。自鼓胴而下,胴间有鱼纹和船纹作为装饰,即是水域的景象缩影。鼓腰和鼓胴间装饰有人物(羽人纹)和鸟兽(鹿纹和鹤纹)。部分铜鼓有牛纹和鶴哥纹,这是陆地常有的景象。这种有山有水、有飞禽走兽和人物的情景,即是大地景物的缩影和反映。部分铜鼓上的太阳纹除要呈现天体的景象之外,和农业生产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用太阳纹装饰鼓面正是反映了古人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对阳光雨露的需求。鼓心部分有了隆起的太阳纹,不仅在外形上有美感,且便于打击和定音,更有助于鼓声的扩散,还对鼓心受击处起到支撑防陷的作用。体现了太阳纹在装饰上和实用上的意义。

结语

铜鼓是广西代表性的文化遗产,铜鼓的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社会功能以及特殊文化内涵等。广西人民带着对铜鼓的喜爱和深厚的情感,将铜鼓形象和区域形象及区域创意文化相结合,使铜鼓形象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人文标志,向世人展示这一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明。铜鼓形象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被传承和丰富,铜鼓形象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在形象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蒋廷瑜,《铜鼓史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15.

[2]万辅彬.铜鼓[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3]李伟卿.古代铜鼓具象纹样.铜鼓和青铜文化的新探索[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董莹莹(1993-)女,壮族,籍贯:广西南宁市,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6级设计学专业,学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流行服饰设计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铜鼓纹饰纹样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拯救“濒危”花纹
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东兰铜鼓响八方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