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融合
2018-10-20帕提古丽·热扎克
帕提古丽·热扎克
摘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作为当代意识形态的核心,对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指导作用。中小学教育教学所发挥的作用是传承文化,培育中小学生的道德品格,这些都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关联性。本论文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融合展开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教育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60-01
引言: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国家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民健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按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教育人员就要深刻理解中小学教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生的思想保持一致
中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还没有成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要需要不断地完善,世界观也没有形式。基于此,为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促进核心价值观与全民教育的融合。
近年来的中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有所变动,利益格局上也做出了调整,这些都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思想活动通过行为体现出来。这不仅对成年人有一定的影响,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也非常深。在中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的阶段,其思想和行为都与家庭有关,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对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这种影响是具有一定的冲击性的,使他们的意识形态不稳定。
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其成长非常重要,如果产生了偏差,就会导致中小学生的思想上产生错误,落实到行为上,就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愤怒的青春”现象的存在就是由于中小学生的教育中忽视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学生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没有清醒的认识,由于错误道路理解,就会在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上产生偏激,而且非常敏感。
为了让中小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安全地度过“混沌期”,就要注重中小学意识形态的引导,帮助中小学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未来的发展中走正确的道路,把握好方向。
所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对于中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就要注重对中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主流价值观,对于思想和行为都起到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生的行为保持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观念。以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不仅要深入人心,而且要不断深化实践。在实践中,意识形态就会转化行为,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不仅符合现实要求,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可以将这种意识形态外化,让中小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有用性,将知识渗人到实践中,对于实践发挥着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些要求是与中小学生教育一致的,就是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小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存在着不完全性,尤其是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对情感约束以及制度约束的理解上都明显股沟,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仍处于适应阶段,对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概念仍然很模糊,它的行为是非常随机的,对于不接受或者不理解的事物充满情绪化,而且观念意识上不稳定。他们的行为和兴趣都会随时改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中,为中小学生设定了成长的目标。但是,由于中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够丰富,理性的思维维度不够深刻。就需要学校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中,要对他们提出我们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进行培养。
作为一个学校,就要与家庭合作,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引导中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识别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并不断地纠正。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从小事做起,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摸索,教师要对中小学生的正确做法予以鼓励,让中小学生的行为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鼓励和限制中小学生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保持一致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国家是一个有组织的大型管理团体,学校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特殊团体,两者的开发目标和文化核心都是一致的,对整个的团队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管理目标看,没有明确目标的团队是分散,就像船只一样,航行在大海中而没有方向,就必然会在大海中迷失。
学校所发挥的作用是培养人才,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培养农有理想、有信仰的人才。要维护和平、公正的社会,就需要有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国家做贡献,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就是要将教育需要整合,让所培养的人才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中小学教育中,以文化为核心展开。在教育文化领域,核心价值观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中小学教育内容融合,不仅可以满足中小学生的文化需求,还可以满足中小学的精神需求。
所以,中小学教育中,在培养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还要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内容中,将学校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来,培养学习作风和教学作风。在教育群体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對教职员工是非常有益的,也会逐渐形成具有当代特色的校园精神。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者,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环境,按照新的要求对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按照国家提出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思想,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做好教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各种,让校园充满活力,散发出勃勃生机,真正意义地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世凤.核心价值观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6):2-5.
[2]殷忠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9):73-76.
[3]张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解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