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18-10-20金勇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

金勇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38-01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这是个问题。

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有鉴于此,我们试图不需经过常规课程的改革和知识的传授为途径,而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战场放到了更为直接更为宽泛更易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来,力求探寻一条以社团活动为依托、以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素养的道路来。让学生通基于提出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建立和完成项目的活动方式,开展体验式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

自从国家教育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以来,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一直都是教育界讨论的焦点和热点,大多是以教学课程结合现行课本为主要培养方式,我们着眼于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策略如下。

1.聘请专家讲座,吸引学生参与

意识决定行为,心动才能行动,利用课堂常规教学和在校内张贴宣传画和活动通知,尽可能扩大影响面。从衣食住行学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小科技、小发明带来的变化,比如一粒纽扣上面,可以链接wife,感知天气、定位、心跳、血压等多种数据。学生们边看边讨论,路过的老师们对这些知识也感觉很新颖、很好奇。“要搞发明创造”的思想深入人心,这样积极有效的动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唤起学生的好奇之心。

针对学生对發明创新感到有些遥远,感到高大上的心理,我们聘请知识产权局的专家马老师到校开展了有关发明的系列讲座,讲座以《专利那些事》为标题,围绕身边的发明,发明的过程等学生从未关注过的领域而展开,讲解专利的相关知识,通过一些现实中的事例,生动再现了一个个生活中的物品被发明创造出来的有趣历程,从多个角度和层面给学生献上一顿丰盛的发明专利知识大餐,让学生不再对发明创新有神秘感,极大激发了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信心和决心,现场听讲的学生受益颇多。

2.开展调查研究,系统收集资料

在专利讲座过后,我们用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讲座过后的收获情况,主要设计问题有:发明专利的申请,生活中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等等。

因为刚刚结束的讲座比较成功,很多学生就在现场进行了认真的填写,甚至有学生因为时间不够用,再三请求回家填写。现场发放调查表80余份,最后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2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阅读,我们发现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和感受是全方位的,对问题的思考是丰富多彩的,创新的思维是灵动而发散的。

我们对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从中捕捉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其中包括:

①眼镜类:防丢、防沾水、可折叠、自动消除镜片雾气、防外力撞击缓冲式。

②头梳类:按摩功能、自我清洁。

③教具类:自动清洁型黑板,自动吸末板擦。

④文具类:自动盖笔帽笔、矫正不规范书写方式笔。

⑤鞋帽类:自动调温服,据颜色厚度不同的衣服分拣机,声控发光拖鞋。

⑥交通类:防掉链式自行车、能上台阶自行车、拔不掉的气门芯,下沉式停车区。

⑦其他类:枕状水瓶、有偿式废品回收器、根据身高自动调节高度的桌子、根据人距离电梯远近而自动感应升降的电梯等等。

看着孩子们的这些奇思怪想,无不渗透着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彰显了他们渴望通过改造身边的事物而改造世界的可贵精神。创新的动机和萌芽正是来自对身边事物的不满足和对解决问题的设问。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往往比真正解决更为重要。谁能说这些过去只能在科幻类文学作品中才能出现的东西将来不会真正被发明和研制出来呢?

3.营造讨论氛围,打磨精品创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为了满足学生这种需要,在我们安排下把社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同学通过组内展示,组内成员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作品,向其他同学进行详细的讲解说明,引发讨论和质疑。

在我们的示范和引领下,学生们从理性思维出发,从作品的运行原理,使用场合,尺寸大小,到材质选择,形状的确定,再到结构的合理与否,零部件的安装位置,甚至颜色的体现等等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尽量用他们所熟知的科学思维方式阐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还鼓励作者多角度,辩证的看待这些意见和建议,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用较为填密的思维选择和决定用怎样的方案。

而对于技术上暂时有难度的作品,学生一筹莫展,苦于无计可施。我们则鼓励学生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大胆探索和尝试,向书籍、向网络、向有经验的学科老师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学生不断学习和熟悉各个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不仅增长科学知识,还提升了通用技术能力。

通过以上社团的活动及其流程,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以科学思维为根本,以批判质疑为核心,以用于探索为导向的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这对他们的发明创造乃至科学研究之路都起着不可预估的重要作用。

4.预期成果显著,助力学生成长

通过不断学习,和知识产权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我们发现,创客实践活动不仅仅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方面有所帮助,不仅仅满足于学生将自己的创意通过创作表达出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获得国家层面的机构承认的专利为孩子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自豪感,并且根据相关政策,对学生以后的升学有着相当大的帮助,也对孩子以后逐渐走向实践创新之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引领作用。创客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几十名学生以图画配以文字说明的形式上交发明创造的作品,经过课题组和有关专家的反复修改研讨筛选论证,最终有十二件既有实用性又兼具新颖性的作品已经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申请专利,有望在6-8个月时间内,真正取得专利证书,实现我市在校初中生申请专利方面0的突破。

随着以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创客活动开展,老师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学生收获了奖项,培养了能力,学校扩大了名气,获得了嘉奖。可以预见,随着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社团活动的进行,使老师们朝着更加专业化方向迈进,学生在更加专业化老师的带领下,也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卓越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卢少延.华夏教师.2018(08).

[2]让核心素养伴随学生的成长[J].张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12).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学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赶不走的学生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学生写话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