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
2018-10-20肖金汝
肖金汝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作为评价教育发展的核心标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不断研究和完善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平稳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阐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方法,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级在教育进程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具体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22-01
1.概述
高校是高等教育实施机构,而高等教育在现实社会中包括高中以后的所谓第三等级教育,不仅包括高校的正規教育,还包括非正规教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高等教育的功能是相对应的。我们现在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功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本科教学质量是最重要的。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并进行评价,首先必须明确高等教育质量内涵,这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基础,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更是引导高等教育发展的“风向标”。评价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体现“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特征,满足高等教育在“增强人才社会适应性,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方面的质量要求。
2.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评价指标较为简单。具有片面性由于系统比较复杂,具有动态性,相关的数据难以收集,通过只是局限于表面的在校人数、招生数、发表论文的数量,并且多数研究是从纵向并以时间为基准来研究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发展水平,可以看出国家教育的发展。另外大多数文献针对性地对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研究,如人口结构变化对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影响、政府政策的影响、教育经费投入对质量与水平的影响。这些文献从具体的方面,在假设其他条件一定的条件下,单一分析某一问题,具有针对性,但却存在片面性,因为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是个复杂的体系,受多个因素综合影响。
(2)制度建设的滞后。在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社会中介机构方面,我们更是缺乏有关的政策、法律依据,从而导致社会评价的法律地位得不到保障,其评价行为的合法性也未受到约束。虽然近年来一些非政府的民间机构和学术团体及私人团体,如网大和武书连领导的广东科学管理研究院大学评价研究小组等积极开展了一些高等教育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大学排行、研究生院排行等活动,虽然具有了社会评价的性质,但是,从总体上说,其不具备合法性和权威性,并且其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都受到质疑,评价结果的使用率也十分低。
3.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具体方法
(1)规范和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机构的专业化、职业化实行评价主体与评价机构分离,对保证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培育和规范质量评价机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规范和推进质量评价机构的专业化、职业化与社会化。美国教育评价机构多种多样,多为非官方性质的组织和团体。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但相对独立的教育评价机构,体现了由评价主体制定标准、社会中介机构组织实施评价,两者既有联系又相分离的趋势。扩大教育评价机构范围,尤其是鼓励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公司和新闻媒介等参与教育质量评价,有利于评价渠道的多元化。
(2)规范高校开展自我评价自评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政府和社会应当借助质量标准帮助高校完善自身办学行为,而不是用质量标准外在规定具体办学目标与活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当鼓励高校开展自评,但自评并不是完全随意和任意的,而是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进行。自评工作应从识别与辨认高校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和过程路径开始,高校需要反观其在保障教育质量上采取的措施行为、制度规范和实施效果。成熟度标准是高校自我评价的“认知地图”,通过给出高校保障办学质量的核心领域和行为阶段,使高校能够对照标准进行自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从制度要件到工作内涵的校本质量机制。
(3)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外在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外在性是质量标准对高等教育活动起到的规范作用,不是从自我或内在的角度而言,而是从外力的角度加以控制。质量标准是由公认机构批准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具有权威性。教育质量标准可以通过责任、权利、利益来规范教育主体行为,是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通过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考核教育行政绩效,体现质量意识和公共问责精神,从过去依靠经验办教育的传统做法中解脱出来。正是因为质量标准具有的外在性,我们就更应该考虑到质量标准的公信力,充分考虑质量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符合实际的质量标准,尽量避免机械式的控制,不断从质量文化人手,倡导高等教育机构自身内在的质量动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时充分考虑到质量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客观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特性研究和公信力的质量标准,不断从质量文化人手,倡导高等教育机构自身内在的质量动力。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愈发丰富,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思维、求实的思维,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在实践中检验质量标准的合适与否,理清质量标准绝对性与相对性,一元性与多元性,稳定性与发展性,先验性与后验性,才能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具有公信力的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特征与应用研究[D].原野.山西财经大学2012.
[2]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聂晓勤.中南大学2013.
[3]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研究[D].武文雯.吉林大学2013.
[4]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特征与应用研究[D].原野.山西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