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亚正说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英雄情结研究
2018-10-20赵晨
【摘要】:本文通过新世纪以来具有典型性的多部历史题材电视剧为文本,针对国内历史电视剧创作态势发展现状,将目光转向“亚正说型”历史剧中英雄人物的塑造。分析“英雄情结”在电视剧中的表现方式和类型特点反映出的民族心理和接受美学,总结这些表现手法的优劣,并对国产历史剧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历史剧 亚正说型 英雄 民族心理
一、绪论
新世纪以来,随着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的双重影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经历了由盲目到理智,由萌芽到兴盛的发展阶段,逐步成长为与社会、时代紧密相连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传达了丰富的时代气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从原先的精神化生存坠入了商品经济时代激烈的物欲竞争,开始希冀从往昔泱泱大国梦中导找自我寄托和民族自信的支点。不过,处于转型期的国产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娱乐性和商业性的双重滲透下,越来越多的将“戏说”成份添加进去。在这种“添加剂”的作用下,有的历史电视剧成为嬉笑怒骂的“戏说型”,有的依然保持严肃面孔,有板有眼地说历史。而更有一些存在于这两种类型之间,学界多称其为“亚正说型”,既有戏说,又有文化内涵。在这一类型的历史剧中常常利用以小见大的主题表现方式,从一个人物的成长经历或者一个小家的命运变化映射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悲剧宿命,将宫廷斗争、人物命运与整个国家体制联系在一起,体现一种强烈的国民心理认同性。
英雄崇拜几乎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挖掘传奇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描述他们到达权力巅峰的过程中经历政治斗争、爱恨情仇的艰辛历程是否源自于大众文化的需要和一种普遍的民族接受心理?本文将通过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选择2000年之后上映的,较有代表性的几部历史题材电视剧为实例,分析“亚正说型”历史剧中“英情情结”的表现方式和类型特点。
二、“亚正说型”及“英雄情结”概述
(一)“亚正说型”的概念定义
宗俊伟曾在一篇名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剧的子类型研究》的文章中说到:“凡取材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电视剧大体上都可以进入广义历史剧的范畴。历史剧作为一个大的比较宽泛的类型可以分为正说剧、亚正说剧和戏说刚三个子类型。亚正说型历史剧在历史与艺术的双重阅读视域中强调历史的审美本体特征,有时甚至出于艺术表达的需要在主要人物和核心事件上有意识地虚构。虽然亚正说剧容易招致质疑,但某种意义上恰恰是它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剧艺术,它的动机本就是影射,不以真实为责任。”[]北京师范大学学者曾晨则将“戏说型”历史剧定义为:“以一个朝代为背景、以主要历史时间为线索,加入适当杜撰的人物和情节增加戏剧性的电视剧类型”。本文涉及的文本采用宗俊伟的“亚正说型”观点。定义为新世纪以后创作的,以一个朝代为背景、以主要历史事件为线索,出于艺术表达需要以构的戏剧冲突性为叙事动力的“亚正说型舌装历史电视剧。
(二)“英雄情结”的概念定义
本文中所涉及的“英雄情结”指长期处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对救世主的期望投射到了明君贤后、忠臣良将的身上,国产历史电视剧通过对传奇历史人物成长经历的塑造雕刻,结合当下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背景,加入适当的虚构戏剧化情结,影射现实中某些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满足人们对英雄的崇拜和渴望,期待社会变革的心理。
三、英雄情结在电视剧中的外化表现
(一)明君贤后的完美展现
要将帝王、后妃这种国家最高权力掌握者塑造成“英雄”,就必须让他们经历比平凡人更多、更深的苦难,然后在周边复杂环境的影响中完成自我醒悟和蜕变并且通过周边人物衬托他们的丰富性格层次。《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就被放在一个充满波折的历史背景中。他年少顽皮,青年期的冲动,中年期的沉稳,老年期练达从容,他逐渐明白权衡利弊,恩威并施,最后成长为康熙大帝。这部剧中也很注重通过人性的挖掘使帝王形象丰满立体。年幼时期康熙会在和老师意见不合时向祖母撒娇;看到魏东亭为自己受过会自责难过;在大婚之夜逃出洞房与苏麻喇姑秉烛夜话,以及容妃死后康熙对张廷玉说的那段话所显示出帝王之爱的隐忍和深切等情节都让康熙一直处在各种矛盾冲突的焦点上,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表现他性格的多面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二)治世能臣的创新塑造
也有一些导演将目光转向臣子。吴子牛导演的《天下粮仓》以“小切口、宽视野、大纵深”的角度,截取乾隆元年以粮食为中心的政治文化态势。剧中着重刻画的江南书生成长为朝廷重臣的过程,以及一批臣子为大清粮食丰收国泰民安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把大大小小的行动者放到生死存亡、荣辱祸福、恩仇爱恨的风口浪尖,追问他们社会面具后面的人性、灵魂,于是在激情化的细节上,以合乎情感逻辑的超常经验性极致,调动极具视听冲击的蒙太奇效应,从而撑起充盈的艺术张力,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三)民族英雄的缺失现象
伴随着新世纪以后历史电视剧领域帝王题材的兴盛,越来越多鲜活的明君贤臣形象跃然荧屏,但随之而来的是民族英雄和平民英雄形象的缺失。2000年之后描写民族英雄的電视剧为数不多。除了《施琅大将军》在央视播出过,另外的几部都已经销声匿迹于电视剧创作的滚滚浪潮中。
四、英雄情结的民族心理和接受美学特征
(一)英雄情结的社会投射
1.时代环境召唤英雄出世
影视虽然属于舶来品,但中国影视作品应当具有中国特色,制作电视剧的手段没有界限,但美学与艺术却该有明确的民族性格。中国人喜爱历史电视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东方式的“救世主”崇拜心理,坚信特殊的时代背景能够造就英雄。那么当下社会现实的诸多不尽如人意加上国人崇古守旧的心态,就自然形成一种对“救世主”的呼唤。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经济下的物欲横流,这种对皇权的崇拜转化为现实社会中对特权的向往,而特权不是人人能得到,因此人们只好转向虚构的历史电视剧中,以君主形象代替自已做一场美梦,既然是梦,自然存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引起的不平衡。传统观念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英雄必定是天赋异禀,顺应天意的,他在消除灾乱、创建文明、缔造理想的社会秩序等重大的社会历史活动中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无容置疑的救世主。正当我们需要这样的“救世主”去改变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带给人民更好生活的时候,现实并不能及时将这个“英雄”送达我们面前,因此,历史题材剧借用电视艺术的创作手法,以塑造具有感召力的强者形象为核心,通过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展现人物的英雄特质,从而在观众面前树立起自强不息的民族楷模,满足了民族自信的想象,弥补了“英雄缺失”的年代里人们对英雄的召唤,使得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不再是文物器具中的固态的残断的遗迹,也不再是文献典籍中枯燥的文字记录,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2.改革形式期盼治世能臣
宏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突出矛盾问题的有效缓解等问题都亟须具有现代意识的实用型人才解决。即使时势真的造了“救世主”给我们,也需要一群团结在他领导下的治世能臣共同努力。因此在历史电视剧中也映射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冲突和权力分配的问题。
3.和平发展主题下的英雄缺失
历史题材电视剧对中国古代民族英雄、草根英雄的创作极少,这个现象的出现一是源于学界对“民族英雄”概念持续不断的争议;二是由于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民族抗争已经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三是出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不愿意直面本民族被侵略的哀痛历史。要对民族英雄进行艺术创作就必须定义清楚何谓民族英雄。学界普遍对民族英雄的定义是:为了维护本民族绝大多数人民利益抗击外敌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英雄人物。按照这个定义,民族英雄必须是维护本民族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并且必须推动历史前进而不是拖历史的后腿。为了尊重和鼓励学术界对民族英雄定义的研究和讨论,教科书上删去对文天祥、郑成功、岳飞等人“民族英雄”的评价,并且在中国古代史考试中不以如何评价这些历史人物为命题。历史学界和教育界先行了一步,影视剧创作者们显然不能铤而走险。不论是出于商业利益的风险还是艺术表现手法的难度,影视剧只能对民族英雄望而却步。民族英雄形象的缺失似乎还与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相关。毕竟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抗击外族入侵和压迫,商品经济下的社会大环境不足以使影视剧创作者们向历史纵深处借鉴经验和勇气。
(二)英雄形象的接受美学
1.对英雄人物的接受心理
电视媒体艺术的本质特征与艺术规律,以及电视剧艺术被赋予的独特而保守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促使国产历史剧塑造出完美帝王、忠臣良将的本质原因。这也是近年来《甄嬛传》一类的古装剧造成文化影响和收视率双赢局面原因。因为它前所未有的将心思放在场景制作和故事讲述上,并且运用历史与审美间的张力之美让那些伸展的自由个性、成形的自我意识、升化的人格精神在被压制的历史事件中发出新时代的好声音,并在社会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中诉说他们自己的活动史和心灵史。
2.争议性出现的心理需求
一些历史人物本身的巨大争议性使其能获得影视剧青睐。《苍穹之昴》就把握了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呼应,对慈禧太后形象做出了新诠释,将慈禧刻薄、孤傲、权力控制欲极强的性格和激烈抗争、跌宕起伏的生命轨迹归结于波云诡谲的晚清历史。《走向共和》更是在上映之初就打出“替代历史教科书”的高调口号,该剧将慈禧刻画成深明大义、勤于政事的伟大领袖。将袁世凯刻画忍辱负重、才华卓越、力挽狂澜的一代英雄,李鸿章则被刻画成为洞若观火,治军严明、深知世界形势的国家栋梁。《走向共和》的一位编剧说:“如果这部剧定义为一部带有崇高悲剧意味的英雄史诗,那么我们的先辈就是史诗中的悲剧英雄。中华民族向共和的漫漫长途上,每一个探索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所以我同样认为这部剧的创作手法和角度也是一种创新,电视剧只是给观众提供看点和话题,怎样给历史人物盖棺定论尚且争论不休,电视剧创作者更不该困在教科书的固有评价中看待历史。
五、结语
“亚正说型”历史电视剧自觉地继承东方文化的特点,满足了在传统史观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观众的审美要求,但满足需求不应只为观众提供消遣,还必须有责任担当,必须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历史思考和充溢热切的诗情画意。一方面,历史要结合当下现实,通过对过去社会与人生的透视,发现普遍规律,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与自豪感,投射出国富民强的愿望,另一方面,历史剧不应当刻意追求真实,不以肩负教育和认识历史的使命为己任,其主要的功能还是审美价值,因此历史电视剧要在制作上更加精良,力求还原历史画面,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电视剧创作者应当用极具现代积极意义的思想去激活和发掘民族历史中的优质资源,激活那富有原創性和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历史深层的精神内核,使人文精神借助现代强大的传媒和大众文化走向民间,形成力量。是艺术就不能偏离塑造人物及追求戏剧美学的基点,在创作上遵循艺术规律又恰当地把握观众心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创作策略和作品定位,并选择相宜的叙事模式和塑造手法去表现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无疑是当下国产历史电视剧值得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宗俊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历史剧的子类型研究[J]. 文艺评论,2007(1):49-52
【2】吉炳轩. 弘扬五种精神 奏响时代强音[J]. 中国电视. 2001(4)
【3】朱天运.岳飞是民族英雄吗?[J].河东学刊,1998(6):5
【4】 张海鹏.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宣扬什么历史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5):57-60
【5】 张翼.展现电视电影化的艺术魅力———从电视剧《天下粮仓》[J]谈起.晋阳学刊,2002(6)
【6】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99-400
作者简介:赵晨(1991年4月-)女 汉族 安徽合肥 助教 硕士研究生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