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小说《慈悲》的伦理解读

2018-10-20冯小娇

知识文库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丽贝卡雅各布伦理

冯小娇

前言:《慈悲》是美国文坛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之一,它以“卖女为奴”的事件为主线,采取重复叙述和多重聚焦的写作手法描述了美国当时在奴隶制背景下女性奴隶所承受的痛苦与煎熬,并表现出了对她们的人文关怀,引发人们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同时,作者以独特的圣经原型视觉向读者展现了道德失衡、伦理错乱的伦理现场。因此,本文以《慈悲》为依托,对其中蕴含的生存、家庭、人际等伦理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1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伦理与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会发挥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日常应用不同。伦理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社会性,是人们生活的一种风俗学习惯以及需要遵守的一些伦常秩序。它重点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会随着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不同而不同。而道德是指引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精神和意识,与个体的生活相关。第二,价值本身不同。伦理的价值核心是指公平与正义、而道德则是品性善良。第三,约束力度和发展领域不同,伦理是对社会普遍约束,存在于公共领域;而道德更强调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存在与私人精神领域。而《慈悲》便是描述了当时特定社会背景下不同伦理选择和伦理角色的变化,同时也展现出了在违背人伦关系的同时所发生的道德沦丧的事情。

2 艰难的伦理选择

《慈悲》以其独特的视觉和形式向读者展现出来美国奴隶制社会背景下人们艰难的伦理选择。首先,从叙事结构上来看,这部作品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并以“卖女为奴”的事件即弗洛伦斯的母亲请求雅克布将自己的女儿带走以抵消主人多尔格特所欠下的债务为伦理主线带给读者伦理上的困惑,即母亲违背人伦常理的原因。其次,从道德层面来看,母亲“卖女为奴”的行为是违背伦常秩序的,也是一种道德沦丧的表现,使得人们愈发想了解其产生这种伦理选择的原因,才能作出真正的道德评判。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还需回归到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伦理现场去分析和解读该部作品中所发生事件的伦理因素,从而做出更加全面的道德评判。

而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发现隐藏在违背人伦背后深沉的母爱。在当时奴隶制社会,尤其是女性奴隶是没有任何尊严而言的,她们常面临着被侵犯的危险。随着弗洛伦斯的成长,母亲知道女儿即将面临的危险,而女儿却未意识到这种危险,这使得母亲越发想要将其送出种植园。而雅克布的到来便是一种契机,但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讲,这种行为又违背了伦理道德,极易被扣上“为讨好主人而卖女求荣”的骂名,还会让女儿认为是母亲抛弃了她。反复的心理斗争使得母亲面临着十分艰难的伦理选择。

3 生存伦理的解读

生存环境、伦理选择和伦理角色的变化让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在伦理困境中面临着生存的苦难。在此形势下,生存伦理选择的重要性便彰显出来。《慈悲》中相关主人公的不同生存伦理选择使其走向了不同的生存道路。

3.1自救与生存

莉娜是《慈悲》中选择自救生存的代表性人物。她是印第安土著,由于一场天花瘟疫的侵袭使得其所生存的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当其同几个幸存者一起被带入白人家为奴时,由于害怕继续过流离失所、孤苦无依的生活,开始实行自救手段。首先便时承认了自己异教徒的身份,并改信基督教,但仍旧不被重视。在隐忍中为了找寻真正的生存出路,其自救意识也不断强烈。例如,在雅各布的农场中,莉娜在大风雪和道路不通的状况下破冰捉鱼获得食物,同时,还救了丽卡贝母女等。其次,还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资源,将欧洲的药物和本土的进行结合,并找到了在复杂的伦理世界继续生存的方式。这也意味着,在伦理困境中,人们的自救选择将会给自己带来生存希望。

3.2 合作与生存

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一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渺小的,因而为了生存下去,丽贝卡和女奴选择了合作生存的方式,他们相互信任,不断从失败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当丽贝卡卧病在床时,是莉娜在时刻照顾她陪伴她,同时也由于丽贝卡农场女主人的身份,在莉娜看来若是她死了剩下的女人也将会面临着生存危险。这便意味着对于她们来说合作生存不仅是因为她们能够共同将母牛从围栏便赶走,更是因为她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通过合作才能确保大家都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农场中的其他人也建立了合作关系,如莉娜照顾弗洛伦斯,雅各布与白人契约工人威拉德、斯卡利的合作关系使得两位白人即使在雅各布死后也依舊照顾着农场等。

3.3 尊严与生存

弗洛伦斯的母亲长期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弗洛伦斯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我不知道你的父亲是谁,天太黑了……在这个地方女性就像敞开的伤口,没有办法愈合。即使是疤结痂了,脓血还在下头。”但即使再艰难、即使身为奴隶也依旧保持着心底的生存尊严。当她请求雅各布将自己的女儿弗洛伦斯带走以抵偿主人的债务时,这有违伦理道德的行为被人辱骂、被女儿憎恨。但同时,也正是由于自己所经历的生存苦难,所以即使冒着违背人伦背上骂名甚至被女儿憎恨的风险以及忍受母女分离的巨大痛苦,也依旧选择用自己的方法来捍卫女儿的生命尊严。母亲坚毅的生存伦理选择让女儿得到了很好地保护,也向世人展现着生命与生存的意义。

3.4 自由与生存

文章中,铁匠向往也一直践行着独立自由的生存方式,他对自己当下的生存现状十分珍惜,他对弗洛伦斯说“奴隶可以比自由人还自由”,足以彰显出其对对自由的坚持与追求。当弗洛伦斯疯狂迷恋铁匠时,由于妒忌被铁匠收养的孩子马莱克,进而在拉扯中将其弄伤,随后从他们的对话中便可以知道铁匠无法接受弗洛伦斯的真正原因便是她已经从精神上将自己认作是奴隶,这种心态也就注定了她爱情的失败。但在失败的同时也促使了弗洛伦斯对自由与生存的觉醒,并从精神上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人。这也向读者展现一个人应该要有自我意识,若是丧失自我,连自己都放弃自己并轻易给自己定位,将会沦为生存而生存的可悲者,也就是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5 苟活与生存

从文中对丽贝卡的描述便可知道,对于她而言,在伦理困境的社会背景下的生存便是一种苟活。丽贝卡是白人,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被父母抛弃,后来又被卖到新大陆。在此过程中她对自己未来的生活状况进行了预设,如妻子、奴仆、妓女等。但这些身份中她认为最安全的一个身份便是妻子,并对这种身份进行了种种设想,即使知道殴打妻子是很平常的事情,但依旧选择将自己的命运交由别人来掌握。于是便秉持着一种只要能活下来的苟活心理状态寻求生存。当其丈夫去世后,她的这种苟活思想成为了她精神上的枷锁,认为丈夫的离去是一种抛弃,并从自己的遭遇中认为所有女性所经历的苦难都是注定的,难以改变的,最终为了苟活而转投宗教。

4 家庭伦理的解读

在《慈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家庭伦理的选择非弗洛伦斯与她的母亲莫属,可以感知在困境之中艰难伦理的选择与诉求,这也是整部作品的主线。在文章内容的描写上作者利用重复叙述和多重聚焦的写作手法对这一事件进行多次叙述,并将此与其他发生的事件相互融合,将读者带入一个道德和伦理失衡的伦理现场,能够引起人们对家庭伦理的深度思考与解读。文章首先通过主人公弗洛伦斯的一一段自白引出故事事件,同时也定下了母亲阿闵玛违背伦理的骂名。母亲这种行为给年仅六七岁的女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但站在真正的伦理现场中来分析母亲的行为便可以知道母亲真正的意图便是保护自己的女儿,将原本可以自己离开种植园的机会在经过一番艰难的伦理选择后留给了女儿,在违背亲情伦理的同时又升华了亲情。

在文章中,欧洲白人丽贝卡雖然拥有完整的家庭,有父母和兄弟姐妹。但由于宗教信仰的问题一直受到家人的歧视与冷漠对待。在这种关系淡漠、亲情缺失的家庭环境中,丽贝卡十六岁便知道笃信宗教的父亲会将她送给任何一个愿意负担她路费的人,从而可以摆脱对她的继续抚养。由此便带着“邮购新娘”的身份被家人当作商品卖到了美洲新大陆。甚至在后来的生活中遭遇了主流白人的歧视,这种种伦理失常的经历使得她在生存方面常带着苟活的思想观念,也可谓是一个伦理困境中的社会边缘者。在文中莉娜同样也是受到家庭支离破碎影响的一个受创者。而作者莫里森曾在采访中说到,在所有伦理失常的因素中,家庭因素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家庭的重要性足以证明。

5 人际伦理的解读

在艰苦的伦理选择下,每个人的命运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慈悲》中对女性人物的描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身份结构,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伦理现场,彰显出了处于社会边缘和最底层的女性为了生存而做出的不同的伦理选择背后的艰辛与可悲,她们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即使面对残酷的对待也只能默默承受。但同时,当所处的伦理环境产生变化时,她们的伦理选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文章中,雅各布是一个重要的人物,相当于整个人际关系架构中的联系者。由于自身的波折经历,他从小就过着四处漂泊、乞讨的生活,这种孤儿的身份与感受使得他常对具有同样经历的人产生怜悯之心,因此他收留了莉娜、弗洛伦斯、索罗。同时,在农场中,由于雅各布以善良之心对待白人契约工人威拉德和斯卡利,在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中,即使在雅各布去世之后,他们为因瘟疫传染而丢了性命的雅各布挖墓埋葬、帮助女主人丽贝卡打理农场、帮助女奴莎罗顺利产女并给孩子准备小床等,这种和谐的人际伦理关系下使得农场成为许多深受伦理失常伤害的人的一片净土。同时,文章中莉娜在人际伦理方面的选择也同样帮助了许多人,如与弗洛伦斯分享自己的经历来减轻母亲给她带来的心理创伤、冒着大风雪破冰捉鱼救了自己的同时也救了丽贝卡母女、帮助农场主雅各布管理农场等。作者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呈现出了最真实的伦理现场。

结语:莫里森的《慈悲》通过对女主人公弗洛伦斯的艰难成长经历和艰苦环境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伦理意识、伦理选择和伦理身份,其作品深处体现对黑人女奴关怀的同时,也弘扬了美国黑人文化,这是对当代黑人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警醒,促使其进行深度思考,具有极高的研究意义。而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给我们读者的启示便是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以及人格尊严,进而感知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丽贝卡雅各布伦理
最好的母亲节礼物
一把小绿伞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我正忙着呢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暖被窝
换个方式守护你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阿达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