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研究

2018-10-20魏冰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妇产科进展

魏冰

【摘要】:产后出血多发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前以及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内,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产妇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晕心慌、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与体征,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给予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医疗急救护理、止血护理、心理护理及防感染护理,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产后出血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 产后出血 护理 进展

1产后出血的原因

1.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引发产后出血。子宫性因素[1]:双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多胎妊娠引发子宫膨胀过度;宫腔感染;子宫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肌渗血及水肿。精神因素:产妇担心胎儿是否正常及胎儿性别引起过度精神紧张,生产过程中体力过度消耗、过度疲劳。胎儿与产道因素:胎位不正造成头盆不称、胎儿异常及骨盆异常。产妇尿潴留因素:尿潴留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宫缩受到影响。药物因素:临产后镇静剂和麻醉剂使用过多。

1.2胎盘因素

胎盘剥离不全、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胎盘嵌顿、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或胎膜残留,以上胎盘剥离情况均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胎次和流产次数越多,会引起子宫内膜损伤和子宫内膜感染的增加,再次妊娠时发生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胎盘或胎膜残留的可能性增加,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上升[2]。

1.3软产道损伤

软产道是由盆地软组织、阴道、下宫颈及子宫下段构成。胎儿娩出后阴道便出现持续性出血,血液是能够自凝,有血块并且颜色较为鲜红,可考虑是产妇出现软产道损伤;产妇胎盘娩出后,护理人员检查胎盘无缺损,阴道持续出血,颜色较为鲜红,多为软产道损伤。巨大胎儿、急产、助产者操作不合理、催产素使用不当、会阴侧切术、子宫有瘫痕等,都可能引发子宫破裂、宫颈、会阴或阴道撕裂,造成产妇软产道的损伤,损伤严重时导致大量出血[3]。

2产后出血的护理

2.1预见性护理[4]

(1)在孕早期对不宜妊娠者要及早终止妊娠,对较高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2)在分娩期第一产程,必要时注射杜冷丁,避免产妇出现过度劳累;在第二产程,护理人员要耐心指导产妇如何正确使用腹压。对出现宫缩乏力的產妇给予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对出现指征的产妇给予会阴正中切口或者会阴侧切;第三产程,护理人员要对产后出血量进行准确收集和测量,并仔细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及胎盘与胎膜。(3)在生产后期,护理人员密切观察产妇病情,监测产妇的基本生命体征,检查产妇四肢的温度,注意查看指甲颜色、皮肤、嘴唇的颜色,留置尿管一方面严格观察产妇尿量,另一方面可排空膀胱从而达到促进宫缩的目的。

2.2医疗急救护理

当产妇尿量低于每小时30ml时,或产妇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即为休克症状。一旦产妇出现休克早期症状,配合医生给予产妇抢救措施,产妇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给予高流量吸氧,避免产妇因缺氧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用12号粗针头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道,情况危急时采取静脉切开,时刻观察产妇症状,避免急性肺水肿的发生。按照医嘱进行输液、配血、输血,大量输血时要给注意补充钙剂,血液有效成分得以补充,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量。通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调整输液速度,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注意产妇保暖[5]。

2.3止血护理

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引发的产后出血应实施子宫底按摩,护理人员一只手位于子宫底部,作有节律的按摩,另一只手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上推子宫,同时配合静脉滴注宫缩剂,刺激子宫收缩,闭合子宫壁血窦,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排出;如果按摩效果不理想,要及时做好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的结扎的术前准备。针对不同胎盘因素,有不同的护理办法。护理人员徒手或使用大刮匙将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及胎盘玻璃不全刮取出来;对于不能剥离的胎盘因素,要做好刮宫术的术前准备;对于胎盘植入的产妇,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子宫切除术的术前准备。软产道引发的产后出血,护理人员要尽快找到出血点,并做好修补缝合术的准备,进行会阴切口缝合时第一针要位于顶端上1cm,能够有效防止血肿。针对凝血功能障碍,护理人员要积极准备好输液、输血等抢救工作,及时抽取产妇血液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尽快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及新鲜全血[6]。

2.4心理护理

产后出血发病突然,产妇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对其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往往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的情绪,表现为闷闷不乐、心神不宁、敏感多疑。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能够使产妇体内儿茶酚胺的含量升高,易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从而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升高。正基于此,护理人员要给予产妇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向产妇积极宣传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其次,护理人员要热情大方,主动给予产妇安慰和关心,增加其安全感[7];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尽量满足产妇的需要,分散其注意力,将产妇的注意力转移到婴儿身上,降低焦虑情绪;护理人员依靠娴熟的专业技术,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只有及时恰当的心理护理,才能使产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5防感染护理

首先要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卫生,每天通风2次,保持空气流通;其次,病房要定期消毒,以防细菌滋生;再次,护理人员定期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给予产妇每天两次碘伏消毒擦洗会阴部位,保持会阴卫生,同事配合抗生素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感染;最后给予产妇补充维生素C、铁和蛋白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小结

产后出血具有出血量大,病情发展迅速,病情重的特点,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综上所述,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妇产科产后出血的护理要做到找出病因,针对不同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止血,增加血容量,防止休克以及预防感染,可以有效避免产后出血引发的急危重症甚至死亡,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黄蕙,武琼薇.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2,11:7-9.

【2】黄梅珍.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344-345.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妇产科进展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2020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