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与多元主体社区治理研究
2018-10-20胡越
胡越
【摘要】:社会政策要托底,是当前中央对我国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应该是“积极的”,即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社会政策要积极地、有效地、建设地回应问题。随着中国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政府职能也随之转变,“政府购买服务”成为公共服务提供的主流。本文通过对社区服务以及社区养老服务政策概述,针对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探析成都市多元化主体社区治理范式下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 多元主体 社区治理
一、 问题的提出
2013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从那以后,“社会政策要托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多次重要的会议和文件中反复出现,是当前中央对我国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1]随着中国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政府职能也随之转变,“政府购买服务”成为公共服务提供的主流。尤其在十八大的重要文件中提出了“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之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整合为一体,成为社会政策研究的新热点。
学界现有文献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一是从政社关系,强调应当打破原有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局面,应当以多元参与的视角进入,动员更多的主题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2],真正做到政府将“治理社会”的思路转到“社会治理”的思路上来[3];二是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层面,重点探讨参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二、社区养老服务的定义
2011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关于社区养老的定位是:它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服务。
本文认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指由国家统一规划区域,以社区为基地,以社区服务机构为载体,以服务为最终目的,以生活在社区内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通过社区成员间的互动互助,解决本社区的养老服务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三、国内社区服务政策概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策概念涵盖的范围有所扩大,逐渐的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市场也能产生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社区服务,催生了中国社区政策,标志国家与社区关系的根本转变。社区政策逐渐成为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及时回应社区问题,有效满足变迁的社区需要,实现社会整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在社會治理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加强社会组织立法”,明确提出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普法和守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这些表述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几十年来,在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陆续发布了多项关于社区服务的政策(见下表),强调社区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并设定目标,为我国社会服务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四川省成都市社区养老服务在社区治理范式下的研究
1、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2017年四川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1.0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5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94%。同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440.01万人,年均增加62.86万人,年均增长4.22%,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提高了4.79个百分点,7年平均每年提高0.6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276.45万人,年均增加39.49万人,年均增长3.98%,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提高了2.99个百分点,7年平均每年提高0.43个百分点。[4]
同全国相比,2017年四川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总量的比重仅次于辽宁和山东,居全国第三位。由此可见,四川老年人口不仅数量大,比重高,而且老龄化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
据调查,2015年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不健康的老年人占18.93%;2015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不健康老年人所占比重为45.34%。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不健康老年人数量将继续增多。根据预测,2050年全省身体不健康老年人将达1200万人,其中,失能老年人将达300万人以上。
2、成都市社区养老服务在社区政策体系下的发展概述
成都市的老龄化程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养老问题压力巨大。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成都市政府提出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路,并提出,建设形成“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和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实现社区照料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
目前成都市社区养老服务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民间组织运作,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架构的分工负责的工作模式。在成都市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初步建立了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志愿者服务为辅助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成都市财政局和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成都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施办法》将涉及养老服务的政府采购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政府购买制度的确立,意味着政府逐渐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借助市场机制,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改变。养老服务逐步走上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养老服务机构日渐增多,服务形式也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林闽钢:《中国社会政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名、王春婷:《推位让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开放导报》,2014年第5期。
【3】张紧跟:《治理社会还是社会治理?—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发展社会组织的内在逻辑》,《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4】刘洪清:《“底线公平”才能“和顺安康”—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景天魁》,中国社会保障,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