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0马文凯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应用

马文凯

【摘要】:游戏教学法是当今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育方式,教师通过一定的课程设计,以游戏的方式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学生可以在参与兼具趣味性和锻炼性的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本文在分析游戏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和需求,通过实际教学案例的展示和剖析,探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法 小学 体育教学 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少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学校教育,这些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成为我国校园教学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选择应用游戏化教学法,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游戏环节中完成课程学习。这一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了游戏和教学两种形式,充分适应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同时实现娱乐性与教育性,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辅助教师有效推进教学进度,还可以调节课堂氛围,通过游戏中的竞争与合作,培养学生在体能方面之外的意志品格和道德情操。

一、游戏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围绕课程学习要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游戏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主体,体现教学需求,避免游戏内容流于形式。

游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强的特点。区别于其他的教育方式,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可持续的时间相对有限,同时受到年龄特征的影响,小学生具有好动、爱玩的特质,游戏化教学法可以充分适应小学生的这些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并且巧妙的利用这些特征为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其次,游戏教学法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当中,游戏的应用不是漫无目的,不是纯粹满足娱乐性的,而是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是可以实现教育目的的。游戏的选择和设计要能够满足锻炼学生体质的根本目的,帮助学生在游戏的环节中实现肢体锻炼,提高身体协调性,锻炼身体机能,教师要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强体质,在现有年龄阶段实现良好的身体发育。

最后,游戏教学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品格和道德情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游戏环节通常具有竞争和团队合作的形式,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养成坚韧刻苦的品质,懂得勇敢面对困难,逐步培养出坚定的意志力。在团队合作中,学生会通过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通过良性的沟通建立相互的信任感,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体谅别人的短处,在合作中积极配合,不搞个人主义。游戏教学法可以实现在课堂上对学生体能之外的教育,体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功能。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和需求

首先,小学体育教学要实现帮助学生锻炼肢体协调性,提高体能的要求。这是小学体育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中心要求,学生要通过课堂教育提高身体素质,完成体能锻炼,实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标。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身体素质,达到目前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提高身体素质,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也是实际需求。

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意在通过各种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实现上述目标。每一项教学内容都有固定的完成标准,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锻炼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除此之外,有效推进课堂教学,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也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注意保持合理有效。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结合年龄特征,不要安排学生能力范围之外的游戏活动。同时要注意满足教学要求,不可流于形式。举例来说,某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师在教授“立定跳远”这一学习内容的时候,在通过讲授和亲身示范讲解完技术要领和动作规范之后,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尽量保证每组男女生人数和平均身高相差不多),然后进行跳远接力比赛,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提高练习的热情,通过多次练习达到教学目的。这一教师的做法不仅满足了督促学生的要求,也实现了达到教学目标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保证游戏内容是正面积极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游戏环节的设计要注意凸显个人坚定意志的作用,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游戏环节中培养意志品格和道德情操。例如,某小学举办年级“多人多足”团队赛,各班级选出十五名代表组成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参与年级比赛。各班级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密切合作,紧密团结。参赛的代表在训练中不断磨合,团队意识大大增强,懂得团结一致,互相配合;未能参与训练的同学也自觉做好后勤工作,帮助队员准备水和毛巾,在比赛时积极为班级加油鼓劲。通过这场比赛,学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分工合作,紧密团结队友,协作完成任务,是意志和道德的提升。

最后,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安全性,注意保护学生的身体安全。小学体育课程中不宜安排危险性和难度过大的游戏,以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做足安全保护工作,在学生游戲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发现环境和学生身体的异常,及时排除危险因素或阻止学生继续。在游戏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做一些拉伸运动,帮助肌肉恢复,以免因为日常运动不得当造成累积性运动损伤。

结束语:结合本文的观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教育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充分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行为习惯,还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推进课堂教学,同时可以让学生在体能方面之外,得到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满足教学需求,充分适应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保证学生安全,实现全面培育学生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允昌,孙汉菊.关于游戏教学方法与小学羽毛球教学融合策略的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7(08):106-107.

【2】祁增.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一年级“工兵挖地雷”游戏的教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5(06):82-83.

【3】吴立新.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24):176-177.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小学应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