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练习设计,提高学习效率
2018-10-20张婷
张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37-01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将吸收来的知识转化为思想的食粮。因此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必须关注学科的基础性、学生的针对性、难易层次性、思维开放性、题型趣味性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在“趣”中探索
布鲁纳言:“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设计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题,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练习的主动性。从而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因此设计时考虑到练习的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
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使练与趣相结,练中生趣,趣中带练。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可以设计以下练习:根据露出的一个小角,猜测被纸覆盖的三角形可能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学生都被这个有趣的题目深深地吸引了,强烈地好奇心促使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藏”在纸背后的图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猜完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露出的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露出的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露出的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则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在“点”上突破
所谓“点”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一节课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的过程必须要突出重点,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对重点内容可采用集中性练习,对难点既要抓住关键,又要适当分散。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可归纳为“看”(除数是几位小数)和“移”(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成为整数,再相应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出了一些竖式“题中的除数和被除数需要同时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请在式子中移动小数点,不计算”的专项训练。学生在感悟转化思想的同时,也提升了数学素养。
再如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由于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找出题中单位“1”的量,所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分散难点,我便对如何找“标准量”做了专项练习,如根据条件找出单位“1”的量:
实际植树的棵数是计划的4/5;
已行路程是未行路程的2/3;
一堆煤用去4/5;
十月份用電量相当于九月份的5/6,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8;
实际用煤量比计划少1/4。
通过此项练习,为学习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奠定了基础,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
3.在“展”上延伸
新课程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力。一道好的题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使之乐学,回味无穷。因此,在课堂练习中,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带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题目,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探索精神,让他们跳起来摘到“果子”。这种高层次的练习,既可拓宽学生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在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在基本题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练习,“在口里填上什么数字,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56□”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考策略得到不同的答案。可以先确定千位上的数字再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也可以先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再确定千位上的数字,不同的思路可得出不同的结果。
再比如,现行的解决问题与以前的应用题不同,没有了所谓的“典型应用题”,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因此,设计此类练习时,有时可将教材中的解决问题进行改良,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如将:工地上买回120米铁丝,第一次用去50米,第二次用去45米,用去多少米?改为:工地上买回120米铁丝,第一次用去50米,第二次用去45米,剩下的比原来短多少米?由于受“120米“这个多余条件影响,大部分学生错列为120-50-45,少数学生列“50+45”,因此经常进行此类习题的拓展与练习,就可防止学生滥用条件,乱套知识点的作法,使学生分析能力得到提高,认识得到深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
4.在“巧”上辨析
课堂练习要讲究技巧,盲目地练效益不高。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得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进行对比练习。
如:五年级学了分数的加减法后,我设计了一组对比题: 一堆煤重2吨,用去了1/7,还剩多少? 一堆煤重2吨,用去了1/7吨,还剩多少? 这两道题看似相同,但数量关系有质的区别,我抓住1/7和1/7吨两个不同数量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找出两者的不同,从而正确进行计算。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结构来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沟通知识间纵横的联系,同时也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总之,有效性练习设计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来设计。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