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学名著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2018-10-20武子越
武子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阅读,尤其是文学名著的阅读,越来越成为高中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仅仅是浮光掠影地粗读,或者仅仅是处于高考的需要进行功利性閱读,那么这种阅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笔者以为,阅读文学名著,必须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此才可以实现真正的阅读,才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下面结合两部名著(节选)谈一下沟通作者内心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一篇著名散文。如果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写了作者在“由于某种奇迹”“可以睁眼看”世界的三天中的活动。文章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的高度赞美。但如果仅仅把这些作为文章的主旨的话,那就未免太片面了。
作者为什么要设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呢?因为作者意识到“那些有视觉的人显然看得很少。对于世界上充盈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万花筒般的景象,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丰富生活的手段”。作者为此感到“可惜”,想通过自己的“设想”来证明拥有光明的愉悦和幸福,并劝诫人们珍惜这种幸福,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看得见的人们)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种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由眼睛而感官,由视觉而感觉,由“光明”而“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这种渐次扩展的期望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而五官二残的海伦·凯勒能够如此真诚地劝诫一切正常的人们,可见她的博爱和胸襟,这一点可以看作对本文主旨的补充。
海伦·凯勒自幼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色彩全无记忆和感觉,因此文章中所写的情景全凭想象而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也不应该因此把本文看成是“一个失去视力的作家的可怜的幻想”,而应该对作者的想象作正确的解读。
文学层面上的想象从外观到意义都要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而本文所写到的人和事物,基本上都是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盲人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的,换言之,虽然文中的海伦·凯勒“有”了视力,但其感受却跟盲中一致;或者说海伦·凯勒并没有真正走进文学意义上的想象状态。
实际上,作者的想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想自己可以有三天光明,二是想象与“有视力的人们”对话;尤其是后者,可以看作本文最大的想象。作者在行文中总有一个预设的“听众”在听她娓娓道来,而且多次转换人称,用“你们有视觉的人们”“你们有视觉的许多人”“你们看得见的人”之类的称呼将对话者直接拉到作者跟前。这样作者的思索在“你们有视力的人”在场的前提下就更显示出其劝诫意义。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在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作者选择这些内容来写,反映了其在特定思想情感支配下对所接受信息的取舍。因此,要学习(节选的)这篇文章,就要通过分析它表面显示出来的事件或感想,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解读作者的心灵和思想。
《安妮日记》选的9则日记,除了第一则是有关日记本身的交代以外,其余8则或叙述事实,或抒发感想,都真实地记录了那个特定背景下与安妮有关的历史片段。具体地说:
1942年10月9日,写“丧气的消息”:大批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受到非人的虐待,有的被“谋杀”;许多无辜的市民被当作“人质”处死。作者感觉到恐怖,并思考为什么作为德国人却被拿掉了德国国籍。
1943年1月13日,写外面“可怕”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飞机不断轰炸,无数人因为战争而送命。作者感觉战争的“结局还不知在哪儿”。
1943年7月26日,写两次空袭的情景和期间人们受到的惊吓,还写了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我在极度恐惧之后,感觉到了战争结束的希望。
1943年10月29日,写作者在密室里的焦躁和苦闷,感觉星期天是她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1943年11月8日,写作者对8个人处境的感受和对自由的渴望。
1944年3月29日,写广播中的消息:战后要收集与这场战争有关的书信和日记。但作者觉得,即使人们看到了这些东西,也未必能理解战争带给人们尤其是犹太人的灾难。
1944年5月3日,写作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当“解放正在接近”的时候对自己“有趣人生”的信心。
1944年7月15日,写作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对理想的执著。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安妮日记》给我们记录了这样的一段历史:从大处看,整个世界都在战争,空袭,杀戮,集中营,毒气室,生命被践踏,人民遭迫害;从小处看,一个十三四岁的花季少女,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和杀戮,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焦躁,苦闷,压抑,痛苦不堪。而透过这些事件或感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生活在战争黑暗中的少女的心迹:①对战争的思考——是种族迫害导致了这场战争,而搞起战争的并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②对和平的希望——战争可能年底就要结束了,尽管不知道战争的“结局在哪儿”。③对自由的向往——“放我出去”,“打开来让我们出去吧!”④对未来的信心——“从来不绝望”。⑤对理想的执著——“我必须执著我的理想”。
总之,《安妮日记》既是社会历史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写照。读者只有走进安妮的内心世界,才可以真正理解她在那场战争中的心路历程。
(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