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8-10-20徐景荣
徐景荣
前言:在新课改的发展下,要求小学教师发展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为例,教师通过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1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思维训练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发展,使得社会充分认识到了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重要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很多小学教师都开展了很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但在实施上存在很多问题。教师过于注重活动设计,以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忽略了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使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改变,没有体现活动的实效性。
(二)缺少正确的教学理念
很多小学教师缺少正确的角色认知能力,片面的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而学生就是“学习”。因此,很多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希望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收获,导致教师设计很多活动,学生只能被动迎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理解探究活动中的内容,并没有掌握真正的思维定式。对此,教师应转变自身的角色地位,应与小学生处于同等地位,同为学习者,共同探究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保障教学效率。
(三)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许多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探究活动只是一种手段,帮助学生搭建学习平台。而思维教学也是如此,应通过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实现教学目标。实际上,探究活动与思维能力都是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并通过思想来指导实践,二者是相互相成的关系。教师将教学目标割裂开来,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教学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浅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优化问题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知识量有限,不能有效理解探究活动的内容和意义,不利于学生吸收教学中的知识点,使得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对此,教师应强化问题教学,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过程来解决问题,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保障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对《蚂蚁》一课进行讲解时,应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正确制定观察蚂蚁的方法和策略。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观察效果,笔者将课前准备好的蚂蚁向学生展示,有利于学生进行直观了解。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小蚂蚁总是四处爬动,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更好地观察它呢”?当问题设计完毕后,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很多学生认为,应该将蚂蚁粘在透明胶上。部分学生认为用糖吸引蚂蚁就不会乱跑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可将蚂蚁冻在冰块里。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新奇的想法,但大多数想法都会对蚂蚁造成伤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对此,笔者将学生提出的猜想列在多媒体上,并要求学生再次猜想,“哪种方法既可以清楚观察蚂蚁,又不会伤害它呢”?在这种模式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其对现有的想法进行分析与验证,最终确定合理的观察方法,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二)创新竞争教学,强化思维热情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点多,虽然对科学实验有较大的兴趣,但常常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不能坚持下去,使得活動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此,笔者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教学当中。例如,在讲授《植物的花》一课时,设计了相应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了解不同花的特征和构造,并探究各种花之间的差异。为了保障教学效果,笔者将班级学生按照四人为一组进行划分,为每个小组分发黄瓜花、油菜花、南瓜花。其中,三名小组成员对各自的花进行观察和操作,另外一名学生负责记录和分析。要求各个小组在10分钟之内完成所有任务,用时最少且回答准确的小组为冠军。在这种情况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兴趣,提高其探讨问题的热情。很多学生都对花的形状、颜色、大小、味道等进行了研究,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对花进行了解剖,分析了花的组织结构。之所以设计探讨时间为10分钟,是因为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保障探讨问题的效率。笔者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时,并没有直接将答案公布出来,而是对花的每个特点进行讲解,并选出研究结果较为准确的小组进行讲解,促使其他小组成员思考存在的差异,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和理解。既能增强学生探讨问题的信心,又抓住了学生期待表扬的心理,促使学生一直保持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维持思维热情,以保障教学效果。
(三)完善结论展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结论展现比较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对自身观察、思考、实践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结论。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考察,从而评价学生的研究、记录、交流、整理、表达等能力。同时,学生通过经验总结,有利于强化其思维能力,从而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获得相应的知识体会。促使学生在反复锻炼中提升创造能力,便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将思维教学应用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此,要求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优化问题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保障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辽阳市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