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的软件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8-10-20张红祥高寅生韩利凯
张红祥 高寅生 韩利凯
针对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提出以“服务地方、学历为基、职业为目、面向企业”为人才培养定位 、“单主体办学转变为双主体办学”为路径、“课程体系”为支撑,“课程标准”为保障,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品质和专业办学竞争力,也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直以来,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一方面, 软件企业存在大量的计算机专业岗位缺口,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 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存在就业困难。经过我们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形成了以“服务地方、学历为基、职业为目、面向企业”为人才培养定位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由“单主体办学转变为双主体办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地方本科院校普通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导致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1.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1.1 依托地方,互利共赢
作为“地方性”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新建应用型院校的主要任务。目前,西安已经成为全球IT企业重要的研发基地,世界知名IT企业入驻西安及西安地方软件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我们进行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 学历为基,职业为目
西安文理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既不同于培养专门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型或研究型的985、211高校,也不同于主要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人的职业院校。作为西安文理学院设立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它最基本的定位是“本科”,所以,要体现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同,它具有更明显的面向未来发展的特征,更强调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毕业生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要具有灵活地、探索性地、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以已经掌握的技术去重复解决某些问题,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能胜任一线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3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面向岗位”精细化、动态化人才培养标准
通过对以西安本地IT企业为主进行访谈,获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但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求在某一个方向(岗位)上直接能够从事生产活动,而不是经过企业的再加工。为了顺应这样的需求,必须精细化人才培养标准,要根据具体的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如:Java Web 软件开发技术岗位,而不是广泛意义上的“软件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职业来设置培养目标,这样保证了毕业生与企业岗位“0距离”对接,实现“0距离”就业,解决长期以来就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所谓动态化是指面向的岗位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动态设置,市场在本行业内需要什么岗位的人才,我们经过调研并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来确定是否开设相应方向。近年来,我们依据市场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开设了三个典型岗位方向:Java Web 软件开发技术、Oracle 数据库基础及嵌入式软件开发岗位,并结合“学历为基,职业为目”的软件人才培养定位,经过和企业的专家反复交流及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定了面向企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标准。
2.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构建“工学交替”、面向企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标准(也就是毕业要求)的实现,也就是说每门课程的开设与否,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都是以人才培养标准为依据的,每个毕业要求指标都要有具体的课程来覆盖。
2.1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要培养出面向企业岗位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如果不深入企业调研,不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那就是闭门造车,也无法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为了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实践教学的优势,成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论证、课程标准制定及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整个过程,从单主体办学转变为双主体办学。
2.2实行“工学交替”,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指学生在整个在校期间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通过施加“学中做、做中学”的情境不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能力。通过把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前移到学校,有机地植入到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而不是简单的采用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实行“3+1”、“3.5+0.5”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弥合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裂缝。
近年来,我们已经和多家软件企业建立了工学交替实习基地,例如,西安软件服务外包学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安乐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优盛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众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学院与实习基地共同制定实习方案,进行专业教育,共同指导学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改变过去只是在学生生产实习阶段才由企业参与的单一模式。
2.3建立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体系是否能够对人才培养标准(毕业要求)达成起到很好的支撑,则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各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可以清晰地评估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支撑情况。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关联度矩阵中横向为各门课程,纵向为毕业要求(企业岗位标准),经过分析和论证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给出各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由高(H)、中(M)和低(L)来表示。
3.建立课程标准
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标准(毕业要求)的实现,而课程体系要通过每门课程来具体实现,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课程建设是基石,课程建设不好,再好的顶层设计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1建立“岗位标准+任务驱动”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近年兴起于美国的教育界,其他国家迅速响应,进行了基于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实践,并对课程标准有各自的理解、定义和规定。各国对课程标准的定义“对学生预期学习结果的规定”已达成共识。课程标准是对我们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目前,课程标准已在我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中使用,然而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型,使其不但具有高等教育专业性、高等性等特征,同时还具有了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征。
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为了改变课程教学大纲指导意义不强, 根据面向企业标准的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定位,我们采用新的课程标准代替原有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对某门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教材编写及实施要求等要素都进行了规定。课程标准制定过程:首先由专业建设委员会组成统一课程标准建设小组,组长有专业负责人担任,成员有本校专业教师和相关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行业专家组成,课程标准小组负责每门课程的标准制定与审核。然后由课程标准建设小组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IT企业进行深入分析調研, 确定本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本门课程的要求,融合计算机相关行业资格标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确定课程具体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并确定出课程的主要主题及学时分配比例。
3.2建立一支保证课程标准顺利实施的师资队伍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标准的执行主体,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决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的能够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为此,我们采取了“专兼结合,内培外引”方式来弥补师资队伍的不足。
4.结语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总结出地方性院校应用型软件类人才培养思路:首先,制订目标明确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包括实践课程)实现人才培养标准指标,使每个毕业要求都要有相应课程来支撑。为了保证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程都能达到人才培养标准指标,制订了新的课程标准,同时通过“专兼结合,内培外引”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真正落实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