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江堤坝用料研究

2018-10-20黄权生范晓钰

三峡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堤坝用料防洪

黄权生 范晓钰

摘 要:荆江堤坝用料包括石、土、柴、砖、草等材料。荆江堤防就是“守堤”之战,这些大堤用料就是堤防“粮草”。需要因时、因地进行采办、运输和使用以及检测工程质量,这样才能保障荆江堤防的防洪安全。

关键词:荆江;堤坝;用料;防洪

中图分类号:TV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5-0070-07

古人认为:“昔人以治河比之治兵,守堤如守城也,防水如防寇也。”[1]135意思是堤防犹如治兵、守城、防寇一般重要。荆江,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荆江已是魏、蜀、吴争夺的主要战场。早在东晋陈遵创建金堤之前,荆江就已经建设了堤防,甚至汉代可能就已有古堤。陆游《入蜀记》记载在沙市之东三四里:“解舟,击鼓鸣橹,舟人皆大噪,拥堤观者如堵墙。泊新河口,距沙市三四里,盖蜀人修船处。”[2]189可见宋代荆江已经有完整的大堤了,如今荆江大堤也早已成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

一、荆江水患与堤坝

水患的发生始终离不开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荆江为长江中段,地势极低,长江携带泥沙多在此沉积,使得河床不断高出两岸地面,因此在荆江行运的船只也被称为“船在屋顶走”。另一方面,荆江河道弯曲,河段“九曲回肠”,江水无所泄,故水患频发,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川江自巴蜀进入荆州地界,是为荆江,川江的洪水对下游的威胁是巨大的。由于荆江洪水常常泛滥,对长江中游和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造生了巨大的伤害。荆江水患尤以荆州最甚,虽自东晋陈遵创建金堤后,水患得到了一段时间的缓解。然而堤坝仍然常常溃决,仅仅依靠筑堤尚不可保证长年安全,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开始逐渐重视堤坝材料的选用,尽管发展到堤坝材料不胜枚举的现在,建堤材料的选择仍然需要慎之又慎。《再续行水金鉴·长江卷》指出:

襄河堤工,其土性最为松浮,难于捍御风浪。非防风草坝,不能制其冲剥。非碎石堆砌,不能固其根脚,尤难者极险之工,底土虚陷,施之以草,则漂浮而去,抛以碎石,则沉溺无踪。此等地方,必于上游作长大挑坝,撑水外出。迨险处生根,然后再为护堤护滩,方保无虞。不然退挽月堤,或加高培厚,不数年水凿滩根,其险复至。且下面坍卸,堤身愈高愈危。[3]259

这里指出修建堤防使用了土、草、石,但修建之时要将各种材料结合使用,并抛石护岸、使用月堤、挑坝等方式,可见修建和护堤还是十分复杂。现下,本文以荆江堤防为例,主要探究几种堤坝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二、堤防用料及其影响因素

(一)石

自东晋创建金堤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堤坝都是简单用土夯筑而成的。土坝也成为历代最常用,最基本的防洪工程,用石头包堤岸在古代还是比较奢侈的事情。但随着“两湖熟,天下足”的态势,湖南湖北出现了大量堤岸包石护岸,甚至出现抛石护岸的情况。

1.石料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要知道,石坝并不是任意石块的自然堆砌,筑坝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最后堤坝的落成,想要顺利筑成一座能够切实起到抗洪作用的堤坝,以下几要点不容忽视:

首先,石块的平整。如在筑堤工程进行中,需要用平整的石块方能起到稳固作用,而这主要依赖于石匠采石的手法。

其次,注重石块之间的缝隙。若是石块大小形状相差过大,堆砌起来的石坝则多缝隙,不能阻水。因此,石匠在选择石块筑坝时,应重视石块之间的縫隙,若缝隙过大则要再细细打磨直至石块之间能够贴合。若实在无法贴合,则需要用水泥或石灰浇入缝隙。

第三,层土层石。单单用石筑坝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即使石匠手法再高超,也无法做到使石块之间毫无缝隙。最佳解决方式即为层土层石。每砌一层石便再砌一层土,用土将石缝夯实,夯打务必要严实,否则土层一遇风浪便会坍塌无余,危及堤身。

第四,剥岸用条石,平面用板石,坦坡用碎石。

2.采运碎石的必要性

上文提到,在石匠的人数和运输方式上采运碎石都有一定的难度,以至于一些离山较远或经济水平不高的地区不愿用碎石来修筑堤坝。《万城堤志·岁修·石工》言:“乃或以离山较远采运稍难,或以大工甫竣日不暇给,或以钱粮限于额数不能兼及。”[4] 128这种想法无疑是狭窄短浅的,若是在筑堤之初便采用碎石来抛砌,会花费大量银两,但毕竟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至少能保证河堤的数年稳固。若是不用,则还需要累年修筑,长此以往,花费的钱财更多且更耗费人力。

(二)土

每年修筑堤坝之时,相对于石来说,土料更容易获得,对于抢修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沈梦兰的《五省沟洫图说》中就提到了土与石相比所表现出的优势“若搬运土石,则近堤既无山阜,民地率多洼下沙淤,又不适用也。料件整齐而轻松,担荷省力,铺筑省工,与夫零杂而重笨者,其工作亦迥不侔也。”[5]64这里提到了土的两个优点,其一,运输轻便;其二,用土筑堤省工。那么谈到土,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它从何而来,如何取土,再是土料运输与使用以及计价方式等方面。

1.取土

(1)取土位置

以修堤为例,由于修堤所需的土并不多,所以取土位置不必离堤太远,一般来说距堤二十丈以外即可。但若是筑堤,则应远离筑堤处取土,因为靠堤取土,极易对堤脚产生损害,使得堤脚空虚,筑堤处必须保证根基稳固,堤脚坚实。一直以来修堤取土都是在堤外取土,堤上土为抢险准备。只有到堤上所备土不够而险情严重之时,才可以在堤内取土抢修,等到险情过后必须到别处取土补上堤内取土的空隙。

(2)取土时间

取土问题上的另一个限制性因素还在于取土时间的要求。首先取土需要劳动力,从东晋到清以来,取土对于民众来说并不是一个主要工作,只能相当于一个副业,他们还是主要以农耕为业。因此选择合适的取土时间来适应土工的时间也是必要的。最基本的便是要在农闲秋冬时候雇佣土工,那时不仅工人空暇,而且降雨少,土质干,取土也方便。最重要的是在秋冬取土筑堤完工后便能从容应对春夏的桃汛,只需遇到险情及时抢修,不至于汛期来临后措手不及。而若是春夏之际,取土便多困难。若是在春夏取土,然后再进行修筑,不一定能赶在汛期前完成,而且匆忙修筑的堤坝也没有时间检验是否浸漏,无法保证其安全性。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使民工产生偷懒取巧的心理,劳民伤财,对修筑事宜有害无益。值得注意的是,虽说秋冬取土为最佳,但并不宜在冰雪交加的寒冬取土来筑堤,因为这个时候的土多为冻土,难以夯硪。

2.土的运输

用土筑堤的快慢,主要依赖于土的运输快慢。最初,大多以人力运土,后因人力有限且人力运土突发性事件频发,如“逃亡、阴雨时节人力难以运送”导致筑堤缓慢。后转为使用驴等牲畜运土,继而开始采用独轮车,因独轮车稳定性较好,可在山坳沟壑中行进,因而得到广泛使用。

除用独轮车运土和人力运土这两种方法外,还有一种运土法,称为“隔水运土法”。主要用于土场隔水,必须用船运载土料的情况。

《万城堤志·岁修·土工》载;“土场隔水,须船运载,除两岸仍以两挖几挑之法科算外,其水面以相隔三十桨之遥用划船一只,前后土船便能鱼贯而行,首尾相应,不空锹,不空挑,不空船矣。”[4]107其间所提挑、锹各为陆路运土的定价方式,以每把锹取土数结合挑夫运土的步数来进行土方定价。

到20世纪出现了一种“吹填运沙”的方法,《江陵县水利志》记载:“1978年开始‘隔江输沙(用挖泥船在江心水下吸挖泥砂,通过橡皮软管、钢管输送到堤内脚,又叫‘吹填工程,以解决堤内腳填筑渊塘的土源问题。”[6]51此法也是土的运输在科技上的一大创新。

3.夯土及影响夯土的主要因素

(1)硪工

用土修筑堤坝,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土严实,防止出现所谓“穿靴戴帽”的现象,关键在于铺土过程务必层土层硪,硪工得力。俗话说“起得高,落得平,便是会打硪人”对于硪工的优劣,也自有一套评判标准。在铺土行硪这一过程完成后,用锥扎孔,继而往孔内注水,若是孔内的水不向外渗漏,这样的硪工才是合格的。

(2)土的选择

除了硪工的优劣,影响所修堤坝不可忽视的因素还有土质。想要硪工得力,夯土坚实,土质尤为重要,若以沙土打硪,很容易出现缝隙,漏水严重,全因沙土密度大,即使硪工再得力,也很难将土夯打坚实。因此,修堤所用的土最好要用细土,若土不细,在修堤之时,也应派人将土锄细,然后才可行硪。

(三)砖

同治年间,护堤多采取抛砌碎石之法, 后由于种种外在因素导致抛砌碎石之法在某些情形下无法达到保护堤岸的作用,因此开始改石用砖,认为砖坡也具有防御风浪的功能。

一些堤坝常有溜矬之患,即使依照原先抛砌碎石的方法,仍然不断发生溜矬,难以抵御风浪,因而浪坎越来越多。每年在修补浪坎上的花费也不断增多。砖破法确实在理论上能够防止矬溜。至于是否在实际使用上能够达到比抛石护堤更好的效果,则要从实际事例出发讨论。对于砖坡法具体操作,《万城堤志·岁修·石工》中有一段详细说明。其法:

先将浪坎削成斜坡,版拍令平,用板石厚四五寸者平插坡脚,卫以短桩,再用砖从石上侧砌,如漫地式到顶,复以石板锁之。每换一形,用石作界段,以泥抿缝,不须石灰,为其易于生草。但栗公以千砖为一方,价银六两,惟未详尺寸耳。[4]134

可以看出,在具体用砖过程也是需要用到石,但是石在砖坡法中只是作为每一段砖的界限,需要石并不多,而且砖坡法对于石缝的处理也是只需往缝中补泥,节省了用石灰的花费。泥中也易生草,间接也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四)柴

柴作为烧火用的草木早已为人所熟知,然而柴除了烧火外对于堤防也能起到防护的作用。以下为柴的两个具体作用,实际上这两点作用都属于防护作用,在这里只是从不同的险情出发,对柴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讨论。

1.防浪护堤

从上文可以了解,若遇风浪冲击堤坝,最常用的应对方法要属抛砌碎石来防护堤身,倘若碎石仍无法解决,则也可采取加大坦坡, 沉积淤土来减轻冲击。若是这两者都不可行,那就选择用柴来保护。《万城堤志·防护·守汛》记载了一段柴的使用:“倘两者俱不可得,当于该处堆积柴料,并预备长大签桩数十根、榔头足用;如水至堤根,猝遇风暴,赶紧抢护,每一尺五寸钉橛一根,用柴掩护,亦可捍御。”[4]154可见,柴对于抢险来说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2.防溜矬

用柴来防溜矬是常用的方法,对于防护堤身防止渗漏的柴工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帮固堤脚的柴不能过高,标准以出水五尺最佳。其次由于柴在水中容易腐烂,所以需要每年更换或者每年添加新柴。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可用柴以不同方式防止矬溜。即为:

其一,柴深须与淤土深度相同。此类一般是属于在淤土处筑堤且缺少沙来填淤,极易发生溜矬,所以采用柴来防止溜矬。若是筑堤处有沙,必然先要用沙将淤土处填满,否则堤脚由于处于淤土处,容易松动。

其二,先挖浮泥后用柴。若是干淤地方,要先挖尽浮泥,不可一来就用柴填淤。

(五)草

草随处都有,殊不知这草也可以对堤防起到帮助的作用。有一种名为“巴根草”的草种,能够起到防护堤身的作用。

1.芭根草

在多部文献资料中都有提到巴根草。如《松滋县志·水利志》中提到:“堤头、堤坡除巴根草外,凡有长草必须割去,以清眉目。”[7]429又如《楚北水利堤防纪要》种提到“堤成之后再于两坦多种芭根草,可免水沟、浪窝及风浪撞刷之患。”[8]131那么为什么巴根草这样一种草类竟能起到抵御风浪的作用呢?其原因就在于,巴根草这种植物尤其耐寒耐热并且耐涝耐旱,生命力极其旺盛,它的叶子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水患之时,巴根草的叶子会变得更长更大,起到防护的作用。而在干旱之时,它的叶子则变得更小更少,从而减少自身水分的消耗。另外还有一种柴草,多漂于江中,且政府多禁止民众捞取,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物尽其用的态度。

2.草坝的修筑

草坝,顾名思义便是用柴草所筑成的堤坝。但是,很显然这里所指用柴草筑堤并不简单指只用草这一种材料来筑堤,草坝通常是和土一起修筑。草可指很多草料,如芦苇、秸秆、柴等都可作为草料。沈梦兰《五省沟洫图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草坝的话“大堤支垸溃缺各口,宜用埽料镶修,以资巩固也。查选料之法,芦苇、茼秸均以长为上。仿照南河草坝:以梢向外。铺一层料,筑一层土,陂陀而上,以至堤顶。夯硪一切,仍须如法。”[5]64此段话详细介绍了草坝的修筑程序。

(六)防护林、杨柳、芦苇、茭草

1.防护林

防护林作为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几乎所有的堤坝都需要种植防浪护堤林,并定期修剪管理,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也因此,一般防浪林所在之处是绝对禁止人为砍伐的。北宋诗人张景曾写到“两岸绿荫遮虎渡,一湾芳草护龙洲”,防护林至少存在了有近千年。最初,主要在荆江大堤外种植柳树用以护堤,刘天和在其《植柳六法》中对杨柳的评价极高,认为只要种植杨柳护堤,即使是风浪冲击也可以保证堤坝无损。但后来,人们发现虽然柳树有很好的护堤作用,但由于杨柳容易腐烂干枯,不适合长久抵御风浪。因此对于那些已经朽烂渗漏的柳树应及早伐尽,不应留下,认为还可用它防御风浪,若真如此,才是贻害无穷。后来多采用杨树代替。

除在堤外种植防护林以外,还有栽种芦苇,种植茭草等法。

2.芦苇

栽种芦苇在清后期是一种常见的堤防手段,原因在于,芦苇为水生植物且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经常是以成片的芦苇地出现,覆盖面广,能够防御风浪,保护堤身。

3.茭草

茭草是一种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植物,很多民众以茭草为经济收入来源,茭草主要生长在湖中,与芦苇相像,但也有差别。芦苇多生长在灌溉沟渠或是堤外沼泽地内,茭草则生长在地势低洼的湖中。《万城堤志·防护》中有载:“兹查水洼之处栽杨种苇均不相宜,惟茭草一物随水长落,滋蔓丛生,足以御浪;且根苗可当蔬菜,结实名为菰米,细粒黑色,质粘,味淡而香。”[4]150据此可知,茭草所具有的两种功能,一为护堤保民;一为提供食品,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民众来说,种植茭草有益无害。

三、大堤护岸用料的演变

(一)从土到石

1.土牛

以土护堤一直都是堤防的优先之选,从上文对土的具体介绍可以了解到,土的优势在于获取容易,运输方便。也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已筑好的堤坝上会放置一堆土料,这就是常说的“土牛”,所谓“土牛”就是堆在堤坝上准备抢修用的土堆,因其远看像牛而得名。据《黄河河防词典》解释:为准备平时堤防维修养护,汛期抢险急需,预先在堤顶靠背河堤肩、堤坡存储一部分土料。因牛的“五行”属土,故名。每年汛期至时,路面多积水泥泞,难以临时寻找土源并运输至堤坝,此前所准备的土牛便对荆江的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代对于土牛有两个要求,其一,残缺土牛务必做到及时添补;其二,严格遵循土牛高宽大小的规定。从这两点足以看出清代对土牛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笔者认为,当时护堤用料已经不仅仅限于土,还存在其他物料用以防洪护堤。物料之中最为重要的要属石块,俗话说“土工保固一年,石工保固三年。”

2.抛石护岸

为什么历代统治者下派大量官员、银两修筑石矶,却仍旧需要累年重修。其一是因为长久以来河流的冲击以及河流所携带泥沙的淤积改变水势导致河床不断抬高从而水流冲击堤坝使得堤坝屡筑屡溃,前蜀人杜光庭有词云:“若为侵轶之灾,必有泥沙之变。”这就要求堤坝需要不断加高加固以此来应对水势的变化,其二就在于荆江之上堤坝多滨临大江,由于各种自然原因导致江水逐年暴涨,而堤坝则居风浪迎头冲击之处,长时间下来,堤身遭受严重破坏,形成浪坎,轻则危及堤身稳固,重则决口成灾。在洪灾愈加严重后,堤上所备土牛虽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也不能力挽狂澜,这也是改土用石的原因之一。

根据此类现象,抛石护岸的做法开始出现。乾隆年间通过抛石来减少堤坝受风浪侵蝕的影响,从而延长了堤的使用年限,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抛石的位置也有着严格要求,所抛碎石必须向堤里侧抛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防护作用。另外,虽说抛石须向堤里侧抛入,但为了增加石块的使用时间,通常在抛石过程中都将抛石位置向江面延伸,与堤脚保持一个较为缓和的坡度,这种平顺式的护岸方式常见于我国中小河流堤防。块石的大小也有一定的标准,由于抛石护岸的目的在于以石块代替堤坝抵挡水流冲击,这就要求块石在水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而石块的稳定性向来与石块的大小息息相关,一般来说想要具备稳定性,石块就得有一个“块石稳定尺寸”,这个尺寸能保证块石在水中稳定,同时抛石入江时,石块的分布应保持均匀、紧密。堤防建设从只依赖于筑建石工,到利用碎石保护堤岸,体现了堤防思想逐渐开始多样化。

(二)从石到砖

同治年间,万城大堤观音寺率先采用砖法护岸,因行之有效,遂其他各府均采用此法。下面看看改石用砖的原因。之所以改石用砖,原因之一必然是由于砖法比之石法更有效。通过土、石、砖三种材料之间的对比使我们可以从中提取改石用砖的三条原因:其一,砖可随地取用,垂手可得。其二,砖价较石价低廉,其作用却比石要好。其三,砖入水不移,也不会腐烂。

另外根据某些特殊的情形,使得某些地区不得不采取砖坡法,其原因在于荆江大堤所用抛砌的碎石多采自宜昌平善坝,至光绪年间沿江的石块几近开采殆尽,所用来护堤的碎石不过是沿江所剩无几的零散石头,其功用大不如前,但价格却没有任何的降低。这也就促使一些地区另找它法来护堤。

(三)水泥的使用

工业革命以后,水泥、钢铁等新型有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等领域,其中也包括堤防,彻底改变了老式的堤防面貌,堤防的革命也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虽然水泥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堤坝的抗洪能力,但土、石、砖并未退出堤防这个舞台,而仍旧是和水泥一样被广泛使用,并且土石更是一直占据主流地位,从未消失。

四、大堤堵漏之法

古语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事实上,造成堤坝溃决的原因有很多,如用料不当、堤坝质量不过关、堤身有缝隙等等,但堤身自身有隐患是最根本的原因。若是要保证堤坝抗洪的正常功能,最基本的便是应排除蚁穴、獾洞这些堤坝自身的隐患。《楚北水利堤防纪要》也提到:“大堤走漏为至险至急之事,古人云:蚁穴、泛灶盖不急救,则害不测矣。猝然遇之,虽智勇者不能不惊心动魄,然必静以镇之,察其形势,施工抢救,庶不致气沮神消,手忙脚乱。”[8]129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蚁穴溃堤的问题并思考应对方法了。

(一)獾洞

獾有狗獾、猪獾等,一般獾所造成的漏洞都比较大,所以在捕獾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需求下,一群以捕獾为业的人也就产生了。至于他们所采取的方法,首先必须了解獾的活动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具体的方式。那么如何对獾所造成的隐患进行相应的处理呢?目前根据文献资料来看,一共有开挖翻筑法和压力灌浆法两种。

(二)蚁穴

蚁穴,顾名思义是蚂蚁在堤身内所筑的巢穴。由于蚂蚁繁殖能力强,个子又小,所筑蚁穴也是四通八达,很难寻找。针对蚁穴这里一般采取“开挖翻筑法”,此法也是根据白蚁的生活习性得出的,再加上跟踪结队蚂蚁的路线,顺藤摸瓜找到蚁王,挖尽蚁巢,再进行翻筑。这其中的具体做法定然包括用土筑堤所必须的硪工,层土层硪才能保证堤身如常。

至于另一种压力灌浆法,主要分为打锥和灌浆,因此也叫锥探灌浆法。首先利用锥杆等工具对坝体中有漏洞的地方进行打锥,后进行灌浆。锥探灌浆法省略了开挖蚁巢这一步,却能比开挖翻筑法更好的保护堤坝原来的结构,在堤坝隐患的处理上更进了一步。当然,这必须是在一定的科技基础之上的。

结语

对于荆江而言,要打赢堤防的“守堤”战役,就是准备大堤用料。

对于荆江堤防而言,各种建堤和护堤的用料就是“器物”层面的问题。荆江自古多水患,此“地”之问题,如何防洪护堤则是人的问题。当然荆江整体的防洪护堤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再续行水金鉴·长江卷》指出:

大江之中,以引坝克沙夺溜为主。南岸分泄、北岸作挑坝堤堰次之。襄河之水,以挑坝撑溜刷沙为主。而堤堰之用石、用草作斗门次之。至滚坝宣泄湖水,其宜于江汉之间,则一也。特是国家经费有常,安得事事糜之。

臣惟有督率各该地方官,先事预图,力出于民,财筹于官,次第经营,以仰副圣主保又斯民之至意。[3]260

荆江堤防自建堤开始,一直是荆江沿岸最重要的防洪措施,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成为荆江沿岸唯一的救命稻草。事实上堤防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但当人们居于江汉平原后,围湖造田,塞长江宣泄之口,再好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治水需要多策并用,“堤堰之用石、用草作斗门”是治水的次要方面,但事实上确实是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上述具体的堤坝用料分述,我们了解到荆江大堤用料的几个特点:

(一)情况不同,选择的材料也不同。例如有些材料只适用于筑堤而不适用于修堤,就像我们不能把柴和草用来筑堤,这显然是荒谬的。同时,在修堤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堤坝的浸漏、破坏情况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

(二)时间要求。每种材料都有时间上的要求,最突出的便是土的取用,有严格的取土时间;另外就是人力上的时间要求,并不是所有工匠都是专门为筑堤或其他一些运输工作而产生的,绝大部分以农事作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所以在选择筑堤时间上要满足人力的时间要求。

(三)运输方式的演变。这一点要纵向的从历史的角度上出发,研究不同历史阶段所采取的运输方式。一般来说,最原始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人工,既耗时又费力。随后慢慢演变出多种适应实际情况的运输方式。如山路崎岖采取独轮车,沿江靠船等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荆江各种用料的初步探讨,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目前荆江堤防洪涝形式虽然相比过去减轻,但还是不能松懈。荆江防洪,在三峡工程调蓄后,堤防仍然起到最后的保障作用。故对历史上的堤防用料还需要加强研究,并应用于实践中。以史为鉴,任何防洪工程都不是完全之策。故顾祖禹总结道:“设险以得人为本,保险以智计为先。人胜险为上,险胜人为下。人与险均,才得中策。……自古用武之地,然必内以大江为控扼,外以淮甸为藩篱。夫大江以南,千里浩邈,决欲控扼,非战舰不可。……良畴百万,并力营田,措置军食,此又战守之先资也。”[9]918

时至今日,荆江防洪之“措置军食”,平时护堤,不可不备,但“设险以得人为本”“人胜险为上”。故坚持长江水利之建设是时时堤防,年年检修,长江上游三峡工程调蓄,荆江分洪蓄洪工程随时预备蓄洪分洪,沿江各湖泊调蓄分洪,最后乃加之荆江大堤防洪,这一切结合起来,方是保长江荆江不失的万全之策。

注 释:

[1] (清)倪文蔚撰,毛振培、栾临滨、赵冕、李锋等校:《荆州万城堤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宋)陆游著,蒋方校注:《入蜀记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编:《再续行水金鉴·长江卷》,《长江七·查勘江汉情形,并酌拟疏堵疏章程六條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清)倪文蔚撰,毛振培、栾临滨、毛锋、赵冕校、戴梅棣绘图:《万城堤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 (清)沈梦兰撰:《五省沟洫图说》,农业出版社,1963年。

[6] 《江陵县水利志》编写组撰:《江陵县水利志》,江陵县志编篡委员会,1984年。

[7] (清)江苏古籍出版社编选:《松滋县志》·《水利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8] (清)俞昌烈撰,毛振培、栾临滨、李锋、郭娅校,戴梅棣绘图:《楚北水利堤防纪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9] 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南直一》,中华书局,2005年。

猜你喜欢

堤坝用料防洪
从寿司用料看中日饮食文化交流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去洞庭“心腹之患”须治“沙质堤坝”
嗨,朋友
揭秘国产“抗洪神器”:可做到滴水不漏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中国画创作的用料改革探讨
木匠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