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移动健身app动态发展现状研究

2018-10-20冉宁培秦曼

炎黄地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冉宁培 秦曼

摘 要:本研究基于互联网与体育相结合的背景,汇总现有的运动健身类app2016-2018连续三年的发展现状,分析运动健身App对于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认知行动力以及运动习惯等各方面的真实效应, 针对用户评价及访谈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为适应我国全民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的运动App干预提供可信的证据。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健身app;功能评价

当前,晒马甲线、比步数已经成为超过吃饭、看电影、逛街成为当下的时髦,运动健身类app也应运而生,app不仅能具有便捷地记录和储存运动数据、受众面广的特点[1],同时也能随时随地分享运动趣事,同时运动时间、界面、类型都能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操作简便。另外,App不同功能的使用,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也能使运动知识得到快速的传播,培养人们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2,3]。如侧重于运动视频的“Keep”软件[4]、侧重于跑步的“咕咚”、侧重于塑身的“每日瑜伽”[5]等。通过对这些优秀app的功能进行调查,并运用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功能进行分析,为提供理论依据。

1 运动健身app的选择

运动健身类app大致上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以健身为主,里面涵盖大量的健身视频,这些视频的讲解、示范专业,并且分类详细、难度适当。如“Keep”;第二类以跑步为主,主要包括跑团、室内外运动轨迹追踪、线上线下马拉松;第三类是以单一的运动为主,如每日瑜伽。本研究收集目前常用的app软件,通过抓取社会网络和搜索引擎的用户使用数据,包括用户下载量、下载数据、综合指数排名、提供功能、搜索数据和评论反馈数据,分析移动健身app的使用情况。利用多元统计和数据挖掘工具,评估影响持续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筛选出排名前十的运动健身类app,即Keep、咕咚、薄荷、每日瑜伽、火辣健身、小米运动、悦跑圈、乐动力、Fit time、春雨计步器。

2 运动健身app2016-2018三年发展状况分析

2.1用户活跃度分析

如图1所示,2016年,排在前三位活跃用户的App分别是乐动力、咕咚和悦动圈,活跃用户量分别为250.9万人,175.7万人,162.6万人,2017年是运动健身app的爆发年,排名在第一位的悦动圈活跃人数高达1415.5万人次,排名第二的keep活跃人次为1217.6万人次,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别为乐动力和咕咚,活跃人次分别为931.4万人和879.2万人。2018年的活跃用户趋于稳定,排名第一的依旧是悦动圈,活跃用户数为1805.7万人,较2017年增加400多万人次,第二名为咕咚,活跃人数为988.8万人次,较2017年略有下降,第三名为Keep,活跃人數为897.7万人次。

总体而言,2017年是移动健身app的爆发年,各类app的活跃用户量都达到了顶峰,尤其是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为app的运用提供了条件。

2.2用户使用目的分析

如图2所示,2016年,使用运动健身app的用户主要的目的为:增肌塑形为目的的用户占20.2%,增强体质为目的的用户占20.7%,减脂为目的的用户占64.1%,社交活动为目的的占12.5%,其他为3.2%。2017年,使用运动健身app的用户主要的目的为:增肌塑形为目的的用户占40.3%,增强体质为目的的用户占30.4%,减脂为目的的用户占19.1%,社交活动为目的的占16.7%,其他为3.5%。2018年,使用运动健身app的用户主要的目的为:增肌塑形为目的的用户占33.2%,增强体质为目的的用户占20.5%,减脂为目的的用户占22.1%,社交活动为目的的占22.4%,其他为1.8%。

通过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年份用户使用健身app的目的不同,2016年,多半用户得健身需求为减脂,2017年用户使用健身app主要以增肌塑形和增强体质为主,2018年用户使用健身app的目的趋于多样化,增肌塑形、增强体质、减肥、社交平分秋色。侧面说明用户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在健身的同时关注多方面的知识和使用体验,对于社交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增加。

2.3 用户每周运动频次分析

如图3所示,2016年使用运动健身app的用户平均每周运动1-2次的占比为54.2%,平均每周运动3-4次的占比为34.5%,平均每周运动5-7次的占比为11.3%;2017年使用运动健身app的用户平均每周运动1-2次的占比为56.7%,平均每周运动3-4次的占比为28.5%,平均每周运动5-7次的占比为14.8%;2018年使用运动健身app的用户平均每周运动1-2次的占比为24.7%,平均每周运动3-4次的占比为30.5%,平均每周运动5-7次的占比为44.8%。

由此可见,用户对于运动频次的变化呈现3-4次所占比例稳定,5-7次逐步增加的趋势,侧面说明用户的运动习惯良好,能够保持日常的锻炼行为。

2.4 用户需求分析

如图4所示,用户的需求排在前三名的是科学的指导及健身规划、功能丰富及计步准确和朋友圈社交丰富。可穿戴设备、运动商城和活动赛事的需求比例逐年增加,说明随着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发展,用户的需求面更为广泛,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需求,对于app的要求也更为精确化、多样化。

3 结语

通过近三年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使用app的活跃用户量逐年增加,使用目的从简单的减肥逐步过渡到健身塑形和社交活动等综合需求,用户的活动频次由每周1-2逐渐增加到4-5次,针对app本身存在的问题,建议开发商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消费水平合理开发与之需求相匹配的内容,重视用户数据的准确采集,尤其是活跃用户的数据准确性,为用户的便捷使用提供服务。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亚男, 基于“大数据”的健身类APP使用现状调查.当代体育科技[J], 2017(06): 194-195

[2] 冯晓明, 运动健身指导类主流APP的对比分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17(03): 118-124.

[3] 袁晓芳, 运动类app软件在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体育世界(学术版)[J], 2017(09): 164-165

[4] 周泽琴, 运动类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当代体育科技[J], 2017(08): 180-181.

[5] 祝文钢, 大数据时代健身课程资源平台信息化理论要素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 2016(04): 109-114.

作者简介:

冉宁培(1989.05-),女,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数据分析。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