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0-20莫显敦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无害化处理对策

莫显敦

摘要 在介绍昭平县畜禽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分析了昭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昭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广西昭平

中图分类号 S85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246-02

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总面积3 273 km2,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现辖12个乡镇、152个行政村、3 5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4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2万人,占89.67%,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昭平县养殖资源丰富,自然气候优越。“十二五”以来,昭平县从畜牧业资源、生產水平和发展目标布局畜牧产业。据2015年12月统计,全县肉类总产量25 347 t,生猪年末存栏16.99万头、出栏24.29万头;牛存栏0.80万头、出栏0.69万头;家禽存栏143.21万羽、出栏413.44万羽,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持续发展,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肉蛋奶供给需求。

但是由于受地理、经济、社会、技术等客观因素制约,昭平县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总体落后,面临动物疫病、养殖业面源污染、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推进困难等诸多问题。自2014年以来,昭平县按照《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要求,对规模猪场包括散养户实施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按80元/头的标准给予财政资金补助,截至2017年12月底统计,全县累计补助病死猪无害化处理0.9万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畜牧业是该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县年出栏生猪34万头、能繁母猪1.8万头,牛年末存栏1.33万头,肉牛年出栏1.0万头,肉羊年出栏达0.92万头,家禽出栏638万羽。与“十二五”期末比较,畜禽生产指标增加20%~50%,即使按照低水平死亡率计算,每年病死畜禽数量数以万计。因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将是畜牧业发展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存在的问题

1.1 畜禽业生产养殖方式相对落后

从整体来看,养殖场基础设施薄弱,以“低、小、散”为主的畜禽养殖模式仍没有改变,养殖户防疫意识较差,畜禽发病死亡率居高不下。

1.2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规范

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全县迄今没有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群众对病死畜禽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随意将病死畜禽丢弃野外,或转移,或私宰食用,贩卖病死畜禽现象时有发生[1]。

1.3 监管不力,畜牧业保险制度不健全

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管涉及多个执法部门,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力,存在相互推诿现象,导致监管不力。扑杀、处理病死畜禽的经济补偿范围窄、标准低。目前国家仅对患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畜禽扑杀后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病死畜禽仅有生猪的无害化处理享受80元/头的财政资金补助,牛、羊、家禽等死亡畜禽迄今还没有纳入财政资金补助范围。

2 对策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经常性的特点,涉及面广。《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是由国务院颁布的第一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规范性文件。为全面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并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对策。

2.1 依法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精神,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加大重视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解决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的土地问题,建设布局合理、满足需求的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因地制宜,按乡镇或分片建立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完善化制池、焚烧炉和冷藏收集等设施,配备消毒工具、转运车辆等[2]。

2.2 建立以集中处理为主、自行处理为辅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运作模式

把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的病死猪按要求全部委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规模养殖场以外的其他养殖户按自愿的原则由专职处理人员按片区收集后统一运送到病死畜禽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委托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一些偏远村组养殖户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具备无害化处理条件的按规定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在兽医专业人员监督下自行处理本场病死畜禽。实行对病死畜禽的源头管控、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逐步达到就近收集、定期转运、集中处理的目标要求[3]。

2.3 落实主体责任,齐抓共管

各监管部门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调整完善现有工作制度,形成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按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随意抛弃病死畜禽、加工制售病死畜禽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建立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4 加强宣传,推广畜禽生态标准化养殖技术

一是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各级政府出台的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惠农政策,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宣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和病死畜禽产品的危害性,了解无害化处理和相关卫生知识,增强消费者的识别能力[5]。三是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生物减排、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等先进适用养殖技术,应用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减少畜禽死亡率,缓解无害化处理压力。

3 参考文献

[1] 周琼,梁学武,徐庆贤,等.福建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业学报,2015,30(12):1214-1218.

[2] 张迎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8):27.

[3] 杨兴云,王新翔.隆阳区病死畜禽无害处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7):12-14.

[4] 岳桐.浦东新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系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5] 乔娟,刘增金.产业链视角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2):102-109.

猜你喜欢

无害化处理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豆清液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水生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初探
污油泥处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天门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对策研究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