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

2018-10-20钱光芸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小龙虾水稻

钱光芸

摘要 本文总结了芜湖市丁氏水稻种植合作社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经验,在该种养模式下小龙虾产量为1 800 kg/hm2,水稻产量为7 500 kg/hm2,产值为93 750元/hm2,利润为39 000元/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小龙虾;水稻;综合种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12 文獻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233-02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利用小龙虾和水稻的不同生长季节开展种养结合,利用水稻为小龙虾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吸收小龙虾粪便,水稻秸秆还田肥水促进水生动植物生长,为幼虾提供饵料,实现种养过程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废补缺、互利助生、化害为利,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虾稻连作将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形成相互利用的生态循环农业,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良了土壤,提升了稻田的综合效益和生态效应。2017年,芜湖市丁氏水稻种植合作社进行了17.3 hm2稻—虾综合种养试验,现将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1 田块准备

1.1 田块选择

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捷,周边无污染源,土地平整,集中连片的田块,面积以0.7~3.3 hm2为宜。

1.2 田块开挖

秋季水稻收割后对选择的田块开展田间工程改造,使用机械在田块四周开成环沟,沟宽1.5~2.0 m、深0.8 m左右,虾沟养殖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10%以内。埋设直径为15~20 cm的PVC进、出水管;田块相通,进水时整个种养区域形成微循环流水。利用挖沟的土对田埂进行加宽加高加固,做到田块保水0.6 m以上,环沟可在高温季节为小龙虾提供遮荫、隐蔽和脱壳场所,烤田时便于小龙虾进入,并可保证种虾秋冬存田数量,为第2年养殖提供所需的小龙虾苗种。

1.3 田块消毒

虾苗投放前15 d对虾沟及田块消毒,消毒药物为30%含氯生石灰,用量225 kg/hm2,清塘目的主要是有效杀灭田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7 d后在田块中注入新水,注水时用100目的网布过滤,防止小杂鱼鱼卵进入田块。

2 布置防逃设施

种养区域外围用4 cm×10 cm×200 cm木桩布置防盗隔离设施,木桩之间安置高速围网片。小龙虾养殖防逃设施选用网布和塑料薄膜,防逃设施高度为40 cm,在网布上端缝制宽20 cm的塑料薄膜。

3 布置网格化防鸟设施

为了防止飞鸟对小龙虾的伤害,种养区域布置网格化防鸟设施,利用4 cm×10 cm×200 cm木桩,结合田块,每3~4 m栽1根,用3 mm玻璃丝呈“井”字形拉紧,能有效地阻止飞鸟下田伤害小龙虾。

4 田块施肥

田块消毒后可进行施肥,使用发酵过的有机肥料3 000~4 500 kg/hm2均匀施在田面上,干田或浅水施肥均可。浅水施肥以田面水深不超过15~20 cm为宜。施肥后用旋耕机对田块进行旋耕,将稻草、有机肥以及土壤搅拌均匀,既有利于疏松土壤又可加快稻草腐熟,既便于水生生物生长又有利于水草栽植后快速生长。同时在小龙虾饲养过程中要适时追肥,便于浮游生物和水草的持续生长,一般每20 d施追肥1次,追肥以生物肥料为主,施肥量视池水肥瘦程度而定,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 cm左右为宜[1]。

5 水草栽培

水草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水草是小龙虾的优质饵料,可补充大量维生素;水草能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水草能为小龙虾提供隐蔽栖息场所,减少敌害生物或同类的残杀。3月上旬,在田板上种植轮叶黑藻芽孢30 kg/hm2,在稻田环沟栽植伊乐藻。种植水草要分布均匀、密度适中,达到小龙虾正常生长季节覆盖率,即70%。

6 虾苗投放

苗种投放时间一般从4月初开始,虾苗以人工繁育的苗种为宜,投放规格为160~200只/kg虾苗9万~12万只/hm2,同一田块投放的虾苗要求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且一次性放足。投放龙虾苗种时,要将虾苗浸泡2~3 min,再沥水3~5 min,反复2~3次,让虾苗吸足水份后再沿田块四周均匀放养。

7 饲料投喂

小龙虾的主要饲料为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投喂的配合饲料要营养全面,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早期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后期在18:00以后投喂。每天的投饵量应控制在存田龙虾体重总量的3%~5%,约37.5 kg/hm2,以吃完不留残饵为准。待水草丰厚之后,停止饲料投喂,减少成本投入。如果前期有机肥施用充足,培育大批枝角类、桡足类以及底栖生物,水草栽培合理且覆盖率达到70%,可大大减少饲料的使用量[2]。

8 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巡池3次,早晨观察小龙虾活动情况及防逃设备是否损坏,如发现小龙虾上岸或趴在水草上驱赶也不肯入水,则应检查水体是否缺氧或水质变坏等,并采取相应措施。中午观察水色变化和水草生长情况,以决定是否施肥或者减草,pH值保持在7.5左右,池塘溶氧保持在5 mg/L以上,透明度以35 cm左右为宜。早春保持浅水位,促进水草快速生长;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逐渐加深池水,以稻田田面最深水深不超过0.8 m。6~10 d适时排水、进水,换水量控制在1/3~1/4之间,水位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忽高忽低,以免影响小龙虾生长。每10~15 d改底1次,减少底层因有机物过多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用含氯生石灰45 kg/hm2进行泼洒,以调节水质,促使虾稻田水草丰满、虾苗能够茁壮成长。 晚上观察龙虾吃食情况,决定饲料投喂量和食物搭配。

9 虾病防治

虾病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虾池应定期消毒,一般每隔15~20 d用氯制剂或者碘制剂消毒1次。水质调节以EM菌等生物制剂为主,底质不好可用改底药物处理。虾料中定期添加复合维生素,以有效提高龙虾免疫力和预防虾病。

10 捕捞上市

虾—稻连作模式下小龙虾起捕时间应集中在5月至6月中下旬。一般采用虾笼(地笼)进行诱捕,将已成熟的小龙虾捕捞上市。

11 水稻栽插与管理

11.1 水稻种植

选择病害少、不易倒伏、产量高的晚稻品种,5月中下旬开始育秧,6月中下旬排出田面水,小龙虾捕捞结束后,剩余的部分龙虾进入田块四周环沟,可作为第2年种虾留田。如果田面水草、杂草多,可用旋耕机对田块进行旋耕,采用机械栽插水稻[3]。

11.2 烤田

秧苗栽插20 d左右缓缓排出田面留水,让虾进入沟内,烤田2周左右。

11.3 水稻病虫害防治

以生物防控为主,生态种养区布置频振式杀虫灯118盏。养殖小龙虾的稻田由于小龙虾摄食杂草和有害動物虫卵,水稻病虫害相对较少。如果发生病虫害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康宽防治1~2次。

11.4 水稻收割

10月中下旬开始机械收割稻谷,并将秸秆还田,留茬40~50 cm。收割结束后旋耕田块,将水加深至30 cm,及时移栽伊乐藻[4]。

12 秋繁管理

10月中下旬水稻收割后对养殖田块施用有机肥并进行旋耕处理,注入新水,培育轮虫等浮游生物,此时亲虾交配抱卵,孵化虾苗,要注意加强饲料投喂力度,确保亲虾和苗种营养需求。冬季小龙虾入洞越冬,第2年开春水温达到15 ℃以上时虾苗出洞,进入饲养管理阶段。

13 管理措施

13.1 物联网监控

建设一套科技含量较高的稻田综合种养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通过物联网在稻田综合种养池部署水质监测设备、水位与水温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实现对溶解氧、pH值、水温、水位水质和环境参数以及周边状况的实时显示,养殖人员可以通过现场设备或网络终端对增氧、投料等饲养设备进行网络、手动、手机远程控制,做到适时监控,降低种养管理成本,增加效益。

13.2 落实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生产制度,加强领导,实行按片分组,落实各个带班负责人,责任落实到各组,对生产工人实行基本工资与小龙虾生产量挂钩,全面落实生产责任制。

14 收获情况

小龙虾平均产量1 800 kg/hm2,水稻平均产量7 500 kg/hm2,小龙虾按40元/kg计,水稻按2.9元/kg计,综合产值达93 750元/hm2。扣除成本,效益为39 000元/hm2。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量50%,减少农药使用量70%,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15 参考文献

[1] 黄富强,米长生,王晓鹏,等.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优势及综合配套技术[J].北方水稻,2016,46(2):43-45.

[2] 宋传宝,李海洋,蒋阳阳.沿淮地区稻虾共作模式技术总结[J].科学养鱼,2017(5):35-36.

[3] 汪本福,杨志勇,张枝盛,等.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7(24):4711-4713.

[4] 耿宜俊,李应森.小龙虾、水稻共作技术[J].农家致富,2010(17):40-41.

猜你喜欢

小龙虾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小龙虾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秋风起,最后来盆小龙虾
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