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康县气候及其影响

2018-10-20韩建熙余美义徐彦平聂羽彗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历年

韩建熙 余美义 徐彦平 聂羽彗

摘要 利用2017年康县气温、降水、日照等数据资料,分析了2017年康县主要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康县平均气温为11.5 ℃,与历年平均气温(11.0 ℃)相比偏高0.5 ℃;年降水量为858.5 mm,与历年平均降水量(750.8 mm)相比较偏多14%,属正常,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日照时数为1 663.8 h,与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 582.9 h)相比偏多80.9 h,属正常。2017年康县灾害性天气相继出现,分别为连阴雨、初夏旱、伏旱、高温、暴雨、局地大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天气的种类和频次均多于历年,强度大于历年,暴雨、局地大暴雨引发的暴洪灾害和伏旱使康县成灾较重。

关键词 气候评价;温度;降水;日照;灾害性天气;甘肃康县;2017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224-03

2017年康县气温、降水、日照均正常,但气温变幅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气候明显异常[1]。在旬平均温度和旬降水量上尤为明显,旱、涝时段集中且多局地突发性短时阵雨雷阵雨天气,暴雨场次多于常年。冬(1—2月)、夏(6—8月)2季温度偏高,降水偏多,春(3—5月)、秋(9—11月)2季温度、降水均正常。冬季雨(雪)时段集中;春季降水日数多,早春低温阴雨(雪)时段长;夏季前旱后涝,降水时段主要出现在8月,6月出现初夏旱,7月中旬出现伏旱,8月出现2场暴雨、1场大雨,月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多1倍,占2017年夏季降水量的57%,占全年降水量的29%;秋季降水日数多,雨量主要集中在9—10月;入冬(12月)气温正常,降水特少,从11月20日至12月31日持续42 d无降水,导致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2017年康县灾害性天气相继出现,分别为连阴雨、初夏旱、伏旱、高温、暴雨、局地大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天气的种类和频次均多于常年,强度强于常年,暴雨、局地大暴雨引发的暴洪灾害和伏旱使康县成灾较重。

1 基本气候特点

1.1 温度

2017年平均温度11.5 ℃,比历年同期平均值(11.0 ℃)偏高0.5 ℃,属正常。其中冬季平均温度2.4 ℃,比历年同期偏高1.4 ℃,属偏高;春季平均温度11.3 ℃,比历年同期偏低0.2 ℃,属正常;夏季平均温度21.1 ℃,比历年同期偏高0.7 ℃,属偏高;秋季平均温度11.7 ℃,比历年同期偏高0.5 ℃,屬正常;入冬平均温度0.7 ℃,比历年同期偏低0.3 ℃,属正常。

1月平均温度1.8 ℃,比历年同期偏高2.0 ℃;2月平均温度2.9 ℃,比历年同期偏高0.7 ℃;7月平均温度23.3 ℃,比历年同期偏高1.9 ℃;9月平均温度17.4℃,比历年同期偏高1.1 ℃;11月平均温度6.8 ℃,比历年同期偏高0.8 ℃;其余各月平均温度距历年同期在±0.4 ℃以内,属正常(图1)。

各旬平均温度异常表现如下:1月上旬温度偏高2.2 ℃、下旬温度偏高3.2 ℃;7月中旬温度偏高2.3 ℃、下旬温度偏高2.5 ℃;11月上旬温度偏高2.2 ℃;3月中旬温度偏低2.4 ℃,4月下旬至5月上旬、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为2个较长的低温时段(图2)。极端最高温度36.3 ℃,出现在7月10日,突破了历年7月极端最高温度(34.9 ℃);极端最低温度 -8.9 ℃,出现在12月17日;7月平均最高温度30.5 ℃,突破了历年平均最高温度(30.3 ℃);11月极端最高温度20.8 ℃,突破了历年11月极端最高温度(20.5 ℃)。

1.2 降水量

2017年总降水量为858.5 mm,与历年平均降水量(750.8 mm)相比较偏多14%,属正常。其中,冬季降(雨)雪量26.3 mm,比历年同期偏多31%,属偏多。2017年康县降水时段主要集中于2月上旬中期和2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前期,其中2月21日降雨(雪)量11.9 mm,为1994年以来(近24年)冬季最大日降雨(雪)量极大值;春季降水量167.4 mm,偏多2%,属正常,春季降水日数多达44 d,3月9—23日连续15 d出现低温阴雨(雪)天气,3月中旬降水量占月降水量的69%,占春季总降水量的33%,其中3月12—13日48 h降水量24.6 mm;夏季降水量455.3 mm,偏多28%,属偏多,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7月下旬和8月,其间康县出现3场暴雨、2场大雨,其中8月日降水量≥50 mm日数出现2 d,与历年8月日降水量≥50 mm最多日数持平;秋季降水量209.5 mm,偏多3%,属正常,但秋季阴雨日数多,降水集中,从8月下旬到10月末降水日数多达48 d,其中10月降水日数多达22 d,10月降水量占秋季总降水量的61%,10月日降水量≥25 mm日数出现1 d,与历年10月日降水量≥25 mm最多日数持平;入冬(12月)无降水,偏少100%,属特少,突破历年12月最少降水量历史极值(0.3 mm)。

2月降水量22.2 mm,比历年同期偏多87%,8月降水量250.7 mm,比历年同期偏多99.9%,10月降水量126.9 mm,比历年同期偏多114%,均属特多;11月降水量6.3 mm,比历年同期偏少64%,12月全月无降水,偏少100%,均属特少;3月降水量41.5 mm,偏多49%,属偏多;1月降水量4.1 mm,比历年同期偏少50%,9月降水量76.3 mm,比历年同期偏少40%,均属偏少;其余各月为正常(图3)。

旬降水异常分布如下:2月下旬降水量偏多207%,3月中旬降水量偏多220%,4月上旬降水量偏多75%,6月上旬降水量偏多164%,7月上旬降水量偏多63%,8月上旬降水量偏多144%、下旬降水量偏多146%,10月上旬降水量偏多173%、下旬降水量偏多118%,均属特多;1月下旬降水量偏少100%,5月中旬降水量偏少71%,6月下旬降水量偏少89%,7月中旬降水量偏少100%,9月上旬降水量偏少61%,11月上旬降水量偏少65%,11月下旬至12月底无降水,偏少100%,均属特少(图4)。

3月9—23日连续出现长达15 d的持续低温连阴雨(雪)时段,过程降水量31.2 mm;11月20日至12月31日持续42 d无降水;春季第一场透雨出现在3月12日,24 h降雨量13.3 mm,出现时间比历年同期提前27 d;晚霜冻结束日出现在3月27日,出现时间比历年同期提前10 d。

2017年康县出现暴雨3场、大雨4场,大(暴)雨场次比常年偏多3场;连阴雨天气13场,比历年同期偏多4场;日最大降水量66.3 mm,出现在8月20日,最大积雪深度3 cm,出现在2月21日,最大冻土深度7 cm,全年出现3 d,最早出现在1月13日。

1.3 日照

2017年日照时数1 663.8 h,与历年同期平均日照时数(1 582.9 h)相比偏多80.9 h,属正常。其中,2月、4—7月、12月日照时数偏多;1月、9—10月日照时数偏少;3月、8月、11月日照时数均正常(图5)。7月日照时数257.2 h,突破了历年同期最多日照时数的历史极值(244.2 h);10月日照时数37.3 h,突破了历年同期最少日照时数的历史极值(52.6 h)。

2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1 积雪

受降雪天气影响,1月中旬后期、2月上旬后期及下旬前期、3月中旬康县高半山路段连续多天出现积雪和道路结冰,对交通运输有一定影响。

2.2 夏初旱与伏旱

入夏(6月)康县降水前期多、后期少:6月上旬降水偏多164%,中旬、下旬持续偏少69%,自6月15日至7月4日连续21 d无有效降水,康县半干旱山区出现了初夏旱。时值康县夏收盛期,对冬小麦收割碾晒有利,但对大秋作物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高半山及部分川坝土层较薄地段玉米出现卷叶现象。7月5—6日康县普降暴雨,旱情缓解。

7月7日至8月5日,康县出现长达30 d无有效降水,长时间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康北、康南大部分乡镇出现伏旱,康北浅表层10~20 cm土壤相对湿度<40%,土壤墒情差,同时康北各乡镇连续多天出现>35 ℃的高温晴热天气;7月上旬至8月中旬全县平均气温23.3 ℃,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1.8 ℃,达中旱标准,康北旱情尤为严重。8月7日康县普降暴雨,局地大暴雨,旱情解除。

2.3 雷电

4月中旬至8月底康县境内大部或局地雷电天气频繁出现,主要有3个相对集中时段,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上旬、6月中旬后期到8月中旬,康县气象局先后21次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2.4 大风

6月5日下午康县出现雷阵雨天气,局地伴有大风,其中17:47、18:33分别出现2次大风天气,瞬时最大风速达18.0 m/s,但持续时间较短,灾情不明显。

2.5 高温

进入7月,康县气温持续偏高,尤其入伏后多个乡镇连续多天出现最高气温>35 ℃的高温晴热天气,8月8日太石乡最高气温达39.0 ℃。7月上旬至8月上旬康县气象局共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10次。

2.6 暴雨、局地大暴雨

2017年康县共出现局地大雨以上降水过程20场,其中暴雨3场、局地暴雨7场、局地大暴雨3场。夏季康县出现局地暴雨6场、局地大暴雨3场,其中8月出现局地暴雨4场、局地大暴雨2场。夏季阳坝梅园沟累计降水量661.3 mm,其中8月降水量420.8 mm,为近3年来最大降水值。

2017年康县最大日降水量139.1 mm,出现在迷坝(8月7日);最大小时雨强47.9 mm,出现在太石日期(8月7日)。康县气象局先后共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0次,先后启动暴雨保障服务应急响应命令5次。

2.7 连阴雨

2017年康县共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13场,其中春季4场、夏季3场、秋季6场,连阴雨场次多于常年。

3 主要灾情

7月上旬至8月中旬全县平均气温23.3 ℃,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1.8 ℃,7月7日至8月5日连续30 d无有效降水,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导致康北浅表层10~20 cm土壤相对湿度<40%,土壤墒情差,达到中度干旱。太石乡、平洛镇、寺台乡、大南峪镇、迷坝乡、铜钱乡等乡镇发生旱情,灾害造成6个乡镇66个村6 664户24 800人不同程度受灾;导致秋收农作物玉米、黄豆、马铃薯等严重减产,经济林果受灾,此次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784.905万元。

8月6—7日,康县境内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普降暴雨,局地出现大暴雨,持续强降水引发暴洪灾害造成太石乡、白杨乡、周家坝镇、平洛镇、大堡镇、寺台乡、云台镇、大南峪、迷坝乡、岸门口镇、碾坝镇等21个乡镇299个村17 505户67 696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玉米、黄豆、马铃薯、中药材等严重受损,群众减产欠收;出现滑坡、泥石流、道路塌方等,造成县乡公路多处中断,水利设施多处受损,暴洪灾害导致太石乡电力设施损坏、供电中断,此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 660.95万元。

8月22日,康县境内受强对流天气的影响普降大雨,局地出现暴雨,持续强降水造成太石乡、店子乡、平洛镇、寺台乡、迷坝乡、王坝镇、三河坝乡等15个乡镇231个村18 434户67 476人不同程度受灾,玉米、黄豆、荞麦、中药材及核桃受灾影响减产欠收;滑坡、泥石流、道路等塌方造成县乡公路多处中断,水利设施多处受损,电力设施受损,供电中断,此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 188.17万元(相关灾情数据均摘自康县民政局《康县灾情快报》)。

4 气候影响

4.1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月康县降水偏少,冬末春初降水偏多,2月下旬降水偏多207%,3月中旬降水偏多220%,有效增加土壤墒情,有利于冬小麦越冬和返青生长。4—5月气温、降水均正常,有利于全县越冬作物生长发育和春播生产。6月气候对冬小麦收晒有利,但出现的初夏旱对春播作物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7月气温特高,晴日多、雨日少,有利于冬小麦收割晾晒,但伏旱造成康北、康南大部分乡镇及高半山旱情严重,秋收经济作物玉米出现卷叶、枯黄,导致减产甚至绝收,高半山部分地方出现人畜饮水困难。8月降水特多,持續多次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引发暴洪灾害导致农作物受灾严重。9—10月多阴雨天气对秋收经济作物收晒有影响。11月气温偏高,降水特少,有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分蘖[1-2]。

4.2 对特色农业的影响

2017年上半年影响康县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强度偏弱。2—3月康县降水偏多,土壤墒情较好,4—6月气温正常、降水正常,均有利于茶叶、花椒、蚕桑、核桃和板栗等经济林果的生长发育;7月气温特高,持续晴热少雨天气,有利

于花椒采摘晾晒;8月多雨天气对核桃、板栗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9月多阴雨天气,对核桃、板栗的收晒有一定影响[3]。

4.3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月下旬前期和3月中旬前中期康县因降雪天气形成积雪、出现道路结冰,8月多次出现的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造成部分乡村公路水毁或塌方,对交通运输业有一定影响[4]。

5 结语

2017年康县温度、降水、日照虽然均属正常,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时段集中,温度变幅大,灾害天气的种类、场次和强度明显多于常年,受灾严重,2017年康县气候属异常年份。

6 参考文献

[1] 张戈丽,徐兴良,周才平,等.近3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草地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1,66(1):47-58.

[2] 韩丽娟,侯英雨,钱拴,等.2010年春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3):484-486.

[3] 赵雪雁.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研究综述[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8):2440-2448.

[4] 宋迎波,吕厚荃,谭方颖,等.2010年夏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3):638-639.

猜你喜欢

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历年
荆州市荆州区近40年日照资源特征分析
历年全国“质量月”大事件
2017-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1976—2015年水城县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机组运行期间稀释量浅析
1963—2016年久治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杭州电网最大负荷与平均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历年奥斯卡主持人集锦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