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氨酸发酵废液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2018-10-20张连秋桑茂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动态变化土壤养分

张连秋 桑茂鹏

摘要 为明确谷氨酸发酵废液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开展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等氮量条件下施入谷氨酸发酵废液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肥处理(F)相比,无机肥配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FM)和单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可明显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并随谷氨酸发酵废液使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FM、M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低于处理F,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硝态氮大幅上升,铵态氮大幅降低。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的处理FM、M与处理F相比,土壤pH值差异较小,而全盐量差异较大。因此,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对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有明显作用。同时,为保证土壤盐分和pH值的相对稳定,可适当降低谷氨酸发酵废液的施用比例。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废液;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 S15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193-03

研究表明,谷氨酸发酵废液可提高作物产量[1-2],促进养分累积,提高产品品质[3],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3],改善土壤生物环境[3-4]。同时,谷氨酸发酵废液中同时含有铵态氮和氨基酸有机氮,氮素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氮肥合理施用对提高氮素利用率、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5-6]。

氨基酸肥料价格昂贵,而某些氨基酸生产企业发酵废液中含有氨基酸残基,同样对促进作物生长有显著作用,成为廉价获取氨基酸营养的途径之一。氨基酸生产企业发酵废液用于农业合理利用的研究,对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肥料施入土壤需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反应[7-8],而有关氨基酸发酵废液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谷氨酸发酵废液为试材,研究水田土壤施入谷氨酸发酵废液后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为谷氨酸发酵废液农业合理利用及其生态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所用谷氨酸发酵废液由山东菱花集团提供,水分含量32.20%,全氮含量9.13%,全磷含量3.17%,有机质(主要为氨基酸和糖)含量21%,pH值5.6。培养所用土壤采自济宁市农业科学院农场,由母质为黄河沉积物的潮土发育形成,含有机质1.02%、碱解氮66.8 mg/kg、速效磷58.9 mg/kg、速效钾115.3 m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等氮量处理,分别为尿素3 g(F)(CK)、谷氨酸发酵废液16 mL(M)、尿素1.5 g和谷氨酸发酵废液8 mL(FM),氮肥施用量相当于尿素375 kg/hm2。土壤培养盆选用直径10 cm、高15 cm的塑料桶。每桶2 kg,施入肥料,然后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将土壤浇透水,使表层有一层水膜,各处理水量保持一致。用保鲜膜封口,轉移至28 ℃恒温室培养,每个处理30次重复。每3 d取样1次,共取样10次,每次取样3盆。土样经风干,装入塑料自封袋中备用。按照鲍士旦主编的《土壤农化分析》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速效养分

2.1.1 土壤氮。由图1可见,单施尿素处理F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开始为21.43 mg/kg;至第6天时降至最低,为11.09 mg/kg;然后又缓慢升高,第21天后趋于稳定,为36.12~35.11 mg/kg。尿素与谷氨酸发酵废液配施处理FM的硝态氮含量开始为8.64 mg/kg;然后一直缓慢上升,至培养第30天时含量最高,为33.62 mg/kg。单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的硝态氮含量开始较低;至培养第12天最高,达到14.14 mg/kg;12 d后又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培养末期为12.17 mg/kg。

单施尿素处理F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开始时迅速升高,培养第6天时最高,为284.43 mg/kg;之后缓慢降低,至培养末期为39.33 mg/kg。尿素与谷氨酸发酵废液配施处理FM的铵态氮含量开始时缓慢上升;至培养第12天时最高,为226.09 mg/kg;然后又缓慢下降,至培养末期为35.92 mg/kg。单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的氨态氮含量至培养第6天时最高,为190.25 mg/kg;之后缓慢下降,至培养末期为37.11 mg/kg。

2.1.2 土壤磷。由图2可见,单施尿素处理F整个培养期速效磷含量较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低,培养第9天时最高,为82.15 mg/kg;培养第21天时最低,为72.33 mg/kg;之后变化幅度较小,至培养末期为77.24 mg/kg。说明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可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尿素与谷氨酸发酵废液配施处理FM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培养第3天时为78.99 mg/kg;至培养第12天时最高,为96.29 mg/kg;之后又降低并趋于平稳,至培养末期为83.13 mg/kg。单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与处理FM大体一致,至培养第15天时最高,为110.63 mg/kg,至培养末期为95.11 mg/kg,高于处理F、FM。谷氨酸发酵废液呈酸性且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对土壤磷素的活化有利。

2.1.3 土壤钾。由图3可见,单施尿素处理F的速效钾含量低于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FM,培养第6天时最低,为85 mg/kg;第9天时为90 mg/kg,第9~21天之间保持平稳;第24天后缓慢下降,至培养末期为77.24 mg/kg。处理FM的速效钾含量整个培养期变化较小,培养开始至第12天时为90 mg/kg,至培养末期为92 mg/kg。处理M的速效钾含量培养第3天最高,为115 mg/kg;然后缓慢下降,至第21天最低,为95 mg/kg;至培养末期为100 mg/kg,显著高于处理F、FM。谷氨酸发酵废液含少量钾,其含有的有机物质促进缓效钾的释放。

2.2 土壤有机质

由图4可见,单施尿素处理F整个培养期有机质含量都较平稳,且含量较低,培养第3天时为1.07%;之后逐渐降低,第12天时为0.72%,含量最低;第30天时为0.99%。尿素与谷氨酸发酵废液配施处理FM培养第3天时有机质含量为4.85%,显著高于单施尿素处理F;培养第9天时最高,为6.08%;第24天时又逐渐降低,至培养末期为5.80%。单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与处理FM大体一致,培养第9天时最高,为6.35%;培养末期为6.04%,高于处理F、FM。说明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可能由于谷氨酸发酵废液中所含量有机质主要为单糖,其在土壤中易于分解,故处理FM、M有机质含量至培养末期差异较小。

2.3 土壤全盐量

由图5可见,单施尿素处理F整个培养期全盐量较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低,培养开始至培养第24天缓慢升高,至培养第24天时最高,为0.95 g/kg;之后稍有下降,至培养末期为0.72 g/kg。处理FM与单施尿素处理F相似,至培养第18、24天时较高,分别为1.12、1.22 g/kg,至培养末期为1.18 g/kg。处理M开始施入时土壤全盐量较高,培养第3天最高,为2.09 g/kg,显著高于处理F、FM;然后缓慢下降,至培养末期为1.24 g/kg。谷氨酸发酵废液本身含有大量的盐分离子,因而在培养初期其土壤含盐量较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或许由于土壤有机质或土壤的吸附作用,含盐量逐渐下降。

2.4 土壤pH值

由图6可见,单施尿素处理F的pH值高于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培养开始时为7.18;培养第3~21天时保持平稳,至培养第21时为7.17;然后升高,至培养第24天时最高,为7.22;之后稍有下降,至培养末期为7.19,整个培养期pH值基本保持稳定。处理FM培养第3天时pH值最高,为7.17;之后缓慢下降,至培养第21天时最低,为7.08;至培养末期为7.09。处理M由于废液本身pH值较低,施入后土壤pH值第3天最低,为7.01;第9天时最高,为7.06;然后基本保持平稳,至培养末期为7.05。

3 结论

(1)与单施无机肥尿素(F)相比,无机肥配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FM)和单施谷氨酸发酵废液处理(M)可明显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随谷氨酸发酵废液使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2)处理FM、M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低于处理F,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硝态氮含量大幅上升,铵态氮含量大幅降低。

(3)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的处理FM、M与处理F相比,土壤pH值差异较小,而全盐量差异较大。

因此,与单施无机肥尿素相比,施用谷氨酸发酵废液对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有明显作用,但其氮素易于损失。同时,为保证土壤盐分和pH值的相对稳定,可适当降低谷氨酸发酵废液的施用比例。

4 参考文献

[1] 李志伟,高志岭,刘建玲,等.味精废渣肥对油菜生长和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4):705-710.

[2] 张敬敏,李艳霞.谷氨酸发酵废液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5):61-64.

[3] 彭智平,黄继川,于俊红,等.味精废液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2,33(9):1579-1583.

[4] 黄庆,柯玉诗,林小明,等.谷氨酸发酵废液有机无机BB肥的水稻肥效试验[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5):53-55.

[5] 闫德智,王德建,林静慧.太湖地区氮肥用量对土壤供氮、水稻吸氮和地下水的影響[J].土壤学报,2005,42(3):440-446.

[6] 欧杨虹,徐阳春,沈其荣.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1):106-111.

[7] 陈小琴,周健民,王火焰,等.氮肥形态及氮钾施用措施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376-382.

[8] 王火焰,周健民,陈小琴,等.氮磷钾肥料在土壤中转化过程的交互作用Ⅱ硫酸铵在水稻土中的转化[J].土壤学报,2005,42(1):70-77.

猜你喜欢

动态变化土壤养分
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外出务工、家庭老人特征及农村家庭贫困的关联研究
广灵县平川区土壤养分变化及施肥建议
侦查阶段“证据材料的动态变化”监督与控制研究
广西木材产量动态研究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动态变化的网络系统安全处理机制研究
脑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研究
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孝义市不同种植方式耕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