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运行分析

2018-10-20黄川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海域广西

黄川

摘要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运用无人机、GPS接收机、数码相机等设备,开展岸线、海湾、河口等海域空间资源、区域用海规划和重点建设用海项目、疑点疑区的监测工作,实现对海域开发活动的有效监测,加快海洋行政执法的反应速度,提高政府部门的海域使用管理决策水平。

关键词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运行;广西

中图分类号 P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178-04

Analysis on Sea Area Dynamic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ng Business Operation in Guangxi

HUANG Chuan

(Guangxi Academy of Oceanography,Nanning Guangxi 53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satellite remote-sensing data,using drones,GPS receivers,digital cameras and other equipment,monitoring was carried out,including maritime spatial resources(shoreline,bays and estuaries),regional sea use planning and sea projects for key construction,and suspicious areas.The development of sea areas were effectively monitored,the response of marin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was speeded up,and decision-making level of government on sea areas use was promoted.

Key words sea area;using dynamic;monitoring and supervising;business operation;Guangxi

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广西节点于2006年在国家整体建设框架内启动建设,2009年实现业务化运行,2010—2014年逐步开展了广西海域使用权属数据整理入库工作、海域使用统计和围填海计划、海域使用权证书统一配号工作、公文传输子系统上线、系统升级改造等。系统包含基本业务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公文传输系统、人员管理系统等应用子系统,整合了2012—2017年多时段全区海域遥感影像、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权属、海域勘界、海岸线修测、围填海计划、海域使用金、多手段海域监测等海域管理数据,初步形成了海域管理数据“一张图”,在服务自治区及沿海三市海域管理的各项日常业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基本实现了对广西管辖海域的全覆盖、高精度、立体化、常态化监视监测,极大地丰富了海域综合管控手段。广西节点系统运行分为自治区、市、县3级,主要包括自治区、市、县3级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中心、3级监控与指挥平台和市县地面监视监测队伍[1]。

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运行,是健全广西海域使用管理技术体系、实现对海域开发活动的有效监测、完善海域使用管理的技术手段、加快海洋行政执法的反应速度、提高政府部门的海域使用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1-3]。本文主要介绍2016—2017年度广西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运行工作。

1 技术流程

根据工作内容分为3个小组,分别是业务化运行小组、监视监测小组和运行维护小组(图1)。业务化运行小组负责承担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业务管理;监视监测小组负责开展监视监测业务;运行维护小组负责提供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保障系统和网络运行安全。其中,监视监测任务中涉及现场监测的,技术标准统一按照以下方式执行。

1.1 现场监测主要设备

现场监测主要采用GPS接收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设备,测量方式优先采用网络RTK(CORS)测量系统,在不具备网络RTK测量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常规RTK技术进行测量。测量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2 测量基准

①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②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③地图投影:一般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并以宗海中心相近的0.5°投整数倍经线为中央经线。

2 工作內容

2.1 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业务管理

编制2017年度工作方案,完成工作季报和2016年度工作总结,并按要求报送自治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海域动态监管中心。

2.2 不动产登记数据交互共享和海域管理数据处理

完成与不动产登记机构对接,对海域、土地登记数据的交互共享提供具体的实现方式,对各登记类型根据《不动产登记条例》和各地实施情况进行数据档案整理和交接。

完成海域使用确权数据及其他数据的录入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按季度编制数据统计报告。

2.3 监视监测业务

开展岸线、海湾、河口等海域空间资源、区域用海规划和2015—2016年度重点建设用海项目、疑点疑区的监测工作,形成监测报表、监测图件和监测报告等成果并报送。

2.3.1 开展海域空间资源监测。选取海域开发利用强度较大的区域岸段对岸线、河口和海湾等空间资源进行监视监测,重点监测海岸线类型、长度和自然岸线保有率等内容。将监测成果按照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要求及时上传。

2.3.2 区域用海规划监测。开展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实施情况监测与评价工作,对用海项目落实规划批复执行情况、海域使用和围填海形成土地等情况进行综合监测与评价。

2.3.3 2015—2016年度重点建设用海项目监视监测。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2015—2016年度重点建设用海项目进行监视监测,全面掌握项目用海施工进展和实际开发利用状况。

2.3.4 疑点疑区监测。利用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获取和自行购置的卫星遥感资料,定期对比分析前后两期遥感影像,找出海域使用(包括填海、围海和构筑物)疑点疑区,获取相应的用海位置、用海类型、用海面积、用海方式等信息,并利用无人机航拍和现场核查等形式进一步核实,将有关情况分析汇总。

2.4 海域相关技术服务与支持

2.4.1 项目用海审核提供技术支持。已批复的各级海洋功能区划全部录入系统;在项目用海预审审核阶段、用海报批和确权登记各个环节准确提供项目用海审核技术服务。将项目用海信息与海洋功能区划、已确权权属数据、待批用海数据等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判定项目用海是否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申请海域是否设置海域使用权以及申请海域的界址和面积是否清楚等,为行政主管部门用海审查提供技术审核和支持。

2.4.2 海域使用执法技术支持。加强与海监执法部门的密切联系,建立工作响应机制,根据委托随时能够为海监执法部门开展项目用海执法检查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现场核查测量、用海现状分析、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等。

2.4.3 海域管理信息公开和查询技术服务。根据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为海域使用审批和海域使用确权数据(包含初始登记、抵押登记、注销登记、查封登记等)信息公开和查询提供服务,并严格遵守保密管理规定,依法依规提供信息数据。

2.5 提供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保障系统和网络运行安全

常规服务类型包括热线电话支持服务、远程接入支持服务、现场技术支持服务、紧急故障处理服务、预防性维护、技术支持服务、系统档案管理、定期回顾、系统调整、工程支持服务及其他服务等。具体服务内容包括监管系统和数据库维护服务、专线网络运行维护及保障服务、设备入网及系统部署监测服务、测量仪器设备和机房管理服务以及远程动态监视监测系统运维服务[2]。

3 成果分析

3.1 不动产登记数据交互共享和海域管理数据处理成果

为做好海域使用权属数据补充更新改造,查阅用海项目档案逾700盒、补充录入权属来源文件逾260件,涉及用海项目186宗;补充录入自治区级海域使用权属数据信息共25条,查核系统信息共382条,其中核实更新116条。

3.2 监视监测业务成果

3.2.1 海域空间资源监测。2017年上半年,对防城港东湾区段、防城港企沙区段、防城港港口区林业局区段、北海企沙区段岸线及防城港防城江入海口区段、北海南流江入海口区段岸线开展监视监测,均无明显环境损坏事故发生,海域生态环境良好。

3.2.2 区域用海规划监测。截至2015年底,广西3个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已全部规划期满。为了解规划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2017年9月,选取了铁山港工业区开展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实施情况监测与评价工作,对用海项目落实规划批复情况、海域使用和围填海形成土地情况等进行综合监测与评价。

3.2.3 2015—2016年度重点建设用海项目监视监测。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共对43个重点用海项目进行监视监测,编制监测报告43份,累计监测面积约达1 508.745 hm2。重点监视监测项目见表1。监测要求需符合《海域使用地面监视监测技术规程(暂行)》。

3.2.4 疑点疑区监测成果。利用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获取和自行购置的卫星遥感资料,定期对比分析前后两期遥感影像,找出海域使用(包括填海、围海和构筑物)疑点疑区(表2),获取相应的用海位置、用海类型、用海面积和用海方式等信息,并利用无人机航拍和现场核查等形式进一步核实,将有关情况分析汇总(表3)。

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开展海域使用疑点疑区核查工作的通知》(国海管字〔2016〕369号)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围填海疑点疑区的现场测量和核查工作。2016年9月12日,对钦州市钦南区疑似未批先用的海域(疑点疑区编号GX-YDYQ01)进行现场测量核查,疑似疑点疑区范围为低潮位裸露礁石滩,无施工,无实际用海。2016年9月13日,对防城港市港口区疑似未批先用的海域(疑点疑区编号GX-YDYQ03)进行现场测量核查,疑似疑点疑区范围为海域,无施工,无实际用海。2016年9月13日,对防城港市港口区疑似超面积围填的海域(疑点疑区编号GX-YDYQ02)进行现场测量核查,正值当地高潮位时段,疑似疑点疑区范围为低潮位滩涂(礁石),无施工,无实际用海。

在开展海域监视监测及海域现状调查相关项目过程中,通过内业遥感影像预判及现场核查的方式,发现确权用海项目存在疑似超填、实际用海方式与批复不符、疑似未批先填等问题。2016年共梳理发现疑點疑区图斑27个,涉及用海面积共约345.027 4 hm2;疑似坐标系不统一造成整体偏移图斑19个,涉及用海项目19个。

3.3 用海审核和执法检查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成果

2016年9月,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了北海市铁山港区重点区域海域使用权属核查工作;2016年12月,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了海域使用项目批前审查工作,对防城港市港口区九龙寨海堤工程项目、防城港市企沙中心渔港扩建工程项目、230万t镍合金技改项目二期工程等用海项目进行现场核验;2017年3月,协助开展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对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水产养殖区域进行了现场核查测量;2017年5月中旬,参加了由海监部门组织的2017年海岛保护巡查工作,对珍珠湾片区36个海岛和红纱片区16个海岛进行了抽取检查和无人机拍摄;2017年5月下旬,参与了广西入海排污口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4 结论和建议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维护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实现了对海域资源的立体、实时监控,为政府决策和执法监察提供技术支撑,是加快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依法治海、生态管海的前提基础[4-5]。为适应新形势、新政策需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工作:

(1)围绕生态用海管海,补充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环境、海洋生态红线等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对海洋生态红线区进行监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加强岸线监测,推进岸线调查更新统计及岸线分类保护,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实现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

(3)开展海域使用后评估。通过对海域使用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有关因素进行评估、评价,为科学配置海域资源、优化海洋产业布局、调整用海政策以及后续用海项目的审批等提供决策依据。

(4)加强基础数据的处理与入库,做好与不动产登记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相关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与信息交换工作,实现数据共享。

5 参考文献

[1] 李谋胜.国家海域动态使用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全面启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3):179.

[2] 王厚军,丁宁,赵建华,等.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分析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1):39-41.

[3] 崔丹丹,谢伟军.江苏省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技术支撑体系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31(3):62-64.

[4] 陈宇东,林同勇,傅艳红.福建南部涉海工程海域动态监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31(5):38-40.

[5] 王厚军,赵建华,丁宁,等.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10):17-20.

猜你喜欢

海域广西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十大事故多发海域中国南海周边排第二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我国大部分海域进入伏季休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