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初中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8-10-20欧阳帆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路径选择困境

欧阳帆

摘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校和家庭有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承担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共同教育已成为现阶段德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共育,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家校共育的价值;其次通过搜集相关文献阐述了初中阶段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促进家校共育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家校共育 困境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2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网络的普及,既给我们教育教学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社会上一些负面的道德价值观和观点不断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初中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不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辨别,长时间下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合作才能解决,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共育,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家校共育的价值

(一)家校共育的教育价值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价值观念的侵害,从而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避免和减少伤害,家校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关注学生思想方面的变化,可以有效的做好预防工作,引导其健康成长。同时,根据斯皮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自我认同感低以及品德、情感发展方面的障碍,这就要求家校密切合作,协力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家校共育的社会价值

家庭和学校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因其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需两者有效融合,才能发挥社会效益。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具有基础性、强制性和公平性。教师在学校内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在合作中为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供指导和帮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挡贫穷的代际传递,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

二 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校共育层次低

当前的家校合作形式单一,以家长会为主,且内容局限,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德纪律来展开的。如果学生学习成绩稳定或者遵守纪律,表现好,家长和老师几乎处于零沟通的状态,对于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情绪情感障碍以及社会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家长和老师都没有重视,更不用说沟通和交流了。所以说,目前家校共育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

(二)家校共育低共识

教师和家长分属两个不同的社会角色,由于社会分工、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教育教法上有所不同,在家校共育中教师往往主导着与家长的联系,家长则很难进入教师的话语系统,平等的交流往往变成了单向的输出。更为重要的是,家校之间的差异性没有进入家校共育的视野,导致家校共育共识出现倾斜,以属于单方面教师主导为主,这导致了家校合作的低共识。

(三)家校共育的低意愿

家校共育的低意愿还是归因于两者文化和理念上的差异。很多家长往往认为学生进入学校以后,他的教育作用就不存在了,教育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因此,家长在很多情况下不愿意参与学校教育。同时,教师由于自身教学任务的繁重、个别家长的不配合以及对家庭教育的偏见等等原因,也不愿意与家长进行合作,合作往往也是以传达、灌输为主。

三 促进家校共育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多元化的家校共育

首先,内容多元。家校共育的内容要有延伸,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思想变化、情感发展、德性养成等等。其次,形式多元。家校共育的形式不能仅仅限于家长会,要多组织活动比如学校组织一些户外亲子活动,既密切了家校关系,又有利于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

(二)建立平等的合作观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应建立在家校双方主体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家庭和学校只是属于的场域不同,但是它们都承担着教育的任务,家庭是学生们进行教育的第一个场所,而学校教育是学生达到适龄阶段接受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家校双方要认同双方主体地位的平等性,使家校双方處于平等的对话状态,才能更好地达成合作共识,发挥各自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教育合力。

(三)尝试理解,加强沟通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专业性更强的一方应分析家校之间文化和教育理念上的差异性,尊重并理解家长的意愿,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根据家长个体意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合作策略,尽可能地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真正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以达到最佳的合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斯倩.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困境及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路径选择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