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囊谦县日光温室大棚平菇种植可行性分析

2018-10-20林琦赵文杰李志善李福栋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平菇

林琦 赵文杰 李志善 李福栋

摘要 利用囊谦县1961—2015年近55年囊谦县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平均风速的年平均资料以及降水量、日照、大风日数、沙尘暴的年合计值资料分析囊谦县的基本气候特征和倾向趋势特征。并用2016年、2017年6—8月日光温室大棚平菇试验观测资料,对平菇生长发育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和气象灾害发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平菇;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可行性;青海襄谦

中图分类号 S64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091-03

平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富含蛋白质、8种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及多糖和特有的平菇素[1]。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平菇生长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找出其在本地日光温室大棚内生长所需的气象指标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囊谦县1961—2015年的气候特征及温室大棚栽培平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1 平菇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气象条件

平菇属低温型菌类,生长过程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菌丝在5~35 ℃条件下均可生长,以15~25 ℃适宜,宜低不宜高,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为5~22 ℃,以10~15 ℃生育最快,低于5 ℃或高于30 ℃时生长非常缓慢;菌丝生长时期湿度以控制在60%~65%之间为宜,子实体生长期湿度以控制在80%~90%之间为宜;适当的通风也有助于子实体的生长[2-3]。

2 囊谦县气候特征

选取囊谦县1961—2015年近55年囊谦县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平均风速的年平均资料以及降水量、日照、大风日数、沙尘暴的年合计值资料分析囊谦县的基本气候特征。主要针对年平均温度、年平均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年日照、年大风日数等倾向趋势特征进行分析[4]。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一元线性方程y=ax+b(a、b为回归系数,y为API指数值,x为时间),其斜率a表示API指数变化倾向率(a×10为气候倾向率),a值的符号正或负反映趋势上升或下降,a值的大小则表示上升或下降的幅度[5]。

2.1 气温

从图1可以看出,55年来囊谦县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变化速率为0.36 ℃/10年。多年平均值为4.4 ℃,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8、2.8 ℃,最大值出现在2009年和2010年,最小值出现在1963年,20世纪60—90年代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处于相对偏冷期,进入21世纪后,气温偏高于多年平均值,处于相对偏暖期。

2.2 相对湿度

从图2可以看出,55年来囊谦县年平均相对湿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变化速率为-0.38%/10年。多年平均值为53%,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9%和47%,最大值出现在1996年,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和 2010年。

2.3 降水

从图3可以看出,1961—2015年近55年来囊谦县年降水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趋势较缓慢,变化速率为9.1 mm/10年。多年降水平均值為537.8 mm,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738.7、370.6 mm,最大值出现在2003年,最小值出现在1997年。

2.4 日照时数

从图4可以看出, 55年来囊谦县年日照时数呈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变化速率为3.1 h/10年。多年日照时数平均值为2 584.1 h,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 862.2、2 208.6 h,最大值出现在1981年,最小值出现在1962年。

2.5 大风日数

从图5可以看出,55年来囊谦县年大风日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变化速率为-5.2 d/10年。多年平均值为30 d,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70、2 d,最大值出现在1974年,最小值出现在2001年。

3 日光温室大棚增温、增湿效果分析

2016年5—8月和2017年5—8月(平菇生长周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统计,生成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序列。同时,对2016—2017年室外资料和2016—2017年5月18日至8月31日的日光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来进行对比分析,测算出具体的增温值和增湿值。为使数据短期波动相对平稳,增加了5日滑动平均值,并用滑动平均值进行分析。

3.1 增温效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日光温室大棚内夜间温差小,夜间至白天14:00增温效果较好,测算出日光温室大棚比室外日平均增温3.2 ℃。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2月21日至11月23日之间的时间段内,5.0 ℃<大棚内温度<21.0 ℃,是适合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温度;在4月4日至10月23日之间的时间段内,10.0 ℃<大棚内温度<21.0 ℃,是平菇生长较适宜的温度。

3.2 增湿效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日光温室大棚夜间至8:00湿度比白天大,增湿效果与室外比效果比较明显,测算出日光温室大棚比室外日平均增湿16%。从图7可以看出,在4月9日至11月12日之间的时间段内,60%<大棚内湿度<95%,是平菇生长较适宜的湿度。

4 气象条件对日光温室大棚内平菇生长的影响及气象灾害发生的特征分析

平菇生长与温度、湿度和光照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平菇生长而言,主要是分析日光温室内温度低于5 ℃出现趋势、室外温度高于30 ℃出现的趋势。对于温室大棚而言,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大风和冰雹,分析出现大风和冰雹的平均次数趋势对于平菇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81—2016年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4.1 温室内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

从图8可以看出,近36年来,由于气温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低于5 ℃的日数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其变化倾向率为8.81 d/10年。多年平均值为69 d,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95、48 d,最大值出现在1984年,最小值出现在2010年。

4.2 温室内日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从图9可以看出,由于气温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高于30 ℃的日数呈现缓慢的增加趋势,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其变化倾向率为0.56 d/10年。多年平均值为1.3 d,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0、0 d,最大值出现在2006年。

4.3 冰雹日变化特征

从图10可以看出,近36年来,由于冰雹呈明显减少趋势,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其变化倾向率为2.92 d/10年。多年平均值为8.6 d,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7、1 d,最大值出现在1984年和1989年,最小值出现在2002年和2014年。因此,应该关注强对流天气。

4.4 大风日常变化特征

从图11可以看出,近36年来,由于大风日数呈现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其变化倾向率为3.16 d/10年。多年平均值為13.4 d,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8、0 d,最大值出现在1989年,最小值出现在2001年。因此,应该关注大风天气。

5 结语

综上所述,囊谦地区气象灾害对平菇生长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平菇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敏感因子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冰雹和大风。囊谦地区气候呈现愈发明显的向暖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6];日光温室大棚增温、增湿效果较为明显。也就是说,日光温室大棚内温度和湿度要科学控制在平菇生长发育所要求的范围内,适当控制好通风及适宜的散射光照条件,对气象灾害做好防控措施,人为营造利于平菇生长的小气候[7-8]。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囊谦地区日光温室大棚平菇种植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大力推广。

6 参考文献

[1] 黄年来.食用菌百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2] 杨永岐.农业气象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

[3] 张淑杰.平菇栽培[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4] 阮淑明.食用菌栽培技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5] 戴升,李林.1961-2009年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青海气象,2011(1):20-26.

[6] 张云侠.温室平菇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02-204.

[7] 李月梅.食用菌的功能成分与保健功效[J].食品科学,2005(26):517-520.

[8] 张桂香,李彬.日光温室内不同光照强度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9,3(9):291-295.

猜你喜欢

平菇
平菇成长日记
高温富硒平菇栽培技术要点
看盆栽平菇如何生出财富风景
菇菇成长记
健康时令菜
平菇成长记
香辣什锦菇
香辣什锦菇
王建民:小平菇成就大梦想
江苏:平菇价格上涨明显